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体制内80后的来信
谁谁谁
一名体制内的80后来了封内容跌宕起伏的信,像小说一样:
我,年近而立,出生在一个边疆省份县城的普通家庭。高考两次冲刺北大未果,进入本省最好的一所大学,学的是万金油式的经济学专业。大学期间,创办了在学校有一定影响的社团,当了班干部,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并且创办了一家网站,该网站曾经带来每年10多万的收入。
毕业时正临金融危机,工作机会大幅缩减。也曾进入了宝洁、联合利华、KPMG、农行总行等企业的终面,但没能进入这些理想的企业,最后签约了深圳一家国有银行。
但当年全民公务员考试热,全系的同学基本都报考了。我抱着玩玩儿的态度,也报考了本省一个“实权”部门的公务员,不成想竟考出了当年全省公务员考试最高面试分数。国进民退的大背景,而且基于周围人“这个部门是最好的省直部门”的说法,我留下了。
我在单位最核心的岗位工作,而且上下都较为认可,也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博士,成了周围人和亲戚们羡慕的对象,但不幸福的感觉始终围绕着我。
经济上,我的月工资收入是当地房子每平方均价的五分之一,所谓的工资外收入几乎为零,所谓的福利分房轮不到我。时间上,朝八晚五,基本天天加班,已经得上了腰间盘突出、颈椎病和轻微的脂肪肝。由于没有时间打点自己的网站,收入也减少很多。角色上,因为我突然成了一大家族中唯一的“官”,各种从未见过的亲属,各种大事小情如约而至,让我无所适从;天天忙于各种事情,导致婚姻破裂。工作中的角色和生活中的角色冲突让我有种撕裂感。更严重的是内心里的冲突,每天加班加点做着重复的工作,没有工作乐趣。特别是展望未来事业的发展,就算当上了领导,每天观察这些领导的生活,工作非常辛苦,没有时间陪同家人,收入不高,风险巨大,不得不言不由衷,不得不参加无关的活动,工作的进步不受自己左右,退休之后心理的巨大落差,以上都不是我所要的。在这个人人都想拼命挤进体制之内的年代,我很想离开这个体制……
…………
这封信让我眼前一亮。最近这两年我收到的信不是在羡慕体制内的高福利,甚至后悔当年贸然离开体制内,就是体制内的人撒娇般地抱怨体制内没挑战,但同时又表示自己离不开这片沃土。难得有个体制内的干将跳出来讲述心中的不满和离开的冲动。
这些不满中,很多并不是体制因素所带来的,比如:工资低,加班,工作机械重复、没有工资外收入、因忙碌而离婚、工作与生活角色撕裂等等。体制外的人也大多戴着面具上班,推销着自己可能并不爱用的商品,工作机械重复,刚入职的几年,工资也不高。但公司领导的生活方式大多还是让人羡慕的。他们奢华的休假方式啊,他们住的公司买单的花园别墅啊,他们的头等舱啊,等等。说白了,羡慕的还是他们工资单的巨额数字,生活方式谁不会啊。但很多公司领导都是精力充沛的工作狂,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只睡四五个小时的神人。这可一点儿也不让人羡慕,同情和怜悯还差不多。而看在领导如此努力的份上,连他们的高工资也一并原谅了。
我个人的感受是,体制外因为面对的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因而更加公平、自由、阳光。而这三个因素会让幸福感有所提升。当然体制外也意味着面对市场的风险:行业萎缩、市场低迷就意味着裁员和减薪。
相对的,体制内因为受控于垄断的权力和政策,人治的、灰色的因素更多,更谈不上什么自由,你很难从一个体制内的公司跳到另一个体制内的公司,还没听说过有猎头公司专门为体制内公司服务的。再说,体制内的跳槽不叫跳槽,那叫“调动”。而政策的方向说不准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有朝一日有多少人又会成为政策调控的牺牲品现在还未可知。我记得90年代末,有个同学毕业分配进了文化部,工作一两年后就遇上了“公务员分流”的政策变动,后来回学校读了硕士,等待二次分配。当年她面对不可测未来的惶恐,至今印象深刻。
至于收入的高低,体制内外的差距已经并不明显,一些效益好的体制内公司甚至远高于体制外的,而效益差的体制内公司,也许还没有小微企业付的工资高。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名校的优秀学生削尖了脑袋进体制内而把“四大”作为备选的原因。而“四大”即使在欧美中产阶层,也都是收入与地位相当体面的工作。
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选的并不是薪金的多少,而是不同的制度环境。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环境中,竞争方式、言行方式、思维方式都迥然相异,并进而对你个人的未来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