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中国古代风俗图 ----(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33
|
回复:
2
中国古代风俗图 ----(二)
[复制链接]
ANNYbaby
ANNY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4174
IP卡
狗仔卡
220
主题
476
回帖
417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74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4-7-13 22: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1.
北朝 踏青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
代在清明时踏青,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描述清明踏青春游情景。
22.
唐 内宴冷餐 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
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23.
宋 担酒上坟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
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
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24.
明 斗百草 明翟佑《四时宜忌》:『《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
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高启《斗草》诗:『摘拾遍丛丛,铺茵曲槛东。众家谁得?胜独有并红。』
25.
唐 祭扫 《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
26.
唐 走马射箭 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27.
五代 荡秋千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注:《古今艺术图》
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
28.
清 卖柳条 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诗人杨韫华有《山塘棹歌·插柳枝》: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29.
唐 浴佛节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
《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
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30.
宋 挂五彩线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
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ANNYbaby
ANNY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4174
IP卡
狗仔卡
220
主题
476
回帖
417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74
收听TA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3 22: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宋 染红指甲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
『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32.
辽 射柳 《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
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
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
33.
明 饮菖蒲酒 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
金刀细切传纤手,玉 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34.
清 挂钟馗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
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
35.
金 晒书翻经 《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
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燕京岁时记》:
『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清潘弈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
36.
唐 蛛丝乞巧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
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37.
宋 穿针比巧 周处《风土记》云:
『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
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醉翁谈录》:『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
38.
宋 供摩侯罗 《东京梦华录》载:『摩侯罗惟苏州者极巧,木渎袁家所制益精。』
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
杭州西湖玩具,被称为『湖上土仪』,有泥孩儿、莺歌、花湖船等。
39.
清 丢巧针 《燕京岁时记》:『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
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或名丢巧针。
清代诗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诗》:『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
40.
清 拜魁星 清代台湾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
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NNYbaby
ANNY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4174
IP卡
狗仔卡
220
主题
476
回帖
417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74
收听TA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3 22: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41.
元 盂兰盆道场 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
42.
明 放湖灯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
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43.
清 荷叶灯 《燕京岁时记》:『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
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44.
清 鸡冠花供祖 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东京梦华录》:『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索食。』
《梦粱录》载:南宋同。此习迄清代仍存。《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另有祭祖节,在十月初一日。
45.
辽 屠狗狩猎 《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
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
46.
唐 拜新月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
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
47.
宋 秋社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陆游有《秋社》
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
48.
宋 钱塘弄潮 有《看弄潮诗》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
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可见市民对弄潮儿像接待英雄一样欢迎他们。
49.
清 供兔儿爷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
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
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50.
清 走月亮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
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
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4-11-5 06: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