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学术界不同层次的“国学热”已经多次兴起,说明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线索不容中断,自古流传、溶入血脉的文化典籍的意义不会消失。炎黄子孙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割断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而应当共同守护民族文化的原典和基因。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究竟首先或主要读什么书呢?历来有不少学者开列过“国学书目”,一般都在几十本以上,今日的专门研究者或尚可参考利用,广大读者多半望而生畏。梁实秋先生曾说:“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雅舍小品选》)钱穆先生曾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论语新解》)1978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座中又提出七本“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近来也有学者建议读《论语》、《孙子兵法》、《老子》、《周易》。我则主张更集中一点,先把《论语》和《老子》读好,然后逐步扩展。理由如下:
1.这是两本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作。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老子》则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影响最大的两家,而儒家和道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把这两家思想的源头抓住了,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避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单向理解,易于进行儒、道两家思想的比较,铺垫一个较为开阔的思想平台。
《论语》和《老子》在问世以来的二千余年间,对中国的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方面,无不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读通《论语》和《老子》。这是没有疑问的。
宋刻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2.这是两本有利于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与比较的书。
正因为《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家和道家的最早代表作,所以,熟读了这两本书,就为传播中国文化,进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胡适、冯友兰等老一辈学者,当年出国留学时,已有国学的深厚根底,这是他们融合中西文化,进行综合创新的基本条件。近一百年前,胡适在美国就发现中国某些留学生忽视传统文化,不读中国文化典籍,他为此感到羞耻和焦虑。
今日的情况更为严重,不少留学生、“海归派”,确实连《论语》和《老子》都没读过,试问他们怎么传播中国文化,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有多少发言权?又怎能比较与融合中西文化,进行文化的综合创新呢?此外,据我所知,国内有一些热衷于讲“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他们对“四书”“五经”或《论语》、《老子》,都没认真地读过一遍。
这不正是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么?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我们应当老老实实地打点基础,先把《论语》、《老子》读懂、读熟,然后才能对国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点发言的资格,做点扎实的工作。
元盱郡覆刊宋廖氏世彩堂本《论语》
3.这是两本在教育上体现人类精神家园的书。
国内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围着考试转,而且引导考试围着教材、讲义转。一些大学生学了四年,上了二、三十门课,考试通过了,文凭拿到手,却主要读了一堆教材、讲义,而很少直接接触原著、经典。因为对付考试,读读教材就够了。殊不知优秀教材,固然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可不读,但终究是第二手的辅助性读物。大学生要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素养,就必须直接攻读原汁原味的原著和名著。
只有这些著作才是经过时间检验和历史淘洗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可靠来源或依据,从中不仅可以学习思想观点,而且可以学习研究方法,还可体验学者、大师的品格与魅力。所以,攻读原著是基本功的训练,是学术上登堂入室所必经的途径。应试教育和沉重的课程负担,让学生只读教材,不读原著,实际上是让青少年一代逐渐离开了人类精神的家园。这是我们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误区。
这与中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的教育体系都是不一致的。《论语》和《老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原著,国学研究的本源性著作,它应当是每一个有条件学习的中国人,首先是每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必读书。可是,我个别问过十多个大学生(包括文、理科),是否完整地读过一遍《论语》或《老子》?都说没有。这个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感到困惑。西方有的大学生都读过这两本书,中国的大学生,却普遍地没有读过,这是说不过去的事情。
我认为,不论功课怎么忙,事情怎么多,在大学本科的四年里,一定要抽时间认真地读一读《论语》和《老子》,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就自觉地把它作为必修的自学课。书中的有些段落,可以背诵下来,并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与思考。可以让《论语》、《老子》中的思想首先在大学师生中普及,然后在国家公务员、机关干部、企业家和企业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中普及,并逐步在市民、百姓中普及。这是可能做到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经过这种普及,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就可以在精神的层面,得到普遍的提升。在这种普及的基础上便可以逐步提高,从各个方面展开比较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又可以推动更为广泛的普及。
《论语》是一种语录体,又多是孔子与其弟子和弟子之间的对话,比较形象、生动;《老子》(又名《道德经》)则是一部富于诗意的散文。两书内容丰富,深蕴哲理,篇幅较短,言简意赅。
《老子》只有五千字,《论语》也不过一万两千字。先读《论语》和《老子》,便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好比垫下两块传统文化的基石。接下来就可以逐步扩展。比如,从《论语》就可以扩展到《孟子》、《大学》、《中庸》,或整个“四书”、“五经”。从《老子》可以扩展到《庄子》、《淮南子》等道家的其他著作。
《论语》与《老子》虽然比较好读,但终究是古代典籍,难解和易于发生歧义的地方是有的。首先要尽量读懂,必要时可适当参考某些学者的注解或评论性著作,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读别人的“心得”或“讲解”,而要自己直接把原著读懂,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读熟,并且进一步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来。这就必须勤于思考,勇于提问,还要善于分析和批评,看到它的局限性。对原著、名著,是必须反复阅读、反复提问和体味的。像熊十力先生所说:“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这既要下功夫,又是一种精神自由而愉悦的活动。
孔子说过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这里像是道出了学习、教育的三个层次:“知之者”,大致是获得或传授知识的层次;“好之者”,则是从学习中引发了兴趣,激发了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动力;“乐之者”则更进一步,从学习和探讨中形成思想的升华,产生高度愉悦的心情,或对研究“欲罢不能”的迷恋状态。这是读书、学习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
我们读《论语》和《老子》,或读其他原著和名著,以及从事各项学习和研究,都可以追求这种精神境界。
来源: 光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