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厕所:
《释名·释宫室》:“厕或曰溷,言溷浊也。”《说文》:“圂,厕也。
”“圂”、“厕”互训说明当时的厕所和猪圈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在考古文物中获得充分的证明。
各地汉代遗址出土的猪圈模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往往与厕所连在一起,与农村中的连厕圈相仿。
茅厕一般都在猪圈里,上层是猪圈和人方便的入口,下层是个大粪池。现在客家人还有这样的厕所。
圈厕结合为积肥提供了方便。因厕在上层,所以称为“上厕所”。
下厨房:
《列女传·母仪》:“孟母曰:夫妇人之礼,精五饭,审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矣。
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馈,无攸遂。’”“在中馈”是指主管家中饮食。
传统宅院,一般主房(北屋)高大,厨房(东屋或西屋)低于主房,所以去厨房谓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