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40|回复: 0

河南92名大学生到上海打工遭中介"放鸽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56
发表于 2013-7-5 09: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方已介入调查 校方会安排学生返校或回家

怀揣着来“国际大都市”长长见识、赚点钱的想法,一行92名河南安阳某高校的大学生在中介介绍下来沪打工,却在缴纳了多种费用后发现被“忽悠”,中介人员“人间蒸发”。昨天下午,几名受害学生报警,警方已介入调查。学生所属的校方也开始着手排查此事,了解详细情况,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中介允诺月薪不低于3500元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了解受害学生们的情况。车站值班民警告诉记者,铁路上海站派出所并未接到相关情况反映。有火车站工作人员说,当天上午还有部分学生在火车站区域滞留,但中午过后便再也没看到这批学生。 “有些人买票回老家了,其他人不知去了哪里。 ”

事件起因是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求助,称自己是一名河南大学生,和同学们来上海打暑期工却发现被中介骗了钱。通过这条微博,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名受害学生小张,他向记者描述了他这“过得很不真实”的5天。

小张是河南安阳某高校大一学生。暑假开始后,他和同学们商量决定“组团”来沪打工。 “带领我们的学长提前联系了上海一家中介公司,中介人员派车来接我们。”6月29日下午,小张和不少学生都沉浸在对即将开始“打工体验”的兴奋和期待中。 “中介人员允诺我们一定能找到工作,月薪不低于3500元。 ”

当晚6点,小张便开始在宿舍等车。一直等到当晚10点多,载满打工学生的两辆大巴车才从安阳出发。“而由于凌晨2点到5点高速公路禁止大客车行驶,我们只能在夜色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里干坐了3个小时。”

6月30日凌晨5点,大巴车重新上路,一直到30日18点才抵达上海。“一路上旅途劳顿,我只想好好休息一晚,然后开始打工。 ”而之后发生的事,却是小张完全没想到的。

收钱后中介“失踪”工作无着落

30日晚上,小张被安排在普陀区一家酒店入住。当晚,他吃了一碗泡面当晚饭。小张告诉记者,在出发前,中介人员已经收取了每人240元的“车费”,到上海后又向每人收了150元,称是用于办理入职后的工装、饭卡等费用。

7月1日,小张和其他同行的男生一起被带到某保安公司面试,26人面试通过,对方要求第二天8点来上班。

“第二天早上,对方又要求中介人员也要到场。一直到中午,中介也没到,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小张说,很多没有面试落选的同学,就只能呆在火车站广场等消息。

到了7月2日,工作依然没有落实,同学们渐渐意识到被骗。此时,原本很“起劲”的中介人员也不再现身。

小张告诉记者,当时很多同学都非常绝望。 “我们出门都没带多少钱,原本指望交了各种费用后能马上赚钱养活自己,现在很多人一下子无以为继,吃饭、睡觉都成问题。 ”无奈之下,同学们只好通过各种平台寻求帮助。

校方了解情况后会作出安排

昨天下午5点多,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受害学生正在火车站附近的宜川新村派出所报案,便赶到了位于宜川六村110号的宜川新村派出所。

晚上6点,派出所2号楼1楼的接待室门开了,一名民警到隔壁食堂拿了四份客饭端进了接待室。“孩子们肚子饿了,总得让他们先吃饭。目前针对他们的沮丧情绪,我们也做了安抚。 ”民警说。

记者在接待室看到,里面有三男一女四名年轻人,都低头不语,只顾埋头吃饭。其中,一名男生可能因为手机已没电,正在向同伴借手机打电话。

对于记者“下一步准备怎么办”的询问,男生晓鹏(化名)苦笑了一下说:“先让我们静一下再说。 ”之后任记者再发问,他始终紧抿嘴唇不发一言。晓鹏戴着黑色全框眼镜,穿着条纹衬衫、牛仔裤和黑色运动鞋,没有带包,身上只有一个手机。尽管接待室内开着空调,但晓鹏脸上仍在冒汗,额边的头发都被沾湿了。

目前,警方仍在调查此案。警方提醒准备“打暑期工”的大学生,通过中介公司找工作,一定要找正规中介,切忌随意相信未经确认核实的个人承诺。

今天上午,记者和这些受害学生所属的高校取得了联系。校方学生处工作人员说,在昨天得知相关情况后,校方第一时间要求各系辅导员对学生来沪打工的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和安全情况,在尊重学生自身意见的基础上,想办法让学生返校或者回家。另据校方了解,有部分学生虽然被骗,但之后又通过别的关系找到了新的单位开始打暑期工。 “之后,我们校方也会着手排查此事,了解其中的详细情况,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学生处工作人员表示。

提醒:求职遇收费要“打个问号”

如今找工作不易,如何避免因求职心切而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是求职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劳动法专家、上海律师协会劳动法专委会主任陆胤表示,只要遇到要求收费的用工单位、中介机构,求职者心里就要“打个问号”,提高警惕。

陆胤表示,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等开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不收取任何费用;一些商业职业中介机构即便收费,原则上也应该向用工单位而不是求职者收费。至于用工单位,任何向求职者收取保证金、押金,或要求求职者“押证件”的做法,都是违法的。陆胤提醒,求职者在寻找工作机会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自身权益保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2: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