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237|回复: 4

越战记忆:无法抹掉的过去 (图)

[复制链接]

225

主题

476

回帖

423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31
发表于 2013-8-23 0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5年3月,美军直升机用机枪火力掩护南越的地面部队前进。如今,蝗虫般漫天飞舞的UH-1,已经成为越战的标志性符号。在战争初期,美国希望通过提供空中支援的办法实现有限介入。然而,战局的发展却不如此,美军在越南的形势如同越南特有的高山密林、沟谷水网一样,变得错综复杂。


就像这名正在空中观察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美军一样,美国曾认为处理越南局势也会如此悠闲。但随后如同时任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所言:“我们错了,错的很彻底。


1966年的7月15日,天空阴霾,这是一个典型的越南夏季天气。正在执行任务的美军CH-46“海骑士”运输直升机并未注意到来自地面的危险。几分钟后,这架被敌方地面火力击中的飞机坠落在了下面的丛林边。


“闭嘴 闭嘴 忍住 忍住”,这句来自越战反思电影《野战排》的经典台词,极为简炼和传神地描绘出战场的恐怖与血腥。1966年10月,在南越富吉,躺在河岸边的受伤美军士兵是否能在疼痛中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而同样问这个问题的,还包括这些在泥淖中躲避战火的越南妇女和儿童。战争是政治的产物,现代战争更是政治家的产物,但为战争承担最直接代价的,则是这些浸泡在阴冷水中的平民和士兵。


这张照片摄于1968年。这个站在南越士兵旁的孩子如能平安躲过战事,到今天应该年近半百。政治家们都声称,战争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但这个孩子是否在前方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战争是与敌人作战。但敌人是谁?电影《野战排》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深思:“回首过去,我们不是在和敌人作战,而是在和自己作战,敌人就在我们身上。对我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战争必将永远伴随着我的余生……”


1962年8月,一名南越士兵拿着上膛的手枪盘问逮捕的疑似越共游击队员。


1963年8月5日,一队南越海军陆战队在离西贡(今胡志明市)约12公里的Duc Hoa甘蔗林遭到越共伏击。图为一名受伤的南越海军陆战队员躺在战友怀中。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225

主题

476

回帖

423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3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63年8月,拂晓时分,美军C-123运输机沿西贡和大叻沿线喷洒橙剂,以便清除越共游击队用来隐蔽的树木和草地。


1964年3月19日,一名父亲抱着他孩子的尸体从南越装甲车旁路过,南越士兵正在装甲车上看着他,他的孩子是政府军在追击游击队时在越柬边境被打死的。


1965年1月,南越Binh Gia附近,阳光透过密密的丛林照射到正在休息的南越士兵和美军顾问身上。


1965年7月18日,南越补给卡车绕过一座被越共毁掉的桥梁前往波来古。


1965年9月25日,美军空降兵在Ben Cat的丛林地区搜索越共游击队时渡河。


1965年10月5日,受伤的美军伞兵被同伴送往医疗处。


1965年11月5日,一架美军B-52 Stratofortress轰炸机在越南海滨地区空投炸弹。


1966年1月10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南越士兵在拂晓攻击越共营地的行动时乘坐小船沿河而下。

为何而战

1963年9月24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中)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左)在启程前往越南前,对肯尼迪汇报军情。30年后,麦克纳马拉出书反思决策失误。而当时,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因聚集了大量哈佛等名校毕业生,被称作“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的精英政府。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476

回帖

423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3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如此精英的政府为何最终犯错?他们充满乐观,却又满含忧虑。“星条旗将在这里永远飘扬!”1967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在金兰湾对部队发表讲话时这样说到。但当时的他们认为,这些士兵需要为阻止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担忧而战。这样的矛盾持续整个越战,并让后人众说纷纭。


在越战中,唯一显得清晰的是,这场战争是美国及其支持的南越与前苏联支持的北越之间的殊死较量,是两大帝国通过各自的代理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这张摄于1965年9月4日的图片,记录了南越军官审问越共游击队员的场景。面对同胞,眼中的仇恨从何而来?


在2004年底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与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会面时,向他移交了苏联参加越战的有关材料,透露当时有1000多名苏联军人参加了1965-1976年的越战。而此前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曾为越战老兵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在一幅自己曾驾驶的A-4天鹰式攻击机照片上签名。对于他的败选,连当年看守他的越南人都为之惋惜,可是一位名叫尤里·特鲁舍奇金的前苏联老兵却庆幸不已。1967年,正是后者亲自按下按钮,用一枚前苏联S-75型地对空导弹击落了麦凯恩驾驶的这架飞机。


1975年4月29日,美军用直升机将最后一批美国公民从位于西贡的大使馆屋顶上撤走。越战的教训使得美国对介入他国战争长时间保持克制谨慎。东南亚分裂为东西两个阵营。此后的冷战期间,两大阵营未再发生大规模代理战争。


1989年11月10日清晨,德国人将柏林墙的一块墙体推倒。20世纪80到90年代,前苏联阵营在内部经济问题和政治高压下轰然倒塌。“不战而胜”的结果令美国进一步深入反思和批判越战的错误。


2012年,越南为在南海问题上联合各国向中国施压,宣布将向各国商船、包括美军补给船开放金兰湾。美国这个昔日敌人已成为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利用的杠杆。在生动诠释“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的同时,不禁让人反想,4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是否是不可避免的?上百万逝去的生命是在为何而战?

被改变的美国

在越战年代,美国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个年轻人的生命就这样毫无意义地死于异域。由此而生的反战运动,令时任总统尼克松不得不在1973年1月取消了征兵制,从此美国开始使用志愿兵役制。

但问题并未因此而结束。伊拉克战争期间,陆军第101空降师的一位黑人士官面在国内的机场面对游客的掌声致敬时,心里却想到:“你们不是去度假就是从事商务旅行,只有我还要回到全世界最不正常的地方!”。在很多人看来,募兵制的结果是:不愿当兵的美国人等于是使用纳税人的钱雇请清寒子弟为他们卖命。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476

回帖

423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3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0: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战造就了美国畏惧介入地面战争的“越南综合症”。“这不是另一场越南战争”更成了越战后美国所有主战派必须首先祭出的“护身符”。美国总统为规避国会的军事约束,更是力求改变战争方式。海湾战争中,当美军战机飞越科威特油田时,老布什希望的是:以快速空中武力介入打破越战后遗症带来的军事约束。


越南综合症”让美国对所有可能持续的地面战争开始小心翼翼,但也因此而羁绊了美国对国际维和行动的参与。1991年海湾战争后,克林顿政府在索马里、卢旺达和波黑的人道主义危机中,进退维艰,最终未让美军及时介入,上百万人在大屠杀和饥荒中殒命。


“越战的阴霾早已被永远地埋在了阿拉伯半岛的黄沙之中。今天是值得美国骄傲的一天——在上帝的指引下,我们永远地摆脱了越战综合症。”这是老布什在20年前,当他派军队进驻沙特阿拉伯,并将萨达姆·侯赛因驱逐出科威特之后,曾坚信过的。


然而历史似乎开了一个玩笑。正是他的儿子——小布什总统——让美国人从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中又看到了越战的阴影。观念中的敌人、持续的地面军事介入、覆盖着国旗的棺材,这一切都与越战如此相似,尽管小布什一再强调“这不是另一场越南战争”


战场之外

在战场之内,是流血,是仇恨,是恐惧,是迷惘。在战场之外,却又何尝不是如此?政治家想要名垂青史的荣耀和民众的选票,但最终他们却发现,真正想要的没有得到,而真正得到的却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1970年5月4日,美国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的学生举行反战示威,20岁的学生杰佛瑞·米勒在冲突中被国民警卫队员开枪打死。对于这个事件,时任总统尼克松曾说:“这是我任内最为黑暗的时刻”,但解密录音显示,尼克松和基辛格在确定将越战升级时,都意识到将会引发更多的反战示威。


反越战运动一开始就与女性和黑人平权运动等其他民权运动互为灵感和助力,催生了美国汹涌的社会变革。1968年4月9日,美国亚特兰大民众举行集会悼念遇刺身亡的马丁·路德·金。但金博士的去世却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些运动迄今仍十分活跃。


1966年6月29日,伦敦一名参加反战示威的女性被警察带走。60年代始,全美反越战学生运动已扩散至全球,成为后来全球和平运动的滥觞,并催生了如绿色和平等至今仍存在影响的社会运动。


反战永远是最适合艺术表达的话题之一。因此,在战场外,源自对现实的愤怒、不满、彷徨,让60年代的反战运动中诞生了大批摇滚乐和另类音乐先锋。后来的教父鲍勃·迪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歌曲成为参加民权和反战运动的白人学生的圣歌。1962年12月22日,迪伦首访英国,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代表曲目。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476

回帖

423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3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新兴的音乐和艺术进一步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欧美、非洲、南美、亚洲、澳洲的音乐家和艺术家自如地借用各自地域特色的元素创作。全球交相呼应的反战和平运动为此提供了契机和背景。英国乐队披头士60年代在美国备受欢迎,他们也是反战运动的参与者。


40年后的今天,越战留下的印痕依然醒目:越战的教训并未完全束缚美国的战争冲动,但的确使其军事行为趋向谨慎;它种下无数社会运动的种籽,如今已经扎根天下;它重塑的全球流行文化迄今仍清晰可辨。


越战的遗产
41.jpg
42.jpg
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7 1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