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64|回复: 0

不一样的王阳明(六)

[复制链接]

8602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104
发表于 2013-1-8 11: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刘翰青

牢狱之灾

面对强权,我们的主人翁没有激烈的抗争,但是也没有保持可耻的沉默。他给正德上了一封《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这个题目是王的学生整理他的文集时后加的,他的原文通篇用词委婉,要求“合理”,没有一句“去权奸”之类的激烈言辞,他只是想解救言官们,言官们若是得以保全,权奸自然受制,这很符合阳明先生的路子。

刘瑾一看,这还了得,我把那些不肯和谐的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是要他们“不折腾”,你小子还在这制造不稳定因素,于是,王阳明上了刘瑾的黑名单。正德二年(1507年),刘瑾把反对他的人一一列出,称为“奸党榜”,光荣上榜的,包括刘健、谢迁等一干议长、国务卿级的重要人物,共五十三人,王阳明的大名竟然“受宠若惊”的排在第八位。刘瑾传宣群臣在金水桥前召开“批斗大会”,把那份所谓的“奸党榜”贴在朝堂前,以期杀鸡儆猴。

王阳明本人在前一年就被刘瑾送进了诏狱--关押政治犯的牢房。其实,他只要提笔给刘瑾写一封悔过书,立即就可以被车马迎还,因为刘在严酷打击文官的同时,也急需树立“投诚”的标兵,当时也确有这种“聪明人”。

然而,王若那么做了,也就不是阳明先生了。在“窒如穴处,无秋无冬”的铁窗内,王阳明作了狱中诗十四首,由开始“讵为戚欣动”的《不寐》,到后来因《读易》而“洗心见微奥”。经过这番磨难的历练,阳明先生渐渐“忘”了九华山蔡蓬头提到的“官相”,也算斩断了又一个牵绊心灵的负累。

经历几个月的关押后,刘太监免了他兵部主事的官,又送给他四十“廷杖”,还要送他到贵州龙场驿去做驿丞--一个不入品的小官。贵州在明朝时还属于蛮荒之地,去龙场做驿丞是好听的说法,实际等于送进一个大监狱。

颠沛流离

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刘瑾还不解气,按他的黑社会逻辑,一定要阳明先生向阎王爷报到,他才甘心。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已经遗臭很多年了,刘瑾又设了个管东厂的内厂,也就是监视特务的特务,他自己则是这些大大小小特务的头子,就像斯大林部下的贝利亚。这样的东西做起事情来是不会择什么手段的,他派了几个杀手尾随王阳明,要让王在途中发生“意外”。

阳明先生沿京杭大运河乘船南下,他本想先回余姚看看已近九十高龄的祖母。可是到了杭州,阳明感受到了刘太监派专人“护送”的一番“好意”,为免连累家人,他只好改变计划,叫家童先回余姚通知家人,自己暂时躲到城外胜果寺。夜里,王阳明开始实施自己的脱险计划,他起身来到墙边,挥笔题了一首《绝命诗》:

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渐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随即,他到钱塘江边去,把自己的帽子、靴子往岸边一扔,布置了一个自杀现场,然后偷偷爬上一条商船,向东海驶去。王阳明望着渐行渐远的陆地长出了一口气,拜拜了刘瑾,老爷我离世隐居,再不必和你打交道了。

杀手们显然不太熟悉“躲猫猫”,他们看到墙上的绝命诗,又在江边看到那个假现场,就认定王阳明已经投水自尽,回去给刘瑾报信儿去了。

是夜,狂风大作,王阳明搭的那条船被刮到福建地界,他上岸直入山中,一路狂奔几十里。到了晚上,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寺院,请求借宿一宿,但人家不收留他,半夜三更,一个身份不明,神色慌张的中年男子,也的确不容易被人相信。没办法,他只好在附近找了一个失修多年的破庙,倚着香案对付一宿吧。谁知那个破庙是老虎的家,王阳明刚睡下,房主回来了。说来真奇,王阳明不是周正龙,这只老虎也不是年画,可那只老虎在大殿外的廊檐下转悠了半夜,还用吼声对不速之客的到来表示抗议,就是不敢进殿。转眼天亮了,那个不肯收留王阳明的和尚以为他被老虎吃了,打算来捡他的行囊,却看到他在大殿里睡的正香,叫醒了他,“惊曰:‘公非常人也!不然,得无恙乎?’”,于是“邀至寺”。

有意思的是,他总能在这种时候赶巧碰上和尚道士之类的朋友聊一些宿命的问题,在寺庙里他竟然遇到个熟人,就是十七岁新婚之夜时和他聊天的那个铁柱宫道士,此时,阳明先生三十六岁,正应了道士当初的“二十年海上之约”,道士看见他笑道:“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网路图片

故人相见,自然免不了一番问候,王阳明把自己要远遁的想法告诉了道人,道人说:“你的亲人还在,万一刘瑾抽疯抓了你父亲,再诬陷你个叛国罪,咋整?(“汝有亲在,万一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粤,何以应之?”)”阳明先生很为难,我如果露面,刘瑾的杀手再来,咋整?道士说,别急,我用蓍草给你卜一卦吧,在王阳明十七岁那年能准确的预言“二十年后海上重逢”,足见这道士绝不是个卖狗皮膏药的,占卜结果得了个地火明夷卦,《易经》中所说的“内难而能正其志”正是王阳明此时的境况,因而他决定还是回去当他的龙场驿丞。(“因为蓍,得《明夷》,遂决策返。”-《顺生录》)有高人指点,王阳明顿觉胸中郁闷之气一扫而空,于是,他又在墙上题诗一首: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4 11: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