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帝国与东西罗马
古代罗马(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历经王政、共和、帝国三个阶段。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间占据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古代罗马国家。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国帝国所灭。
古罗马共和末期,屋大维获得内战的胜利,将国家最高权利集于一身。公元前27年1月13日,元老院授于他《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尊号。奥古斯都采用《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称号,史称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元首制》。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它标志着罗马由罗马公民占有特权地位的城邦转变包括各个行省的所有奴隶主共同统治的帝国。奥古斯都长期统治帝国全境,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开创了延续百年的所谓《罗马和平》时期,为1至2世纪奴隶占有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奥古斯都逝世后,其继位者继续不断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残酷镇压反对者。同时不断对外开疆扩土,帝国疆域最大时,南起北非撒哈拉沙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西起不列颠,东到美索不达米亚,但好景不长。
193至284年间,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已陷入全面危机,政局混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蛮族大举入侵,帝国统治发生动摇。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夺取帝国政权(284至305在位),改元首制为君主制,采用东方君主的宫廷朝仪,完全抛弃了残存的共和外衣。为强化统治,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镇压起义,迫害基督教徒,暂时稳定了局势,但他退位后,帝国又陷入帝位觊觎者的纷争之中。324年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统一帝国。330年将首都由罗马迁到拜占廷,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他继续推行戴克里先的改革,竭力维护奴隶制度。为了利用基督教巩固反动统治,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步成为帝国的重要支柱。
君士坦丁一世死后,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西半部因连年战乱,经济衰落,城乡联系松弛,日趋薄弱。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从而也标志着西欧奴隶占有制社会历史的终结。
东罗马帝国人口稠密,商业繁荣,贵族势力弱小,因而皇权巩固,能够保持同蛮族的和平关系,国家的统一得以维持。由于其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已与早期罗马帝国大不相同,故历史上习惯称《拜占廷帝国》。查世丁尼一世(527至564)掌权后,正式接受基督教正统教义
,基督教文化成为维护拜占廷的有力工具。巴西尔一世(867至886)至巴西尔二世(963至1025)统治期间是拜占廷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拜占廷军力强盛,消灭了横行爱琴海150年的阿拉伯海军,几乎整个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及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都划入拜占廷版图。巴西尔二世死后,拜占廷进入衰落时期。此时拜占廷日渐衰微,已抵挡不住外族的入侵。1071年诺曼人占领了拜占廷在意大利的最后一个据点,切断了它同意大利的最后联系,拜占廷沦为小国。此时,奥斯曼帝国在西部的小亚细亚崛起并屡次进犯拜占廷。奥斯曼帝国最终于1453年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彻底灭亡。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是指1096至1291年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国家等进行的侵略战争。侵略军身缀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11世纪初,随着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普遍兴起,人口迅速增长。已经分割了的封建领地不能满足封建主们的需求和享受欲望,他们开始将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的对象,并诱导连年遭受饥荒、心怀怨愤的农民向东方寻找出路。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经营东方商品的城市也企图排挤贸易上的劲敌阿拉伯,通过占领地中海东部建立商业据点。此时,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已发展成为一种超国家的政治权力,它极力煽动信徒同东方伊斯兰异教徒作斗争,借以加强教皇的权力和地位。
11世纪中叶,突厥人在小亚西亚大败拜占廷帝国军队,西亚的基督教会和修道院遭到严重破坏。拜占廷皇帝频频向罗马教皇求援。1095年教皇号召西欧基督教徒进行圣战,从异教徒手中夺回《主的陵墓》。十字军东侵由此揭开序幕。
1096年至1291年间,十字军共组织了8次主要的远征。第一次十字军东侵(1096至1099)的主力是以法国贵族的封建主武装。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了以西欧封建制为模式的耶路撒冷王国。第二次十字军东侵(1147至1148)有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德国皇帝康拉德三世参加,但两国联军于1148年在大马士革被击溃。第三次十字军东侵(1189至1192)时,英王查理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皆率军参战,由于两国君主矛盾重重,明争暗斗,最后无功而返。第四次十字军东侵(1202至1204)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起、组织,并于1204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十字军撕下《圣战》的面纱,暴露出侵略掠夺的本质,对占领地洗劫一星期之久,破坏严重。第五次十字军东侵(1218至1229)中,神圣罗马皇帝利用伊斯兰国家内部矛盾,夺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通道,但1244年突厥人在埃及支持下又占领了耶路撒冷。第七次东侵(1248至1254)由法王路易发动领导,进攻埃及时惨败,路易被俘,1250年以大笔赎金赎回。第八次十字军东侵(1270)进攻北非突尼斯时,路易七世在军中病亡,军士败退。随着东方伊斯兰教影响的扩大以及十字军《圣战》面具被揭穿,十字军活动越来越不得人心,因而不得不停止。
十字军东侵给西亚等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对西欧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欧从东方学到了布匹、绸缎的精纺、印染技术以及较高的金属加工技术,同时学会了种植水稻、荞麦、西瓜、柠檬、甘蔗等农业技术。少数意大利城市,如威尼斯和热那亚,取得了东部地中海的商业霸权,扩大了西欧在东方的贸易市场。同时,战争中许多封建主或战死或定居东方,使西欧的封建势力有所削弱,有利于加强王权。天主教会利用十字军煽动宗教狂热,调动封建武装为其服务,扩大自身势力。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恩格斯称之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最早是在意大利发展》。14、15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随着工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富裕的匠师和大作坊主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他们需要取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社会地位,需要将本阶级的价值观、思想文化提升为社会主流。但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是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为抗衡并最终战胜其时顽固、保守、愚昧而残暴的天主教会,必须找到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它必须能唤起大众的觉醒意识,同时应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现。于是,资产阶级将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他们认为,那是欧洲人都引以为豪的光辉时代,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那时盛极一时的古典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和罗马法将可用以同天主教会作斗争的实用的、有效的武器。于是,资产阶级积极倡导《复活》、《再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掀起了从文化到社会各领域的变革活动。《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13世纪属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突出特点是文学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前三杰》的三位文学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们的杰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突出位置。由于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这三位诗人的家乡------佛罗伦萨------的方言成为现代意大利语的前身。本阶段值得一提的还有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的大师乔托(1267至1337),他的艺术手法直接影响了其后一百年的意大利画风。(二)14世纪末至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高潮的准备期。期间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如画家马萨乔(1401至1428)、雕刻家多纳太罗(1386至1464)和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鲁涅列斯基于1434至1437年间主持设计的佛罗伦萨教堂大拱顶,规模宏大、巍峨华丽,令人过目难忘。(三)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是文艺复兴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从佛罗伦萨转移到了罗马。主要代表人物是《后三杰》----达.芬奇(1452至1519)、米开朗基罗(1475至1564)和拉斐尔(1483至1520)。他们留下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圣母悲戚》和《西斯多圣母》以及梵蒂冈博物馆内拉斐尔画室的大量壁画堪称世界艺术画廊珍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四)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1490至1576)、委罗奈斯和丁托列托,还有三位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布鲁诺、伽利略和康帕内拉。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诱发了宗教改革,开创了现代世俗国家的雏型;文化领域内以个人为本的内容及严谨典雅的形式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人文主义者杰出贡献在于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达了资产阶级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产力、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