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667|回复: 0

香港观察:购物天堂变宰客地狱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172
发表于 2013-2-21 05: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邹颂华

无论是内地来港的旅行团还是自由行旅客,近数年在香港总要上演戏码相若的闹剧,每逢过年过节就愈演愈烈。

早阵子,内地旅行团到港后才发现被旅行社「卖猪仔」,三日两夜香港游,团费一千五百元人民币,结果由三星酒店变成入住下价旅馆,更有团友要睡在旅游大巴上,香港旅游业再次蒙羞,旅客一心想去他们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结果却下了宰客地狱。

而同是来港旅游的内地自由行旅客,被本地人视为资源掠夺者,他们由一开始纯粹来港旅游、购买奢侈品的旅客,现在又夹杂了水货客,「购物之旅」已不止是旅游休闲,而是抢购日用品和奶粉。上两周又适逢过年,香港主要旺区和旅游景点几乎被单一国族的旅客踏平。主题公园要暂停售票疏导人潮,即使成功入场的也要等待个多小时才有机会玩两分钟的机动游戏;而闹市的交通、街道更不用说了,到处人山人海,最后无论是游客还是香港市民,大家都觉得置身于地狱之中。
购物天堂变地狱

香港由当年的购物天堂,变成今天的「旅游地狱」,不单止是香港缺乏周全旅游规划的恶果;畸型的旅游生态,更无可避免地引发更深层次的中港矛盾。

诚然,中国旅客为香港甚至全球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旅游发展局统计,去年访港的中国游客升至大约三千五百万人次,是2000年的八倍,当中对旅游和零售业的裨益确是无可估量。

这群人数庞大且购买力强劲的访客,可说是会生金蛋的鸡,不良商人自然恨不得把他们宰个痛快。旅行社见钱开眼无良经营,强迫零团费或低团费旅行团在自己旗下的店铺购物,令香港旅游形象和诚信破产。由旅行社东主组成的旅游业议会早已为人诟病,被认为是监守自盗,自己人管自己人。政府尽管承诺成立部门监管,但至今仍一直只闻楼梯响声,却未有实际行动。没有决心和立竿见影的政策,同类事件必然陆续有来。
旅游规划失衡的恶果

政府对付无良旅行社不力,在处理内地自由行访港期间带来日益严重的问题也没有对策。旅客愈多,令香港整体经济和就业率有所提升是事实。但同样不争的事实是,香港的承受能力已临界饱和。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要接待四千多万旅客,各区人满为患,有些地区更是拥挤得连本地人也避之则吉。

如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议员,只是希望能以行政手段去治标不治本。而治标之道又以「封顶」的呼声最高。内地自由行以平均每日九万多人次的数量,在市内各大消费热点穿梭。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认为自由行旅客要「暂时就到此为止」,反对扩大自由行城市数目。

可是,政府官员又对限制访港内地旅客人数有所保留,保安局局长黎栋国就称未有听闻其他旅游城巿有设限制,而商务局长苏锦梁则认为香港是开放经济体系,需要增加旅游设施应付日益增加的旅客,而不是封顶。建制派议员李慧琼也促请政府尽快增建旅游景点,发展东涌和大屿山,在边境发展大型购物区,纾缓旺区的压力。

封顶不封顶,政府举棋不定;但增加景点和配套设施,把旅客分流到新兴景点,是否就如官员和议员所愿,避免造成旅客和本地人争夺资源,加剧双方矛盾?而这又引发另一个问题:新的旅游景点是为谁而建?为了游客还是香港市民?

商务局长苏锦梁在上月时在立法会就直接指出,增加旅游景点的讨论只针对海外和内地游客。

香港本来就有很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有铺天盖地的商场。香港没有的,不止是妥善的旅游规划,还有政府没有勇气处理的中港矛盾。学者吕大乐就指出,「香港社会要面对的现实是,尽管某些方面尚可保持优势,但作为一个消费点,则恐怕它慢慢已被周边城市的居民所包围了。」

今天香港旅游业向中国旅客全面倾斜(旅发局统计,去年访港旅客有72%是大陆旅客,大陆客比一年前增长24.2%,其他地区的访客整体下降。),反映了香港已纳入中国尤其是珠三角城市的一小时生活圈之中,也反映了香港许多方面的规划已完全失衡,能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是店铺业主和部份零售业,大众市民面对的是愈来愈昂高的物价,愈来愈挤的环境,小商户被店主迫迁甚至要结业。房屋和医疗等社会民生的压力,在此仍未计算在内。

2015年广深港高铁通车,2016年港珠澳大桥竣工后,势必有更多内地旅客涌港,也势必将香港推向另一个深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5 09: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