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1|回复: 0

美媒:中国应允许世界铲除朝鲜 这个盟友太危险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576
发表于 2013-3-31 07: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杂志网站日前发表署名文章,作者为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地区战略与规划系主任史蒂文·梅茨。文章中称,没有哪位美国领导人希望朝鲜半岛再次爆发战争。问题在于,朝鲜发表了太多威胁性的官方声明,保持着高度战备状态,所以美国决策者可能无法辨识出即将发动进攻的迹象。

  误判或许导致战争

  文章指出,无论如何,美国近年来的每场战争都以误判形势开局;美国决策者误解了敌人的意图,而这些敌人反过来又低估了美国的决心。美国与朝鲜的冲突可能会复制这种模式。

  文章称,鉴于金正恩政权沿袭了前两任领导人的传统,对自己感到不满意的所有行动和声明都作出反应,所以很难确切评估什么样的举动会把平壤推上疯狂的道路,导致其采取行动。可能会是美国认为适度而合理的举动,也可能是发生在朝鲜政权内部、外界无从知晓的权力斗争。

  外界不知道平壤发出的最新一轮威胁究竟是认真的,还是老一套的叫骂而已。谨慎的做法是想像不可想像的局面,思考一下,朝鲜政权发动的战争可能会对美国安全构成何种影响。

  战争代价极其高昂

  文章认为,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开端可能是韩国、日本或美国的目标遭受导弹打击,或者在朝鲜实施导弹打击的同时大举入侵韩国——朝鲜为此已经准备了数十年。早期打击可能包括核武器,但即便没有,美国可能也会迅速采取行动,摧毁朝鲜现有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

  文章称,战争本身的代价将极其高昂,也许会持续很长时间。朝鲜是全世界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武装部队落后,但规模极大。朝鲜民众不断接受美化政权的宣传,目前很难判断他们是否会抵抗进入朝鲜的美国和韩国军队。正如伊拉克冲突表明的那样,尽管美国及其盟友不希望出现广泛而持久的抵抗行动,但还是应该准备好对策。朝鲜的常规军队落败后,广泛的游击战和叛乱可能会持续数年。

  文章指出,朝鲜需要大量救济。如果平壤动用了核武器,韩国和日本也同样需要救助。要想稳定朝鲜局势并建立高效而和平的政府,就需要长期占领,要么由美国主导,要么由美国充当主要促成者。

  文章还分析说,第二次朝鲜战争将迫使美国调集军队。这首先是需要军方现有预备役人员参与,但最终可能需要美国大规模扩军,因此还要征兵。军方的基础培训设施和国防工业基础也必须扩大。即便华盛顿为筹集战争资金而增税,此举也将使削减美国政府开支的工作遭遇重挫,从而推迟大幅度削减赤字的时间。此外,第二次朝鲜战争将冲击全球经济,有可能破坏东北亚以外地区的稳定。

  不过,美国及其盟友终将击败朝鲜军队。到了那时,美国不可能像第一次朝鲜战争结束时那样,恢复战前的局面了事。文章称,朝鲜太反复无常,太孤注一掷,太危险,所以不能容忍其存在。因此,美国的战略目标只能是政权更替和彻底消除朝鲜的威胁。

  导致中美敌意加剧

  文章认为,朝鲜要实现上述转型,中国可能会构成最紧迫和最严峻的挑战。无论如何,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在20世纪50年代出兵韩国之后,北京展开干预才挽救了他,中国的援助帮助金氏家族后来的成员保住了政权。鉴于第二次朝鲜战争也必定会以同样的方式(也就是朝鲜挑衅)开始,但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已经成熟,这次能允许全世界铲除其危险的盟友。

  不过,中国将激烈反对美国长期在朝鲜驻军,或者出现统一的、与美国结盟的国家。绕开这种局面的办法之一就是大妥协,形成一个统一但中立的国家。无论这种选择多么具有吸引力,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可能都不愿采取中立,因为它与中国仅隔一条鸭绿江。

  文章指出,如果不能巧妙处理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后续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敌意加剧,也许甚至会引发一场新的冷战。

  无论如何,历史表明,深切的经济联系并不能自动防止国家间产生敌意或开战——1914年,德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极为紧密,与法国和英国也有着广泛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因此,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中继续开展相互贸易和投资,但两国关系又是对抗和充满敌意的。在治国领域,更古怪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无论第二次朝鲜战争产生什么样的外交后果,都将导致极大的人道主义和经济灾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避免。不过,鉴于朝鲜政权具有多疑和不稳定的特点,即便美国采取最出色和最明智的外交举措也未必能避免冲突。出于这个原因,美国的决策者和战略家应该在极力避免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同时认真推演。他们应该筹划结果,并且为取得这样的结果而着手在美国国内形成政治共识,这是一项令人沮丧但有先见之明的任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17: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