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黄鹤升
(国立故宫博物院)
我成长在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读书学习的都是简体字,直到如今,我虽然认得正体字,但习惯上书写起来还是用简体字。作为一个在大陆成长的写作人,与汉字打交道五十年,可以说,很多时光是在简体字的氛围中度过的。
按理说,我应该对简体字有一份关爱的感情,对其表示赞赏与喜欢的态度。但随着我对中国文字的深入理解和感受,对简体字逐渐有一种疏离感,甚至感到这是一种罪过。这个简体字,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蹂躏和破坏,其罪过用诛心两字不可以形容。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犯罪。
记得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经常出一些猜字谜语给我们猜。我们几个有点灵性的同学就约好各人自己出题来猜。第二天,一个同学出一个谜,说“又”、“欠”,打一字。我当时脱口而出一个成语:“债台高筑”。同学说︰“错!我说的是打一字,不是成语,这是欢乐的‘欢’字。”我对此事记忆犹新,就是觉得这个简体字太离谱了,你又欠人家的,还能欢乐得起来?这个“欢”字,实在是太奇怪了。
后来对简体字有些深入的了解,才知道,原来造简体字的那些人,只是为了简笔而简,根本不顾及汉字偏旁的意义。如“鸡、难、汉、对……”等字,他都用“又”字来代替了,写成“鸡、难、汉、对”;又如“区、赵……”等字,写成“区丶赵”,他用“X”来代替了。
这一改,就把汉字构成的很多意义抹煞了。
如鸡字,那个奚字是代表鸡的读音与形象的;如区字,它里面三个口代表不同品种以示区别。你把奚音去掉了没有鸡的声音了;你把品字去掉了没有区别意义了。我特别在意的是我们汉族人这个“汉”字,你把它改成三点水一个又字,堂堂一个汉民族,变成一个不知所云的三点水又字,汉人变成三水又,是什么意思呢?罪过呀!况且,他们改字,没有一点规则和定律。
如上面提到的“鸡、难、对、欢”等,字旁是不同的,你统用一个“又”字来代替,这就叫做不伦不类。如要让我改,鸡字不如改为一个“支”加一个“鸟”字,难字改为一个“乂”字加一个“隹”字,既省笔画又有意义。
支代表鸡的声音;乂是古字,其义是治的意思,古“尚书”常用此字。治隹,确是难事。我对古圣贤有一敬畏之心,改我是不敢了。只是以此反照说明这些简体字的不伦不类。
人们常说,汉字是象形文字。其实,汉字何止是象形那么简单,如果你熟读它,还可以做半个考古学家呢!如上面所提的“欢”字,你考究起来就明白,原来中国远古的先民,他们在庆祝欢乐的时候,最初不是敲锣打鼓的,而是敲打罐瓷器的,这个欢字就表现出来了。
又如“筷子”的“筷”字,我们可考察出筷子是中国古南方人首先使用创造的。这个筷子是用竹子做的,中国北方不产竹子,因此可考察出筷子是南方人,至少是长江以南的古住民所创造使用的。我们从筷字的竹字头,就可知道这个词的来源意义。
又如“砍”字和“桶”字,我们现代人看这些字有时是矛盾的,砍,那是用刀砍,刀是铁或钢的金属做的,为什么砍是石字头而不是金字头呢?这就说明,当初中国的先民,最先使用的刀是石制的。
同理,这个“桶”字表明,先民最初制造的桶是用木做成的,尽管现在有铁桶、塑料桶之类。我们说“铁桶”这个组词,好像是不通的,既然这个桶是铁做的,为什么桶字不写成金字旁还是用木字旁呢?这就是汉字特殊的功能,它可以让你知道这个字的来源。
中国汉字有一部辞源字典,古时还有一部“说文解字”,你熟读了,就可以成为半个考古学家了。如以简体字来考究,你就失去那个凭据了。清朝学界有一个考证学,把中国的古典著作做了很多的考证工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考证,有一部分方法,就是根据字的形体解说出来的。
有人说简体字是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这话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他把汉字的根、源都去掉了,使汉字变得面目全非,无所依据。据说现任中共党总书记习近平,签名都是用正体字的习,而不用简体字的“习”字。
说实话,这个简体字实在太难看,让人看了感觉很不舒服,而且也表现不出象形文字的意义。习近平拒绝使用也是情有可原,写潦草一点,就变成“刁近平”了。另外,赵姓人士,人一出生起个名,你就在人家的姓打个X,在大陆,你的名字被打个X,就是枪毙的意思。赵姓人家何其不幸?一出生你就把人家毙了。
还有姓谢的,人家是一个很斯文、很有诚意的言,你把它改成“讠”,这个“谢”,我总感觉出好像没有多少诚意,就如西方人打个招呼“哈罗”一声就算了似的。又如罗字,人家思维是很严密的罗,你把它改为“罗”,成何体统?@*
(本文作者提醒读者,阅读时请保持正体字稿,否则显示不出文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