|
诺贝尔奖评委会10月8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研发和应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因这次获奖,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增至19人。在亚洲国家的行列中,日本能够培养如此之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秘诀是什么?
由于本国学者时隔两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奖,日本举国上下热烈欢呼。京都大学已经产生5名诺贝尔奖得主,这次再添了一名获奖者。而且日本在即将发表的化学、物理、文学等奖项也有望获奖。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导,2010年,日本政府认为他的研究将对疑难病的治疗作出重大贡献,决定资助50亿日元。山中伸弥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我是个无名研究者。在东日本大地震和经济萧条中,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我就无法进行研究。所以这是日本这个国家获得的奖。”
报导说,日本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京都大学出身。比起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学风更自由,而且更重视有独创性研究,产生了多数诺贝尔奖得主。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是汤川秀树。他在1949年获得物理学奖,给战后仍在废墟中的日本人树立了自信心。
日本人主要是在基础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包括这次获奖,科学领域获奖者有16人,其余有2名文学奖、1名和平奖。在科学领域,物理学奖7名,化学奖7名,生理学或医学奖2名。
日本从小学开始进行以实验和兴趣为主的科学教育。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南部阳一郎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物理学的趣味在于像解魔方一样的猜谜,我记得上小学时的科学实验课使我最入迷。”这样的科学教育使一位平凡的公司员工成为诺贝尔奖得主。获得2002年化学奖的田中耕一在东北大学攻读学士课程后进入岛津制作所当一名普通技术员,而他经过潜心研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一殊荣。日本除了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外,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大学也产生了诺贝尔奖获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