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双手让我如此感动!
深圳特区报
那双手让我如此感动! ——访广播剧《大医之手》编剧韦晓东 ●本报记者金涌翁惠娟 “人民健康好卫士”郭春园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病人的高尚情操和无偿捐献祖传秘方验方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深圳的文艺工作者……最近,根据郭春园生前事迹改编、并由深圳人自己创作和演出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蓬勃地在全国传扬着,如大型现代京剧《一代名医郭春园》、广播剧《大医之手》等。为此,本报推了出“我市文艺工作者讴歌郭春园事迹专题报道”,以使读者能翔实地了解有关郭春园的优秀文艺作品是如何构思并创作出来的。相信,那些感动了创作者的东西,能更深刻地感动读者……——编者 5月3日22: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深圳收听频率为FM95·8),将播出一部根据深圳医生郭春园的事迹创作、录制的广播剧《大医之手》。这是一部由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文化局出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深圳市中南运输集团、罗湖区桂园街道办、罗湖区文化馆联合录制的优秀广播剧。该剧以郭春园的手为突破口,讴歌了大医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近日,记者对该剧的编剧、罗湖区文化馆专业创作员韦晓东,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专访。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郭春园医生的,为什么想到创作这样一部广播剧? 韦晓东:去年7月,我第一次在《深圳特区报》上看到了对郭春园的报道,就被感动了,此后只要是关于郭春园的报道,我都剪下收集起来。我觉得郭春园的事迹很适合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因为他感人的事情很多,只选取一个片断是不足以表现他的,而广播剧时空跨度大、包容量广,起码可以对10个左右的生活场景进行艺术再现,这是其他的艺术形式难以做到的。此外,郭春园的事迹,用有形的艺术形式不太好表现,比如溃烂的手、比如病重的模样,如果用语言来叙述,可以给观众很大的想像空间。当郭春园病危、去世之后,我这种创作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记者:你是如何在众多的事迹中进行取舍筛选,最后选择了大医之手这个题材为切入口呢? 韦晓东: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想写“大医小屋”,因为我了解,郭春园就是呆在那么小的一个房子里为病人看病,而且便于病人随时找到他。但是后来,我反复思量,觉得这个角度还不足以充分地表现他,所以又继续思索了一段时间,最后确定了写“大医之手”。思路明确后,我的创作境界就豁然开朗了。 记者:你觉得“大医之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会让你如此感动? 韦晓东:首先,我觉得这是双神奇的手。在广播剧中,我创作了一个场景———郭春园和弟子们在火车上,看到一位母亲抱着一个正哭闹的小女孩。这个孩子的手骨折了,母亲带着孩子在家乡多次求医无效后,正准备带着孩子到南方治疗……没想到,郭春园一边和孩子说着话,一边帮孩子诊断、接骨,当孩子刚意识到有点疼痛的时候,折了的手骨已经接好了。那位母亲不相信,但孩子的手却真的好了,能把水杯端起来了,这让那位母亲又惊又喜。郭春园的手的确是神奇的手。他以精湛的医术,让许多的病患者摆脱了痛苦。 其次,这是一双无私付出的手,只知道为患者服务,不知道索取。这双手从不收取红包,而是指着党徽告诉对方,我是党员,不能碰不该收的钱;这双手写出了50多万字的专著,把祖传秘方无私奉献出来,向社会公开。我在郭春园奉献祖传秘方这个地方设计了一段很长的对白,让郭春园和自己的弟子及家人对话,表白自己要无偿捐献秘方的决心。 第三,这是一双不被金钱杀伤、只被X光杀伤的手。多年来,郭春园从不戴防护手套,直接把手暴露在X光下为病人接骨,就为了骨头的复位率能达到100%。因为长期暴露在X光下,他的手出现了斑点,最后竟然溃烂、癌变。 记者:广播剧《大医之手》是怎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它得到了什么样的评价? 韦晓东:众所周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覆盖全国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可以让这部广播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传播面。我们作为区文化馆,可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广播剧,这也说明了题材的质量和制作的实力。当时,我们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几位领导汇报的时候,他们都很感动,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改意见,我就在北京修改了三天。在正式录制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都好奇地问,真的有这么好的医生吗?我很清楚,郭春园的事迹随便拿出一件都能打动人,所以在编剧的时候已经尽量用平实的语言来叙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在听了全部完成的这一广播剧后,评价很高,决定撤下原已编排好的一档节目,选择在五一黄金周面向全国播出,并且把时间前移到了晚上10点的黄金时间段。有关专家认为,用广播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展现郭春园高尚的人格和节操,真切表达人们对大医的缅怀和崇敬之情,非常适宜。
记者金涌翁惠娟
2005-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