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从国内网上阅读新闻:非洲加纳政府对中国淘金者很不客气,据说部份国人因而掀起了一股呐喊“热爱同胞”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以此指责中国政府的不作为......,在此,笔者也想谈谈在西非的亲历及所看到的......:
2011年4月底,应国内的一位商人邀请,笔者曾去过一趟西非的利比里亚,此行2个月令笔者终身难忘。
利比里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Liberia),是处于非洲的西部的一个国家,,该国北接几内亚,西北接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最早移居这个国家的黑人来自于非洲的中部,19世纪起,独立后的美国掀起了“废奴运动”,解放黑奴还其自由,一些美国黑奴被有计划地移送回现在这被称作利比里亚的地区,因此,利比里亚的国名在英文中也含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这也是非洲的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利比里亚是一个农业国,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全国可耕地380万公顷,目前已开发的不足13%,粮食不能自给,天然橡胶、木材和铁矿砂的生产为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均供出口,是利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不发达,仅有少数企业生产日用消费品,1989年底至1996年内战,经济陷于瘫痪,2000年,利开始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计划,主要目的是改善农业国状况,实行贸易自由化,同年,议会通过了矿业法,对矿产戡探和开采实行许可证制度,2001年5月,利政府制订了2001-2010年行动纲领,主要目标为实现经济多样化,扩大经济自由化程度等,2003年10月,全国过渡政府上台后,努力恢复经济、分阶段整顿市场秩序、完善税收体制,酝酿修订《投资法》,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力争利用资源优势吸引外资,不少中国商人涌进了这个国家,其中尤以浙商为众......。
当年笔者乘机抵达利比里亚蒙罗维亚首都时,已是黄昏 ,在跨出机舱时,放眼环视四周,这个被称为首都机场的“机场”,触目所及的建筑环境非常的简陋,机场出入口是一座类似中国农村民房的平顶建筑,从机场到蒙罗维亚市区需1小时车程,路上透过朦胧的夜色,两旁的简易民房建筑,黑暗低矮灰暗的灯光,不禁令笔者联想起了六十年代的海南岛,在世界电气化已是一片“光明”的现代社会,这个国家的首都,只有30%的居民可以用得上电灯,而在首都以外的大部份地区,民众用不起电,也没电可用,夜间是在黑暗中渡过,因为经过长达7年内战的利比里亚,战后根本还没能建起自己的发电站,而首都部份人所使上的电,还是从邻国牵线引过来的,在用电高峰期,经常发生停电的现象,停电也就意味著停水,没有电尚可以燃蜡烛点煤油灯替代,但没有水的“上甘岭”滋味,可就日子难过了,所以无论是民居还是政府机关,都要准备几个大胶桶储蓄用水,这些蓄水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及饮用,最重要的还是洗涮冲便,否则住房便臭气薰天,完全没有正常生活的居住环境,透视著令这个国家尴尬的“穷”境。
然而,随著更深入的了解,才真正了解:在中国温饱已基本解决的年代,“饥饿”还在伴随著这里的人民,据了解:当地的黑人大部份人每天只吃得起一顿饭,七,八岁的孩子长著个大脑袋,手臂细细,肚子胀鼓的满街跑,严重的营养不良,令孩子早夭的现象频频发生,在一般的普通百姓中看到这种现象不是稀奇,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政府里工作,享有著一份稳定奉禄的公务员,也是常常地忍受著这种“饥肠辘轳”......。
笔者因缘际会地认识了一些当地曾到中国留学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被政府公派送去中国留学的黑人青年精英,这些曾在中国北京,上海,西安以及广州读过书的黑人青年,对中国都有著一股深厚的感情,他们中有些人熟读中文,会讲流利的中国话,视中国为“第二个故乡”,在与笔者的沟通交流中,常自称是“北京人,”“上海人”,“兰州”人,是利比里亚里名符其实的“亲华派”,其中一位曾在北京国际关系学校留过学,现回国后分配在外交部里工作,在蒙罗维亚生活的两个月里,笔者与他数次的见面,每次他都坦率地告诉笔者自己肚子很饿,因为他那极其微薄的公务员薪水,除却必要的生活开支,剩余的钱也只能让他一天吃上“一顿饭”而已。
他那简易的办公室,就在中央政府的大楼里,一间办公室内有十多人一块办公,每个人的办公桌都是破旧且款式不一,谓之为外交部的办公室,却没有一条办公电话,更没有网线,他告诉笔者政府无法支出这些费用,办公室里空徒四壁,就连张象样的挂画都没有,而坐在这个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是肩负著与世界各国外交联系责任的公务员,这是在政府机关部门所看到的,置于在蒙罗维亚的一家银行,在负责揽储及联系商户的专员办公室里,则看到的情况更加不堪,墙壁灰土斑剥,空空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办公台,因连书橱文件柜都买不起,所有的文件资料都铺在地板上,而他所负责的业务居然是收汇款的国际业务......,这是在首都蒙罗维亚的现实状况,而在首都以外的县市里,因穷极已至,连总统下去巡视,可供下榻的旅馆都没有一间。
到利比里亚谋生计的中国商人,普遍性都表示不喜欢黑人,他们说黑人爱偷东西,极不老实,中国老板对当地黑人总是采取极其轻蔑,不信任的态度,但他们却剀觎这个国家的一切可赚钱的资源条件,利比里亚是个自然资源极丰富的国家,铁矿砂储量估计为18亿吨,另有钻石、黄金、铝矾土、铜、铅、锰、锌、钶、钽、重晶石、蓝晶石等矿藏藏量丰富,森林覆盖面积479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58%,是非洲一大林区,盛产红木等名贵木材,到此“淘金”的中国人,很多人都是瞄准红木生意的商人,他们雇用黑人从深山里砍红木,然后运回国内转手,有些则从中国义乌采购小百货,运到这里批发给当地的黑人赚价差,做红木生意的多数是男性,因为常常要往深山老林里跑,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不适合一般的女性。
内战后的利比里亚“百废待兴:的确商机很多,急于来这里找”机遇“的中国人样样都想染指,甚而为此,不惜拿出在国内的那套“贿赂政府官员”,用权钱交易的办法找商机,在这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心态下,出手贿赂时往往非常的大方,亦被当地一些不法份子钻了空子,但“得了孩子却并没有套回狼”,不仅没有赚到快钱,有些还“亏血本”受尽了骗,在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有位商务领事告诉笔者,由于来蒙罗维亚的中国商人爱花钱求方便,使当地的黑人胃口越来越大,就连大使馆的领事从国内回来,在机场也要跟著被逼掏钱“买方便”。
在利比里亚“淘金”的中国商人,想尽法子去赚当地黑人的钱,也极尽努力去挤垮同胞里的同行,“煮豆燃豆箕”欺负同胞中的弱者,有甚者还动用了“黑社会”手段,冷酷残忍之至,当地有家长城饭店,是蒙罗维亚最早的中餐馆,该餐馆在老板的精心经营下,生意红红火火,后来还办起了旅业,成为当地颇为像样的一家旅店,据说当年胡锦涛访问利比里亚时,便在这家长城饭店下榻,不幸的是,同年没多久老板就被人深夜捅死在床上,据说凶手捅了他10多刀,传闻是同行指使行的凶,因传闻中的同行有政治背景,便使凶案成为了“悬案”......,相形这种魂断他乡的个案而言,有位被同胞连吓带骗,被迫丢掷百万以保全性命的浙江建材商人,泣血饮泪还乡已属幸运,更别说那些被骗来打工的中国建筑工,在蒙罗维亚被老板拖欠工资,以致常常因无钱开饭,到中国大使馆求助的事情屡有发生。
在全球已步入现代文明的落后非洲,尽管那里如此地贫穷,生活环境如此地恶劣,卫生及医疗水平如此地滞后,但却并没因此而阻吓了某些心存“富贵险中求”侥幸心态的中国商人,与16世纪英殖民者在资本扩张时期,为了积累原始资本,拓展海外贸易,抢占原料产地的情形一样,因为他们认为这块土地上毕竟有令他们发财致富的“金子”可淘,这种虽因时代不同,但追逐金钱利益的表现,本质上无异极为神似的。
当年因宗教歧视在英国无法立足的“清教徒”,因种种个人的经济原因移民北美谋求生计的白人贫民,以及一些略持资本的破落贵族,踏上被哥伦布发现的北美洲这块新大陆,戮掠印地安人的生存资源及他们的土地,用极少的付出榨尽黑奴的血汗谋取经济利益,凌强欺弱,自伤同族,种族歧视等等表现,已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极其不光彩的一页,以致2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早期的这段历史,还常被后人诟病,拿来说事,然而,这毕竟是欧美过往的一段历史,今日的世界后院--非洲,丰富的资源条件,处处诱人的商机,已不仅仅只是中国人“淘金”瞄准的目标,也是令欧美及他国嘴馋的一块肥肉,在全人类已步入文明社会的今天,到非洲“淘金”讨生计,仍重韬老“殖民”主义者的旧辙,无疑那是绝对站不住脚的
曾在上海财经学院留学的Melvin Sheriff(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叫“谢美利”),坦率地告诉笔者,“当地黑人不喜欢中国老板”,因为中国人付给工人的工资极其微薄,完全不足以抵消他们的劳动付出,所以,为了求得心态平衡,在中国人企业里打工的黑人就喜欢盗窃,相反,这种盗窃的现象,在英国及美国等投资的企业里就比较少,谢美利先生(Melvin Sheriff),现任利比里亚国家投资局专员,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他诚恳地告诉笔者,自己在中国生活学习了6年,心里也很热爱中国,有时听到对中国人的非议,就觉得似自己的同族被人非议一样难受,然而,中国老板在当地只顾自己荷包鼓涨,丝毫没有一点回报社会的公德意识,与欧美企业实在大相径庭,确实无法“护短”。他表示:政府期望外国投资者带动当地的就业,改善贫穷落后的民生环境,与世界人民一起“致富”,他们的人民已深深地懂得,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工业极不发达的非洲,唯有自然资源能让他们脱贫致富,如果来这里“淘金”的外国人,自私自利的只顾自己发财,只会引起利益磨檫现象频生,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必然是对中国人不利,毕竟这是非洲黑人的“家”!
今日的美国人因过往不光彩的历史,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历史过错,昔日曾被赶尽杀绝的土著印地安人,今天在他们选定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并享有终生免向国家纳税的优惠,因为美国人已认识到:土著的印第安人才是北美的主人,昔日被英殖民者掳卖至北美的黑奴,除了部份已送回非洲利比里亚外,留在美国繁衍生息的黑人后代,已享有与其他种族平等的法律地位,为追求一个“美国梦”,追求“人人生而平等”而牺牲性命的马丁.路德.金恩,永远活在了美国各种族人民的心里,每年的1月21日马丁.路德.金恩纪念日,成为美国仅次于新年的第二个重要的国家公众假日,最重要的是有著黑人血统的奥巴马,登上了美国第44任的总统大位,在政治地位上获得真正地社会认同。
有位美国历史学家说:“历史是不会改变的,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却在不断地变化”。
虽然,在蒙罗维亚唯一的城市大道是中国政府援建的,蒙罗维亚的医院里至今还有中国医生免费治病(但医生告诉笔者,这些药都是已过期的),但当地人时时念叨著的还是美国人的好,他们告诉笔者,这里唯一的中学是美国人捐建的,每逢重大节假美国企业都会解囊赞助学校,当地有家美国企业撤资离去时,工人甚而恋恋不舍流泪相送,由此可窥,自称天朝“强汉”者,那只是自我感觉,自欺欺人而已,但别人是否买你的账?那可是别族的自由,再不能像当年的英殖民者,枪炮征服说了算......
对于那些到非洲讨生活“淘金”,不懂得尊重当地人,甚而在潜意识里就因为“人种和肤色”去歧视别族的中国人,加纳的教训仅只是个前奏及开端,如果一个人不懂自重,最终必定自取其辱,所谓人生而世负有两重责任,回馈父母养育妻儿的家庭责任为一,自觉维护民族形象以回报社会的公民责任为二,笔者认为:维护中国人的国际形象,那不仅仅是某个政府部门,或中国驻当地使馆的职责,也是每个热爱自己民族的中国公民的神圣职责!倘若无此境界,胸怀及素质,让13亿国人一齐为其蒙羞者,还是选择老实地呆在家里为上策。
博讯首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