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344|回复: 0

五毛现象将加速中共灭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6 22: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伦 五毛现象将加速中共灭亡

“五毛”现象包括这词汇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从一个侧面折映着中共深刻的管治危机。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出现,传统的信息和表达渠道的垄断不再;另一方面,“依法治国”还是所谓的国策,门面还要做,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彻底扼杀人们表达的权利。因腐败日炽以及公民自主意识的日增,人们批评的声音高涨,但又不能任其发展,占据网络代表的舆论空间,于是,宣传和维稳的官员们在旧有的“引导舆论”的思路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发明了“五毛”——所谓“网络信息员”等做法,在网络上用网民的身分出现,监督其它网民,同时对那些批评的声音、与官方不一致的看法进行诽谤、侮辱、压制、冲淡,用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和观点混淆视听,扮演忠贞爱党爱国的角色,营造某种氛围,为领导人和现行政策歌功颂德……

不过,也许中共领导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做法,表面上好像赢得一些舆论阵地,维护了政权,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却只会加速政权的败亡。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所有正确决策都取决于对真实信息的摄取以及做出的相关判断,这不论是对从事经济还是政治事业的人都如此。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变动不居,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家或政治家能够在虚假、不完整的信息基础上做出有效合理的决策。五毛们参与造就的所谓社会舆论是不真实的社会舆论,五毛们所表达的愤怒或喜悦也是无人能确认真伪的社会情绪,在这种不真实的舆论和态度面前沾沾自喜或恐惧疑虑的领导者绝对是要做出错误甚至是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决策的。

事实上,虚假信息将造成政治和生活上的灾难这道理,古今中外人们都是深有体认。“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千古流传,“狼来了”的寓言不断地被人讲述,显然都是要借此警示人们。但麻烦的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也出于人性的弱点,所有专断政权的领导人都在拒绝真实、损害信息的完整这一点上不断悲剧性地重复这种故事。美国政治学界的泰斗之一,耶鲁大学的戴维 •阿珀特(David• E. Apter)教授多年前在与笔者一次闲谈中提及他的朋友,著名的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 (Brzezinski)早年曾对他提到过苏联崩解的可能,一个原因就是那个体制的信息是极其不畅通的。

而从当年官方对八九年学运的处理来看,中国的权力体系对社会的真实脉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当总书记赵紫阳因胡耀邦先生的突然去世请负责公安和文教的乔石、李铁映等注意社会动态时,两位的看法却都是社会和学生“基本安定”“不会出大乱子”等等。(见《六四真相》)而事实是,当时,稍敏感一点的人士从八八年下半年就已经感觉要出大事、对胡先生的去世可能构成爆炸的引信这一点已有相当的预感。至于陈希同等政治人物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向邓小平选择性地汇报学生的政治诉求,直接导致邓小平据此作出的学生运动是“动乱”的定性以及由此而成的“四二六”社论对后来事态的影响,相信无论朝野,所有当年事件的经历者都有切身的体认。

谈到八九那一年,让人记忆最深的图像之一大概就是罗马尼亚12月21日直播官方组织的谴责反革命骚乱群众大会镜头最后中断定格时齐奥塞斯库(时任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那张困惑的脸!几分钟前他还在傲慢地演说谴责那些帝国主义的走狗,人们也照样在呼喊支持的口号。但不知在哪一刻,人们停止了这种呼喊,转而愤怒地高喊反齐奥塞斯库的口号,站在高高阳台上的他,在某时似乎也忽然意识到下面已不再是他二十年来所习惯听到的由下属精心组织的欢呼口号,疑惑开始浮现在他的脸上:怎么回事?人民在反对我?镜头中断,历史在那一刻已经巨变,对他来讲,一切已晚矣!  

五毛们今日的作为不外乎是领导们组织的网上护党、护主游行,与专制者们组织的各种山呼万岁的支持活动毫无二致。执政者以为可以靠这些制造舆论,哄骗群众,到头来真正哄骗的可能常是他自己——事实上,连许多五毛工作者真实态度如何也是不清楚的。像王立军那样,命令民警网上自我吹嘘辩护,支持孔庆东的所谓国格、人格,骂美国人没朋友,一些“混饭吃的律师,文人可能毁坏政权”,但关键时刻要跑美领馆,其真实想法原来是:美国人比党可靠。

其实,大时代,各种舆论观点如拥毛、批毛,反美,亲美等等都可能出现,本属正常,但因没有基本的言论保障,也因五毛的出现,我们对各种观点的真伪、多寡已无从判断,这对国家甚至主政者来讲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日前习近平提倡听“尖锐的批评”,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态度。但只要言论不真正开放,权力得不到监督,各种封网封账户的行为不断,真正尖锐的批评就难听得到,为权力服务的各种五毛现象也就不会消失,政权因信息失灵造成崩解的危险就是现实的。

为民族进步,甚至为执政者利益计,言论该开放,五毛该休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4 21: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