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一个家庭自1993年始,资助1名井冈山贫困小学生,直到他初三毕业。后来孩子到广东打工,见面聊天时,孩子说“谢谢阿姨每学期提供的40元生活费”,捐助人顿感惊讶,寄给孩子的至少是10倍!而且写给孩子的信也从未被收到。
阮燕婷说,1993年,她的妈妈陈楚碧在深圳和井冈山地区“手拉手”助学活动中,一对一资助了江西峡江县戈坪小学一个叫“陈小喜”的学生,每年资助金额400元,直到初三毕业。由于“陈小喜”这个名字比较女性化,阮燕婷一直以为他是女孩,直到2001年,陈小喜求助到他们家,来广东打工时,才发现“陈小喜”是男孩,阮燕婷一家帮他在中山市找了一份工作。在去年的一次无意间的对话中,婷婷一家才知道,十几年前捐给陈小喜的款项,到手时竟然缩水了整整十倍! 阮燕婷的妈妈陈楚碧说,不仅这400块钱缩水,她平时写给陈小喜的信件,学校也没有送达本人。
记者又联系了在中山打工的陈小喜,他说,当时他们班上有四五个同学接受了深圳好心人的捐助,但是到手的,都只有40块钱。 近日,该故事在微博上传播后,当地媒体已经介入调查。
昨天(3月8日)江西《信息日报》报记者表示,经初步调查,捐款缩水十倍的事实为真,但是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而经历过这件事情后,阮燕婷一家表示,不会放弃做慈善,但今后将更多参与“亲力亲为”的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