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中国古代风俗图 ----(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849
|
回复:
1
中国古代风俗图 ----(一)
[复制链接]
ANNYbaby
ANNY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4231
IP卡
狗仔卡
225
主题
476
回帖
423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31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4-7-11 23: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NNYbaby 于 2014-7-11 23:57 编辑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好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本组收集了一些反映中国古代风俗的图片,供大家欣赏。
1.
宋 燃爆竹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2.
宋 教坊自乐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
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3.
明 拜年送名片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4.
唐 饰梅花妆 传说 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
此俗传至唐宋 ,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
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这样装扮;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5.
晋 馈春盘 《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6.
宋 宫中赐银幡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
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7.
明 鞭春牛 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
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8.
唐 放灯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
『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9.
宋 蚕卜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
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
10.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
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ANNYbaby
ANNY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4231
IP卡
狗仔卡
225
主题
476
回帖
423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31
收听TA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1 2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NYbaby 于 2014-7-11 23:56 编辑
11.
清 猜灯谜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
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12.
清 请紫姑神 。《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
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13.
元 结羊肠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14.
清 走百病摸门钉 清《月日纪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
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门钉,中者兆吉宜子。』
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
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15.
唐 送穷 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
至唐仍有此俗。韩愈有《送穷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16.
宋 春社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
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17.
宋 斗草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
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18.
宋 迎富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
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
19.
周(郑国) 踏青 高亨《诗经今注》说:『郑国风俗,每逢春季的一个节日(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在溱洧二河的边上,
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来游玩。这首诗正是叙写这个集会。』实际上,
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20.
晋 流觞赋诗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证明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5-1-13 13:2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