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22|回复: 0

上甘岭战役 (全)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46

回帖

90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062
发表于 2005-6-1 1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甘岭战役 (全)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经过1952年10月 14日开始的一场激烈争夺战,名扬天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上甘岭 成为一座丰碑!

第一章 战役背景

(一)

朝鲜战争自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以来,经过第一阶段八个月的运动 战,沉重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歼敌二十三万余人,其中美军十一万五千余, 几乎相当于美军在太平洋战争第一年伤亡人数五万八千人的1.9倍,美军物资消耗平均每 月八十五万吨,几乎相当于同期美国对北约一年半军事援助的数量。战争中美军投入了其 陆军的三分之一,海军的将近一半,空军的五分之一,还有英、法、澳等国的部分军队, 这与其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产生了深刻矛盾。而且美国国内厌战、反战力量日渐增强, 国际上要求迅速结束战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临着军事、政治上的巨大压力,美国从1951 年五六月间开始暂停全面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并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表示愿意举行停战 谈判。

而与此同时中国方面,经过五次战役,将战线推至三八线附近。志愿军入朝部队已达步兵 十五个军,地面炮兵七个师,高射炮兵四个师,装甲兵一个师,七十七万余,加上朝鲜人 民军三十四万,总兵力一百十一万余。但是在技术装备上还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缺乏空 中支援,难以保障后勤运输的畅通,而且美军通过八个月的战争已逐步了解志愿军的战术, 熟悉了志愿军的作战特点,使得志愿军难以成建制的歼灭美军,因此适时改变了战略,决 定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利用朝鲜多山的地形,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巩 固运动战中所取得的成果,迫使美军尽早结束战争。

就这样双方都不约而同感到以现有力量和手段是无法将对方赶出朝鲜,从而在1951年6月 上旬起进入了战争的第二阶段——以防御为主的阵地战。鉴于双方力量上的相对均势,军 事上已不可能迅速解决战争,双方于1951年7月10日开始了停战谈判。从此就出现了长 达两年零一个月的战略相持局面,在这一时期,双方都采取了战略上的总体防御,战术上 的局部进攻,企图打破对方的防御,取得主动,以配合谈判桌上所进行的异常尖锐、复杂、 曲折的政治外交斗争,就形成了打打停停、边打边谈、以打促谈,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 争交织进行的局面。上甘岭战役就是这期间一次著名的战役。

 

(二)

1952年4月,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桧仓志愿军总部召开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决 定将战略预备队第十五军调往中部战线,接替第二十六军在五圣山、斗流峰、西方山一线 的防御。会议结束后,彭德怀特地留下了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叮嘱他:“五圣山是朝鲜中 部的关键,失去了五圣山,我们在两百公里范围将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 鲜对历史负责!”会后不久彭德怀就因头部肿瘤,回国治疗。志愿军司令员一职由副司令员 陈赓代理。可以说,半年后的上甘岭之战是彭德怀在朝鲜部署的最后一战,战役胜利的辉 煌中就闪烁着这位元帅在排兵布阵上的卓越才智。

五圣山,位于朝鲜中部,平康东南约19公里,金化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1061.7米,南 面山脚下,有五个高地犹如张开的五指,在上甘岭战役中双方殊死争夺的597.9和537.7高 地就是其中的拇指和食指。五圣山西侧,便是斗流峰和西方山,三山如唇齿相依,形成天 然防线。如果斗流峰、西方山失守,五圣山就会陷入三面受敌的险境,要是五圣山失守, 那斗流峰、西方山就失去依托,整个中部战线便有全线崩溃的危险。西方山以西,则是宽 达八公里的平康谷地,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如同是群山环抱中的天然走廊,从汉城到 元山的铁路、公路横贯其间。完全可以这么说,五圣山、斗流峰和西方山一线,系战争与 国家命运于一身,其重要性无可匹敌。

负责防守这一地区的志愿军第十五军,前身是1947年8月由太行军区地方部队组建而成的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秦基伟任司令,黄镇任政委,下辖三个旅,约两万余人,武器 装备很差,有些战士只有大刀,甚至还有不少人是没有任何武器的徒手兵。组建不久就编 入陈赓兵团,南渡黄河,兵进豫西,转战伏牛山脉,在战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尤其是1948 年10月在郑州战役中仅以305人的伤亡代价,全歼国民党第四十军11207人,缴获大量美 械装备,一跃成为中原野战军中装备最好的纵队。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先后参与 了攻克宿县、任桥阻击和围歼黄维兵团等战斗,在战役中首创土工作业近迫战术,在攻击 双堆集的十一个纵队中最先攻入黄维的兵团司令部,共歼敌8500余。1949年2月整编为 第十五军,属二野第四兵团建制,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下辖三个师,全军约四万余 人。1949年4月作为二野渡江先遣军,在安徽望江县仅用五十分钟就突破长江防线,随即 沿浙赣线飞兵疾进,横扫闽浙赣。尔后又接连参加广东、广西战役,席卷两广。在向大西 南的战略进军中,长途行军1300公里,解放云南。1950年4月起经半年多剿匪作战,基 本肃清西南地区方圆五百公里范围内的股匪。三年半的战争将这支原来只不过是枪老兵新 跑龙套的偏师,锤炼成一支兵强马壮的虎贲之师。

1951年3月,由于第十五军一直在进行剿匪作战,战备程度高,士气旺盛,又没有担负地 方建设任务,就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入朝参战。此时,军辖第二十九、四十四和四十五共三 个师,(原辖第四十三师1950年12月改为云南昭通军区,另将原第十军第二十九师编入) 全军约五万余人。入朝后,即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战役第一阶段,歼灭美军第二师三十 八团大部和第三师一部,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在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的撤退被美军的反 击打乱,局势异常险恶,因连日恶战减员高达1.5万,伤亡几乎三分之一的第十五军,被 紧急调往南芝浦里地区实施防御,以阻止美军的快速推进,掩护友邻重新集结部署。在缺 粮少弹的困难情况下,在角屹峰、朴达峰一线组织防御,抗击着美军在绝对炮火优势下的 猛攻,战斗极其艰苦卓绝,阵地几度易手,每个阵地上都多次发生惨烈的白刃肉搏,十五 军殊死恶战整整十昼夜,以2000人伤亡的代价,歼敌5700人,坚守住了阵地。对战线的 稳定,粉碎美军行进间占领铁原、金化,切断东线志愿军退路的企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战后,彭德怀满怀激情地致电十五军:“我十分感谢你们!”在彭德怀数十年军事生涯中, 这样充溢着感情色彩的电报是非常罕见的,十五军在作战中的优异表现,由此可见一斑。 战役结束后,元气大伤的十五军作为战略预备队,调往后方休整长达九个月,其间先后补 充了8000老兵和9000新兵,恢复了元气。

十五军的军长秦基伟,湖北黄安人,(黄安因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出现过六十一位1955年 授衔的将军,是出将军最多的县,有着“将军县”的美誉,并于1952年改称红安),1914 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十岁亡母十一岁丧父而沦为孤儿,1927年十三岁时参加了著名的 “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因作战勇敢不到一年就升为排长,后历任第四方面军总 部手枪营连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二七四团团长、红四方面军补 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在悲壮的西路军打通河西走廊战役中,他被俘后历经千辛万苦逃 脱,回到刘伯承指挥的援西军部队驻地。抗战爆发后,跟随刘伯承挺进敌后,历任八路军 一二九师秦赖游击支队司令、晋冀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太行军 区第一军分区司令等职。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太行军区司令、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 司令、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二野第十五军军长。在数十年的战争中,他以作战中善 于思考爱动脑筋而著称。朝鲜战争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昆明军区副司令、司令、成 都军区司令、北京军区政委、司令、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

接受了防御五圣山地区的任务后,秦基伟根据战争发展的形势,经深思熟虑提出了积极防 御,持久防御的指导方针,要求建立起突不破的防线。但这一想法,在军党委扩大会议讨 论中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这主要是在长期国内战争中,习惯于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 除了一些必要的阻击战外,基本不进行阵地防御战,使指挥员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思 路比较狭窄,缺乏创造性。而在朝鲜战场上,山地连绵,地形狭窄,不便于部队迂回穿插, 展开运动战。但面对美军的优势炮火组织防御战,如何坚守则是一大难题。军参谋长张蕴 钰,知识分子出身,虽然抗战时期才参加革命,但在不长的战争经历中,就以熟知兵法善 思敏行而见长,被秦基伟多次称赞为“我的好参谋长”,后来历任旅大防卫区副参谋长、第 三兵团参谋长、导弹实验基地第一任司令、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兼参谋长、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校, 1962年晋升少将。——他认为没有认真准备的进攻,未打就先输了一半。我军火力正逐步 得到加强,再依托有利地形和坑道工事,强大的后备力量,应该可以组织起有效防御。反 击争夺,只是一种辅助战术和手段,而不应是主导方针。美军尽管具有火力优势,但后备 兵力严重不足,其在亚洲只有驻日本的两个师,美国本土也只剩六个半师,经不起阵地战 的大量消耗,而且攻击精神也差,这些弱点决定了阵地防御战是可以行得通的。经过讨论, 十五军终于确定了“寸土不让,坚决固守”的作战指导思想。

1952年4月20日,十五军接管了第二十六军东起五圣山,西至斗流峰、西方山,正面宽 约30公里,纵深约20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的防区。十五军进入防地后,立即开始 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式防御工事,至8月,共构筑了300余条坑道,总长达9000米; 堑壕、交通壕50000余米;反坦克壕四道;铺设鹿砦、铁丝网5000余米。——如此浩大的 战场工程,是因为面对美军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没有制空权,地面炮火也很少的志愿军, 坑道是唯一可行的山地防御选择。我们在谈及上甘岭的辉煌胜利时,不能忘却,这种无奈 的创造,苦涩的选择,显露的是中华民族在科技、工业上的落后。此种落后,使得双方在 装备上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十五军全军配属火炮为5门122毫米榴弹炮、24门75毫米山 炮、36门90毫米加农炮和12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步兵随伴火炮为12门120毫米迫击 炮、54门82毫米迫击炮、162门60毫米迫击炮和144门37毫米步兵炮,而当面美军第七 师一个师就拥有6门114毫米多管火箭炮、24门155毫米榴弹炮、72门105毫米榴弹炮、 36门107毫米迫击炮,步兵随伴火炮为54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81 门60毫米迫击炮;步兵武器由于十五军是第二批入朝部队,向苏联定购的装备已经到达, 所以除了少数成色新性能好的武器外,其余都更新为苏式装备,步兵使用的轻武器中步枪 与冲锋枪各占一半,还属于是志愿军中装备好的,与美军相比以步兵连为例:十五军第四 十四师一三零团四连,全连齐射,平均每秒每米正面可发射2.32发子弹,没有炮弹发射量; 美七师第十七团I连,全连齐射,平均每秒每米正面共可发射22.62发子弹和0.45发炮弹, 火力对比可谓悬殊!正是这种落后,让日后在上甘岭浴血苦战的优秀儿女付出了更大的牺 牲和苦难。

十五军在进行构筑工事的同时,还利用五圣山地区地形复杂,林深草密的特点,开展称为 “冷枪冷炮运动”的狙击活动。挑选优秀射手,以步枪、轻重机枪、单炮或单辆坦克,依 托阵地采取固定或游击方式狙击敌方暴露目标,通过这种有组织的狙击,巩固阵地,消耗 敌军,打击敌方士气。十五军在四个月的冷枪冷炮运动中歼敌高达19982人,其中一三五 团歼敌就达2000余人,该团六连所防守的537.7高地,就因此被美军满怀恐惧地称之为“狙 击兵岭”。

 

(三)

美国陆军上将马修•李奇微于1950年12月接替因在第二次战役撤退中遭遇车祸身亡的沃 克中将,出任美军在朝鲜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1917年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在二 战中担任美第八十二空降师师长,参加过西西里、意大利和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空降作战, 战功卓著而升任第十八空降军军长,指挥美军在欧洲的所有空降部队,并被内定为对日本 本土实施空降战役的指挥。战后,历任地中海战区司令、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美国代表、 加勒比海战区司令和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以诚实、机敏、富有攻击性而著称。1951年4 月,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兼美国远东战区总司令的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因为桀骜不驯, 主张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大陆,而被杜鲁门总统免去所有职务。李奇微随即接任了麦克阿瑟 的职务。这位伞兵出身的上将“注册商标”就是乘坐敞蓬吉普视察前线,野战服的胸前挂 钩上总悬着两枚甜瓜手榴弹,衣领上四颗耀眼将星的旁边总缀着伞兵徽章,他解释说乘坐 敞蓬吉普一是为了让士兵们能一眼看到他,知道他们的最高长官与他们在一起,从而鼓舞 士气;二来有蓬汽车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谁都知道帆布或铁皮车蓬是根本挡不住枪弹, 那还不如坐敞蓬车让人保持警惕和清醒。而随身携带手榴弹只是为了在多埋伏多战场陷阱 的朝鲜,遇到危急时用以自卫。

李奇微第八集团军总司令一职则由詹姆斯•范佛里特中将接任,范佛里特1915年毕业于西 点军校,比李奇微还早了两届,他所在的这届学员壮年之时正逢二战,全班164人有59人 成为将军,其中包括艾森豪威尔和布雷德利两位五星上将,被誉为“将军班”,而在军校中 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范佛里特却是仕途坎坷,这是因为一向以知人善任而闻名的美军陆军 参谋长马歇尔把他当作了另一个以酗酒成性而闻名的范佛里特,据说这是马歇尔在人事任 免上的唯一差错。直到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时,他还只是第二十九步兵师的团长,因为 师长在战斗中指挥无方,他才被指定代理师长职务,这才显露出他出色的军事才华,历任 师长、军长。二战刚结束就被派往希腊,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肃清了人数多达十万的共产党 武装,从而声名鹊起。他被认为是山地战专家,而且就像是专为战争而生的军人,极富军 事才干,只是稍微欠缺一点政治头脑。在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上任伊始,就以坚决有利的 反击,给刚结束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来了个下马威。他还是典型的唯火力制胜论者,极力 主张以猛烈火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减少己方的损失,在他的这种指导思想影响下,1951 年8月夏季攻势中,对983高地的攻击时,九天中仅消耗的炮弹就高达36万发,平均每门 炮每天350发,也就使得以后如此高的弹药消耗量被称为“范佛里特弹药量”。但在对7731 高地和851高地的进攻中,损失惨重而毫无收获,使这两个高地被形象地称为“血岭”和 “伤心岭”。

1951年8月末,范佛里特提出了代号为“猛禽之爪”的作战计划,企图在元山实施登陆, 攻击中朝军队的侧后,协同正面战线的部队取得突破。李奇微认为该计划规模之大,凭美 军在朝鲜的现有兵力根本无法实施,而且发动这样作战将使刚开始的停战谈判彻底破裂, 有引起战争升级的危险,当即予以否决。

1951年9月,范佛里特又向李奇微提交代号“说服”的作战方案,计划以两个师在库底登 陆,正面部队同时发起攻击,将战线推至平康——淮阳——库底一线。同时上报的还有第 一军军长奥丹尼尔少将拟订的代号“指令”方案,作为后备方案。李奇微认为实施“说服” 作战,极有可能会引发对平康——铁原——金化三角地区的争夺,战争的发展将会失去控 制。而“指令”方案只攻击正面战线上的一些前沿阵地,既不会引发大规模战斗,又较容 易达到目的。所以就批准了“指令”计划,范佛里特根据这一计划,于10月底发动了秋季 有限目标的局部攻势,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951年12月,范佛里特的长子小范佛里特空军中校,在驾机轰炸物开里地区时被击落, 生死不明。从此后,范佛里特报仇心切,攻击欲望惊人之强。1952年3月,又向李奇微提 出了以平康地区为目标的“还乡”作战计划,李奇微考虑到停战谈判刚有进展,此时发动 攻势有点不合时宜,拒绝了这一计划。

1952年4月,范佛里特制定了进攻西方山的“筷子6号”和攻击南江河地区的“筷子16 号”作战方案,一起呈交李奇微。李奇微基本同意了“筷子6号”,但同时提出了两个附加 条件,一是只动用韩国军队,而不使用美军;二是在进攻发起前必须要经过批准。但就在 即将发动攻击前夕,5月7日巨济岛战俘营的中朝战俘扣押了战俘营最高指挥杜德少将, 以抗议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国际舆论一片哗然,在这种情形下,李奇微只得将“筷子6号” 计划无限期延迟。

1952年6月,艾森豪威尔为参加总统竞选辞去欧洲盟军总司令,这一遗缺就由李奇微接任。 而李奇微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兼远东战区总司令一职则由陆军野战部队司令克拉克上将担 任。克拉克出身于军人世家,1917年毕业于西点,是李奇微的同学,1942年任北非盟军副 总司令,参与指挥了北非战役;1944年担任第五集团军司令,全权指挥盟军在意大利地区 的作战,此时,李奇微任第八十二空降师师长,还在他的指挥下;二战后,作为奥地利驻 军司令兼高级专员,代表美国与苏联的科涅夫元帅就奥地利的中立问题,进行过长达两年 之久的艰苦谈判。——选择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兼远东战区总司令,就是因为他有 过与共产党国家谈判的经历与经验。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比较具有政治头脑,处事 也谨慎。所以他一上任就拒绝了范佛里特提出的攻击平康谷地的计划。

1952年9月,范佛里特又提出了代号“摊牌”行动的“金化攻势”,攻击三角形山和狙击 兵岭两个高地(即597.9和537.7高地)的方案,克拉克觉得这一计划攻击目标有限,估计 只需出动两个营就可实现,加之停战谈判僵持不下,也确有必要在战场上有所动作,就同 意了这一计划。

--------------------------------------------------------------------------------

第二章 战役经过

(一)

1952年10月志愿军十五军在五圣山一线的部署是:第四十四师并第二十九师的第八十七 团,共四个步兵团、七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团为右翼,各团采取后三角配置,全师成L形 部署于平康谷地东侧,与第三十八军防区相接;第四十五师三个步兵团和两个炮兵营凭五 圣山之险,防守左翼;第二十九军的第八十五、八十六团为军预备队。从这一部署上可以 看出,秦基伟是把无险可据的平康谷地作为防御重点,不仅准备了绝大部分的炮火,而且 所使用的步兵第四十四师,是十五军的主力师。与十五军相邻的第三十八军则是志愿军野 战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因在第二次战役中的赫赫战功而被誉为“万岁军”,这两个主力 军联手防守平康谷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五圣山一线,山高坡陡,地形复杂,一般人 都不认为美军会选择这里发动攻势,相对所部署的兵力火力都少一些。熟悉十五军的人, 还可以看出秦基伟排兵布阵是颇费苦心的,四十四师以野战攻坚见长,部署在地形平坦的 平原地区;四十五师擅长防御,解放战争中曾多次出色完成阻击防御任务:1947年10月 在进击豫陕鄂边的作战中该师阻击国民党军精锐部队整编第三师二十余小时,为主力围歼 敌第五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1948年3月的洛阳战役中,该师阻击国民党军五大王牌之一 的第十八军,在敌猛烈炮火甚至使用毒气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达两昼夜之久,未丢失一处 阵地,为总攻洛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948年10月郑州战役中,正是该师的一个团在薛 岗以少敌众阻击北撤的国民党第四十军,一直坚持到主力赶到,才有了全歼四十军的辉煌 战绩。入朝后,在五次战役中打出了堪称典范的朴达峰阻击战。——现在被安排在地势险 要的五圣山,这样的部署可谓万无一失。

1952年9月,志愿军根据种种迹象分析,美军将在9、10月间发动较大规模的攻势,以配 合停战谈判,施加军事压力。但对美军具体攻击目标,仍不得而知。原志愿军副司令邓华 接替回国出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代理志愿军司令,决定先发制人,先敌发动 进攻,打乱美军的计划。以正面八个军,从9月18日起,各自选择当面之敌三至五个目标, 发动战术性进攻。根据这一命令,十五军四十四师以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和391高地东北 无名高地为目标,四十五师则选择注字洞南山为目标。而即将成为美军攻击目标的597.9 和537.7高地分别只有一个加强连和一个连的兵力防守,对美军的攻势一无所知。其实, 早从8月起,五圣山一线美军就出现过许多不同寻常的行动,范佛里特和美韩军的军、师 长来到五圣山对面的金化地区视察多达五次;而美韩军各级团、营、连长抵近597.9和537.7 高地观察地形更是难以计数;美军工兵部队和劳工日夜施工,拓宽五圣山正面雄鸡山一带 的公路。进入10月美军在金化公路终日施放烟幕,掩盖庞大车队的繁忙运输,仅观察到的 就有25万辆次,平均每日高达2100辆次,以每辆汽车运输物资2.5吨计算,总运输量达62.5 万吨;在五圣山上空活动的侦察机架次明显增多;美韩军的小股部队出击次数也非常频繁, 很显然是在进行总攻前的试探性攻击;五圣山正面美韩军的炮火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并 开始有计划地逐步摧毁五圣山一线的志愿军防御工事;四十五师前沿阵地连续有三名哨兵 被敌捕去;10月5日更有韩二师三十二团一个名叫李吉求的上尉参谋向四十五师投诚,报 告韩二师即将和美军共同发起对五圣山的攻击。这么多如此显而易见的征兆,却都没有引 起志愿军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上至志愿军总部、第三兵团,下到十五军、四十五师各级 指挥员都认为如果美军发动攻击,最大可能就是在平康谷地,那里地势平坦开阔,又有公 路、铁路,最有利于美军发挥其机械化和炮火优势,而五圣山地区,山高坡陡,加上地形 狭窄,无法展开大兵团,也无从发挥美军的优势,自然美军不会选择这里攻击。这种思想 是如此普遍和固执,直到10月7日晚四十五师召开的作战会议上,与会者还一致认为美军 最有可能的攻击方向是平康谷地,所以四十五师的重点是准备对注字洞南山的战术反击。

10月8日,在板门店举行的停战谈判会场上,美方首席代表哈里斯单方面宣布无限制休会, 率领美韩代表团退出会场。同一天,克拉克正式批准了“摊牌”作战方案。范佛里特立即 赶赴美第九军军部,连夜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10月9日,美第九军根据作战会议的精神下达了预先作战号令:夺取三角形山和狙击兵岭 (即597.9和537.7高地),将战线前推;美第七师以不超过一个营的兵力,攻击三角形山; 韩第二师以不超过一个营的兵力,攻击狙击兵岭。

10月13日,范佛里特确定总攻开始时间为14日凌晨四时。当天午夜,美韩军的攻击部队 进入出发阵地。

 

(二)

根据志愿军作战条令规定,军以下规模作战称为战斗,所以战斗开始后被称为597.9和537.7 高地战斗。这两个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才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一年多前, 志愿军还在这个小村庄里召开过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第五次战役。但经过五次战役 双方拉锯激战,上甘岭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只是作为一个地名,出现在地图上。直到二 十多天后,战斗发展到了战役规模,才以这个村名将此次战役命名为上甘岭战役。

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好象英文字母V,又像是个三角形,所以被美军形 象地称之为三角形山,共分为十二个阵地,东北山梁上依次是2号、8号和1号阵地,2号 阵地的左前方有个小山梁,上面就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11号阵地;西北山梁上依次是6号、 5号、4号和0号阵地;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的突出部是9号阵地,9号阵地 的右后方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 日后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目标。防守此地的是第一三五团的九连和八连的一个排,为一个 加强连的兵力。

537.7高地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军占领,北山则在志愿军手中,(应 确切称之为537.7高地北山,本文简称为537.7高地,下同)上面有九个阵地,组成一个不 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 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整个北山高地由第一三五团一连 防守。

10月14日四时,美韩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十五军30公里 防御正面开始火力准备,其中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轰击特别猛烈,使用了300 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如此猛烈的炮火,使得在 坑道中的志愿军守备部队觉得简直就像是乘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 击波激荡着坑道,不少人牙齿都磕破了舌头、嘴唇,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 震死!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以地狱来形容,其恐怖由此可见。——十五 军四个多月苦心修筑的野战防御工事在如此炽烈的炮火下荡然无存!

坑道里的守备部队步话机在炮击刚开始就立即呼叫千米之外的448高地营指挥所,但炮火 实在太猛烈,步话机的天线刚刚架起,就被炸掉,在短短几分钟里,坑道里储备的十三根 天线全数被炸毁,仍无法与指挥所沟通联系。而电话线更是被炮火炸得不成样子。营部电 话班副班长牛保才冒着铺天盖地的炮火前去查线,他一路上边躲避炮火,边接上断线,随 身携带的整整一大卷电话线用完,还差了一截!已经多处负伤的牛保才来不及多考虑一手 抓起一头断线,用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线路,用生命换来了三分钟的通话时间,在营指挥所 的一三五团副团长王凤书就在这宝贵的三分钟里向坑道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

炮火也同时惊醒了位于四公里外真莱洞的四十五师师部,当时四十五师只有师长崔建功在 指挥岗位,师政委聂济峰正在三兵团政治部学习,副师长唐万成则在基层部队检查工作, 参谋长崔星回国参加国庆观礼还没回来。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师部与前线部队的联系完 全中断,对敌情我情一无所知,崔建功只得命令师侦察连派人去前线了解情况,第一批人 在半路上牺牲了,第二批两个人几经周折终于来到597.9高地的5号阵地,此时阵地上只 剩下一个战士了,美军正蜂拥而来,他俩毫不犹豫立即投入战斗……。师部知道具体情况 已经是14日的黄昏了。

十五军军部设在上甘岭以北二十多公里的道德洞,14日一天军部只知道美韩军对四十五师 正面五圣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二十九师和四十四师正面的391高地、芝村南山、 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419高地都发动了攻击,其他具体情况一无所知,秦基伟只好命令 五圣山侧翼的观察所每半小时报告一次情况,同时请求左右邻的三十八军和十二军通报各 自正面的情况。秦基伟认为当面美韩军只有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共两个师的兵力,单以 这两个师的兵力是不可能同时攻击几个方向的,其中必然只有一个是主攻方向,其他则是 牵制性的佯攻,但要立即判断出哪个是主攻,现在根本无法做到,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在各级指挥员心急如焚的时候,上甘岭的战斗全面展开了!五时,美军经过一小时炮火 准备后,开始火力延伸以压制纵深目标。同时,步兵开始冲锋,最先与美军接火的是九连 597.9高地11号前哨阵地上的一个班,但班长使用兵力不当,一下就把全班投入了战斗, 在美军猛烈炮火下,很快蒙受了巨大伤亡,等打退美军四次冲锋后,就只剩下一个战士了, 他只好退入坑道坚持战斗。防守2号阵地的八连一排见11号阵地失守,排长立即组织两个 班前去反击,力求乘敌立足未稳夺回阵地,但这两个班在半路上就遭到了美军炮火覆盖射 击,只剩五个伤员被迫退回2号阵地,这样一来,一排反击未成,反而损失兵力大半,连 防守2号阵地都很困难了,十一时许,2号阵地就因守备兵力伤亡殆尽而告失守。东南的7 号阵地因此陷入孤立,随即也被美军占领。只有最关键的9号阵地,由九连副指导员秦庚 武指挥三排防守,秦庚武见美军炮火异常猛烈,如果在阵地上一下投入兵力越多,那么伤 亡也就越多越快,所以他只在表面阵地上同时投入三个人,伤亡一个就从坑道里补充一个, 打得从容不迫,9号阵地因此成为597.9高地的中流砥柱,始终顶住了美军的进攻。9号阵 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极其重要,只要9号阵地不失,那么597.9高地就可保无忧。经一 上午的激战,美军攻击部队七师三十一团的二营、三营损失均超过了70%,美军比较忌讳 部队成建制消耗,就未敢再使用一营,将三十一团撤下去休整,换上第三十二团接着再战, 一直打到黄昏,也未能攻下597.9高地。

537.7高地上,也同时遭到了攻击,韩军第二师三十二团以一个营分三路发动猛攻,守备部 队一连依托被炮火严重摧毁的阵地英勇坚守,战斗之顽强被韩军战史称为史无前例,韩军 地面部队攻击连连被击退,只得召唤美军的航空兵火力支援,美军出动了二十余架B—26 轰炸机投掷凝固汽油弹,阵地成为一片火海,韩军乘势猛攻,最前沿的8号阵地只剩下三 个伤员,无力再战,正准备退入坑道,却被已经冲上阵地的韩军的一挺机枪压制在离坑道 口十余米处,这挺机枪附近正巧是因多处负伤而昏迷的孙子明,他被枪声惊醒,看到这情 景,大吼一声扑了过去,韩军的机枪手猝不及防被吓得魂飞天外,掉头就逃,孙子明刚想 把机枪掉过头去射击,另外一股十多个敌人已经涌了上来,他见来不及开火,一把抓起身 边的三颗手榴弹,朝着这股敌人扑去,与敌同归于尽,他也就成为在上甘岭战役中与敌人 同归于尽的三十八个勇士中的第一人!直到十二时许,经过了七个多小时的激战,韩军攻 上了主阵地,再经过二十多分钟惨烈无比的白刃肉搏,才占领了阵地。至下午二时,一连 仅存二十余人,退守坑道,537.7高地除9号阵地外的其余表面阵地都告失守。

九连和一连在激烈的战斗中,将战前储备的弹药消耗殆尽,共发射了近四十万发子弹,投 掷手榴弹、手雷近万枚,由于长时间高强度持续射击,武器损耗也非常惊人,总共打坏10 挺苏式转盘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占全部武器的80%以上!——战况之激烈, 可见一二。

黄昏时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得知在白天战斗中失去了一半的表面阵地,立即命令一三五团 团长张信元连夜组织反击,夺回阵地。并让二线的一三四团团长刘占华即刻赶到师部,熟 悉情况,准备参战。

美韩军占领阵地后,因为战斗激烈异常,官兵都疲惫不堪,也没时间构筑工事,只是用麻 包简单地筑起了一些临时野战火力点。志愿军的反击部队共四个连,太阳落山后就准备完 毕,进入攻击出发位置,十九时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原计划采取偷袭,但被 美军发觉,随即改为强攻,美韩军立足未稳,顶不住志愿军生力军的冲击,经二个多小时 的鏖战,反击部队就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全数收复。在这场夜间反击中,又有两个都是排长 的孙占元和粟振林,身负重伤后,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为了永志纪念,粟振林烈士 的家乡河南林县将县城南关街命名为振林街。孙占元被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 会议追授“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金星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当晚十时,四十五师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讨论调整部署事宜。会上决定:报请军部批准, 暂停对注字洞南山的反击,将为反击而储备的所有弹药、补给、器材,于15日二十一时前 全部转用于上甘岭方向;为避免上甘岭两高地因部队建制过多而引起指挥上的混乱,由一 三五团团长张信元指挥597.9高地作战,由一三三团团长孙家贵指挥537.7高地作战;炮兵 由副师长唐万成和十五军炮兵副主任靳钟统一指挥;一三四团为二梯队,尽快完成一切战 斗准备,随时准备加入战斗;为便于指挥,团师各级指挥部重新展开,一三三团团部前移 至上所里北山,一三四团和一三五团组成五圣山联合指挥所,师部前移到德山岘。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美韩军共投入了七个步兵营和十八个炮兵营,飞机五十余架,两百余 架次,消耗炮弹三十余万发,航空炸弹五百余颗,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高地,在如 此罕见的猛烈炮火轰击下,原本长满枝繁叶茂的树木,被炸成寸草不剩的光山,而且山头 的岩石被整整削去了两米!坚实的土层全都成为粉尘状的虚土!根本来不及散去的硝烟完 全遮蔽了太阳,使得很多幸存者都认为那个晴朗的日子是个阴天!而十五军四十五师在这 两个高地的守备兵力仅两个连又一个排,加上全力准备反击注字洞南山,支援上甘岭方向 的火炮只有3门105毫米榴弹炮、6门75毫米山炮、6门90毫米加农炮和12门迫击炮, 根本无法与美军300余门大口径重炮抗衡,几乎是纯步兵作战,而且由于美军的炮火封锁, 守备部队与后方联系中断,又得不到任何增援,就是在这样的兵力火力对比极端悬殊、后 勤补给极端困难情况下,以伤亡550人的代价,打退了美韩军数十次的进攻,并通过夜间 反击夺回了白天丢失的阵地,使美韩军付出了高达1900余人的死伤一无所得!

--------------------------------------------------------------------------------

15日,美韩军再度猛攻,又是一整天的残酷恶战,日落时分,美第七师终于拿下了597.9 高地西北山梁上的6号、5号、4号、0号阵地和主峰,韩第二师也占领了537.7高地大部 分阵地。——直到此时,上甘岭的战斗已持续了两天,志愿军还没有判明美军的作战企图。 志愿军总部虽在当天下午致电十五军,但那是对十五军13日上报的反击注字洞南山计划的 答复,指示根据其他部队的经验,反击敌营以上部队据守的阵地,代价太大,而且因敌兵 力较多抵抗也激烈,战斗不易迅速解决,故对注字洞南山的反击暂不进行为宜。电文中只 字未提上甘岭战斗,因此完全可以说,经过两天的激战,志愿军总部首长还没有意识到在 上甘岭是美军的主攻方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美军此次“金化攻势”准备之充分,战 略之狡诈。

秦基伟两天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激烈战斗,与前线的联络全部中断,具体情况几乎是一无所 知,即使报上来的战报,也多有不确之处。就在这种情况下,秦基伟一直在苦苦考虑范佛 里特的作战企图到底是什么?凭当面美军现有兵力不可能同时进攻五圣山和西方山两个方 向,到底哪个方向是主攻呢?当15日除上甘岭仍在继续激战外,其余地区美军的进攻被击 退后都逐渐平息了。久经战阵的秦基伟就从这个迹象中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平康谷地 地势平坦,便于美军发挥其机械化优势大举突击,但攻击部队侧翼暴露在十五军和十二军 的火力威胁下。而在五圣山地区,由于597.9和537.7高地是整个战线的突出部,没有侧翼 遭受攻击的后顾之忧,距美军占领的鸡雄山又很近,能够得到直接支援,其后方的金化地 区交通发达,物资和人员的机动都极为便利。一旦攻下五圣山,则西方山也就失去了屏障, 自然唾手可得,而且五圣山地势险要,志愿军根本不会想到美军会从这发里起进攻,可以 收到出其不意之效。西方山一带部署着志愿军的精锐之师,五圣山一线则是相对较弱的部 队,又可以避实击虚。

尽管秦基伟已经敏锐地判断出了美军的主攻方向,但他始终对平康谷地放心不下,几十年 后在回忆录中谈到,他一直认为范佛里特极有可能还有一手,那就是当十五军调动在西方 山的部队后,范佛里特就会利用美军机动能力强的特点,迅速撤出在五圣山的部队,再迅 速投入西方山,这样的话,胜负就难以预料了。所以,在以后的战斗中,不管局势如何困 难,他始终不肯动用在西方山四十四师的一兵一卒。

16日,美韩军继续猛攻不止,四十五师先后已有15个连投入战斗,秦基伟当即决定,四 十五师改为主攻,四十四师则改为助攻;军、师组织火炮向上甘岭机动,并组成炮兵指挥 所统一指挥;建立后方供应机构,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储备的弹药外,另为一线部队每 连增加配备8000枚手榴弹,三个月的补给品储备量,并积极组织向坑道补充弹药、食物和 饮水。

四十五师,这支长期充当配角跑龙套的部队终于得到了补偿,在这样一场举世罕见的大战 中当一回主角。无论在范佛里特还是秦基伟眼里,四十五师都比四十四师要弱,但这是从 两个师攻击力上的对比,四十五师由于长期作为偏师,经常为保障主力攻击而担负阻击防 御任务,有着丰富的防御战经验,形成了顽强坚韧寸土必争的战斗作风,在这一点上,范 佛里特无疑是选错了对手。现任师长崔建功,1915年出生在河北魏县的一个家道中落的进 士家庭,1934年为家事愤而出走,在汉口投军参加了东北军的第一零九师,1935年在直罗 镇战役中被红军俘虏,随即参加了红军,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政治部敌工干事,抗日战 争中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敌工股股长、营教导员、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政委。直到1945 年10月,解放战争刚开始的邯郸战役中,因太行军区七分区司令张廷发在战斗中负伤,临 时指定他来指挥,这一仗他尽展其指挥才干,率部坚守阵地两天两夜,将敌援军击退。— —当晚就被刘伯承任命为七分区代理司令,从此就由政工改行,成为指挥作战的军事主官, 后历任副旅长、旅长、师长。朝鲜战争结束,回国后历任副军长、昆明军区参谋长。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同一天,美军还在朝鲜东海岸的通川库组织了大规模两栖登陆演习,造成侧翼登陆突击的 姿态,以吸引志愿军的注意力,分散牵制志愿军的力量。

17日,战斗进入第四天,越来越惨烈,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天之中几度易手,每 次易手就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的拼杀,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高地。 由于战场地域狭窄,最多只能展开两个营的部队,双方只能采取逐次增兵的战术,一个营 一个连,甚至一个排一个班的投入作战。这天,韩军第二师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志愿军在 阵地上挖有坑道。这是四十五师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送弹药时,因为连日炮火轰击,地形地 貌完全改变,他在阵地上寻找坑道口时被韩军俘虏,他在审讯中随口说我们挖有坑道,你 们打炮就躲进去,打完炮再出来。也许他觉得这不算什么秘密,但却解决了美韩军几天来 一直困惑不解的难题: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怎么还会有人生存下来?对此美韩军极为重 视,特意派韩二师的中校情报参谋带了精干侦察人员前往核实,这才搞清楚,志愿军果然 利用坑道对付炮火轰击。

18日,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出动番号同为第十七团的部队,依托已占阵地,进行强力扩张。 美第十七团参加过二战,曾在太平洋上与日军激战,建立过累累功勋;韩第十七团则是韩 军最精锐的部队,长期作为韩军唯一的机动打击部队,配属美军参加过多次重要战斗,颇 得美军的赞赏。在这两支劲旅的全力攻击下,四十五师守备部队虽拼死抵抗,终因伤亡惨 重,后援不济,被迫退入坑道坚持作战。上甘岭表面阵地开战以来,第一次全部失守!

五个昼夜的血战,四十五师投入的兵力已多达近二十个连,这些部队经过激战,最多的不 过三十人,最少的还不足十人。崔建功和刚从第三兵团政治部学习赶回来的政委聂济峰商 议了战况,决定在19日晚倾注全力,将一直没舍得使用的七个连尽数投入,争取一举夺回 阵地。为了避免白天运动时遭到敌炮火杀伤,参加反击的七个连除作为预备队的一个连外, 其余六个连于18日晚连夜就向上甘岭运动,崔建功特意叮嘱一三四团团长刘占华,参加反 击的一三四团八连只负责反击不担负守备,因为八连是四十五师的王牌,不到关键时刻崔 建功是不会动用的,他可不想让八连在防御中消耗殆尽。——该连前身是刘伯承的八路军 一二九师警卫营三连,以战无不胜著称,抗战初期就凭借战斗中的缴获,全连清一色的三 八大盖,九挺歪把子机枪,这种装备在太行山的所有八路军部队中首屈一指。解放战争中 最能显现八连风采的是在淮海战役中,攻击黄维兵团时,该连作为团的尖刀连,仅二十分 钟就突破了由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陈诚系统起家部队第十八军中的头号王牌第十一师 据守的小白庄,并马不停蹄一举攻占四个村庄,战斗中全连伤亡得只剩下九人,但仍依靠 俘虏补充到140人,战斗力依然不减!四天后又担任纵队的尖刀连,攻击杨围子,纵队下 达的任务是摧毁12个地堡,撕开80米宽的突破口,结果八连仅十分钟就消灭50个地堡, 扯开宽400米的突破口,为九纵最先突入双堆集黄维兵团司令部立下头功,要知道杨围子 的守军也非等闲之辈,是国民党军嫡系精锐第十四军的建军师第十师,八连的勇猛由此可 见。入朝后,在五次战役中又获军授予的“出国作战第一功”锦旗,朴达峰阻击战中,该 连七班班长柴云振率十余战士,七分钟就攻下三个山头,当攻下第三个山头时,只剩下柴 云振一人,他毫不畏惧,用阵地上美军遗留的弹药,独自一人打退了美军的反扑,并乘胜 夺取了第四个山头,对整个战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后他被授予特等功、一级战斗英 雄。但他因为重伤回国治疗,伤愈后就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退伍还乡。——直到1983年十 五军才知道他在四川老家,就在《四川日报》上连日发表寻人启事,这才将失踪数十年的 英雄找到,把几十年前的军功章颁发给他。1986年他应邀随志愿军代表团访问朝鲜,途经 北京时老军长秦基伟专门将他请到家中,设宴款待,以表达一位老将军对一位老战士的敬 意!

18日晚,八连140余人就在连长李宝成指导员王文用的带领下,向597.9高地一号坑道运 动,上597.9高地必经的高地北侧一条1500多米宽的山坳是美军炮火的封锁区,一条用炮 火铺就的死亡之路。无论在这之前还是在这之后,好多部队都在这片炮火封锁区付出了惨 重的代价,最典型的就是24日晚十五军军部警卫连96人通过这片封锁区,伤亡达72人, 占75%。但八连可是非同寻常的精锐之师,在通过前先将这片区域的地形、地貌、道路以 及美军炮火和照明弹的发射规律摸清楚,然后派出尖刀班将威胁部队通行的七个敌军地堡 一一炸掉,这才出发,全连以疏散队形,时而冲刺,时而匍匐,时而卧倒,时而跃进,沿 着半山腰悄无声息地向一号坑道运动。到了高地,带路的七连通讯员却因炮火将阵地轰击 得完全变了形,而找不到坑道口。就在四下寻找中,连长李宝成无意间掉下了坑道,这才 找到了坑道口,八班长崔含弼自告奋勇担当向导,把部队带进坑道,他在满地弹片碎石的 阵地上来回爬行二十多趟,将全连带入坑道,自己军衣被磨成一片褴褛,胸腹和腿臂全都 血肉模糊,战后他被授予“钢铁战士”的光荣称号。——至19日凌晨四时许,八连仅以5 人伤亡,几乎满员地进入了一号坑道,奠定了当晚反击胜利的基础。

八连整个运动过程太过隐蔽寂静,不仅美军一无所知,连他们经过的六号坑道里的战友也 没发现,六号坑道里有一三四团一营营长李正庸指挥的一营残部二十多人,一营是15日夜 间反击上的阵地,在坑道里已经坚持了三天,只要再坚持几小时就可配合反击部队,里应 外合夺回阵地。但由于通讯中断,他们不知道反击部队已陆续上了高地,只待天黑发起反 击,中午十一时许,美军包围了坑道口,手雷如雨点般落下来,李正庸完全丧失了继续坚 守的信心和勇气,独自一人冲出坑道,坑道里的其余人一见,军心大乱,也随着向外冲, 被美军候个正着,遭到了美军的火焰喷射器喷射,无一幸免。更严重的是六号坑道被美军 加以利用,改建成一个坚固的火力点,使得当晚反击的一三五团六连为夺下这个火力点付 出了伤亡超过全连三分之一的巨大代价,以至于差点无力攻下0号阵地。带伤逃回的李正 庸受到开除军籍的处分,被遣送回国。

19日太阳刚落山,十五军集中46门90毫米以上口径重炮和火箭炮第二零九团的全部24 门十六管132毫米火箭炮,对597.9和537.7高地实施猛烈炮火准备。——特别要提的是这 种十六管火箭炮,1941年由苏联沃罗涅日兵工厂研制成功,是四五十年代最具威力的压制 火炮,十六管联装,运载车同时就是发射车,火力猛,机动性高,二战中刚投入使用时出 于保密原因,没有命名专门的名称,只是在炮架上有个生产厂的字母标记“K",就被苏军 士兵亲昵地叫做“咯秋莎”,那是苏联姑娘常用的名字,也是一首优美的流行歌曲名字。而 德军则因其发射时的独特声音,把它叫做“斯大林管风琴”。志愿军所装备的是朝鲜战争爆 发后紧急向苏联购买的,堪称志愿军的军中宠儿,备受优待,行军路上所有的人车都会不 约而同为它让道。由于其发射时会产生大量火药与烟雾,极易暴露发射阵地,所以确定火 箭炮参战时都事先选择好发射阵地和炮击目标,计算好射击诸元,然后由警戒部队护卫开 道,直奔发射阵地,展开后立即开火,射击一完就火速撤离。一般只在阵地上停留四五十 分钟,美军根本来不及组织报复性还击。在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火箭炮团以营或团规模 出动七次,毫发未伤,同时给予了步兵强有力的炮火支援。——这次炮击极为成功,一举 摧毁美军75%的防御工事。

炮火射击刚一延伸,步兵随即开始反击。537.7高地地形简单,易攻难守,反击的三个连攻 势如潮,仅二十分钟就夺回了全部阵地,便按照事先规定,转入防御。这场激烈反击的重 头戏是在597.9高地。已进入坑道的八连等炮火开始延伸射击,就冲出坑道,首先攻下1 号阵地,接着向3号主峰阵地冲击,被东侧一个地堡火力所阻,八连两次组织爆破均未成 功,负责掩护的机枪手赖发均人枪俱伤,他拿起一颗手雷带伤冲去,在向地堡接近途中, 又多处负伤,但他一直匍匐到距地堡两米处,然后趴在地上稍事休息,积攒最后的体力, 一跃而起,连人带手雷扑到地堡上,一声巨响与地堡同归于尽!几乎在同时,东南山梁上 的8号阵地,四连一位叫欧阳代炎的副排长,双腿被炸断后,毅然滚入敌军群中,拉响手 榴弹!八连夺下3号主峰阵地继续推进,在攻击9号阵地时被美军主地堡密集火力阻拦, 这个主地堡是以一块巨石掏空建成的,由于角度制约,十五军曾集中十多门火炮轰击也未 能将其摧毁,苗族战士龙世昌带着爆破筒冲了上去,就快要接近地堡了,一发炮弹在他身 边爆炸,左腿齐膝被炸断,但他仍顽强地向地堡爬去,终于爬到了地堡前,将爆破筒从射 击孔中插进去,地堡中的美军马上又将爆破筒推出来,龙世昌再向里推,双方僵持着,龙 世昌用胸脯死死顶住爆破筒,就在这时爆破筒爆炸了,地堡与他一起在火光中消失了,八 连乘势收复9号阵地。

从另一个方向反击的一三五团六连,经过大半夜的血战,攻占了6号、5号阵地,伤亡殆 尽再也无力向前推进了,二营代理参谋长张广生率领五连二排赶来作为二梯队,继续攻击, 这才夺回了4号阵地。当攻到0号阵地时,这一个加强连只剩下16人了,张广生叫通师部, 直接向师长崔建功报告,崔建功厉声命令:“八连已占领主峰阵地,如果你们攻不下0号阵 地,天一亮敌人就会以此为依托反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0号阵地!”0号阵地的美军 凭借着由四个地堡组成的子母堡竭力抵抗,张广生和六连连长万福来将剩余人员编成三个 小组,实施连续攻击,但三个小组伤亡殆尽还没能完成任务,此时,万福来身边已经没有 一个战斗人员了,他心急如焚,跟随张广生的营部通讯员原来也是六连战士的黄继光,和 六连通讯员吴三羊、肖登良一起请战,张广生立即将这三人编成一组,指定黄继光为班长, 去完成爆破任务。黄继光什么也没有说,带着两人就向前冲去,并不像后来报道中的还说 什么豪言壮语,那纯粹是杜撰,因为在军情如火的紧急情况下,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六连 指导员冯玉庆用机枪掩护三人向地堡冲去,这三人果然机灵,交替掩护,很快炸掉了两个 子堡,但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只剩黄继光一人了,他继续向主堡跃进,突然他也中 弹倒地,仍带伤匍匐前进,顽强爬到主堡前投出手雷,由于主堡很大,手雷只炸塌一角, 里面的人换了一个射击孔又开始射击,此时黄继光已七处负伤,没有任何武器,他爬到地 堡的射击死角,向后面招了招手,冯玉庆恍然明白他的意思,对张广生和万福来叫到:“黄 继光要堵枪眼!”话音未落,黄继光一跃而起,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主堡的射击孔, 冯玉庆端着机枪冲上阵地将枪膛中的所有子弹泼进地堡,这才转身抱起黄继光,紧跟着冲 上阵地的万福来注意到黄继光身上原先的七处伤口,竟无一滴鲜血,他明白黄继光最后一 滴鲜血已经洒在前进的路上了,但黄继光仍在弥留之际用生命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至此,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全部阵地被尽数夺回。10月19日也因此以黄继光、赖发 均、欧阳代炎和龙世昌等人为代表的广大忠勇将士用生命和血肉所谱写的辉煌,永铸十五 军和志愿军的史册!

战役结束后,黄继光被追授“二级战斗英雄”,因伤回国在黑龙江阿城医院治疗的万福来得 知后,作为亲眼目睹黄继光这一壮举的唯一幸存者,冯玉庆和张广生都在以后的战斗中牺 牲了,他觉得不把当时的详细情况讲述出来,怎么对得起死去的英雄?所以他忍着伤口的 疼痛,请人代笔记录下他的口述,上报十五军政治部。根据他这份材料,1953年4月,志 愿军总部决定追授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同时撤消以前的“二级战斗英雄”,并追记特 等功。同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追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的荣誉称号,并追授金星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中央军委随后发布命令将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二营六连命名为“黄继光连”。直到今天, 黄继光连每天的晚点名,连长都要首先高呼第一兵的光荣名字:“黄继光!”全连齐声应答: “到!”

四川省政府决定将他的故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作为永远的纪念。

十五军刚刚恢复阵地不过一个多小时,天就亮了,20日一早,美军出动30架次B—26轰 炸机对上甘岭进行地毯式轰炸,300余门重炮同时实施轰击,40多辆坦克由于受地形限制 无法实施集团突击,干脆抵近高地作为固定火力点,直接支援步兵进攻。美军投入战斗的 步兵共三个营,采取多路多波次集团冲锋,后三角队形,兵力由小到大,一波接一波,在 宪兵队的督战下,轮番冲锋。

志愿军代司令邓华知道这一情况,指示秦基伟敌军以营团兵力在狭窄地域实施密集冲锋, 是用兵上的极大错误,应抓住这一时机,大量歼敌。秦基伟将这一指示传达给崔建功,要 求部队树立起“一人舍命,十人难挡”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放开打。并告之全军都在关 注你们,而且会全力支援你们!

激烈的炮火使得整个上甘岭都被硝烟所笼罩,相隔百米就无法看到信号枪的光亮,双方只 好都使用迫击炮发射信号炮弹来进行联络。

黄昏时分,部队已连续一天一夜的激战,伤亡巨大,后援无济,无力再战,只得放弃表面 阵地退入坑道,除597.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四个阵地外,其余阵地均告失守,崔建功原先 苦心安排只攻不守的王牌八连无法撤下,继续在上甘岭战斗,此时仅剩15人,在连长李宝 成的率领下退入一号坑道。

当晚军参谋长张蕴钰赶到四十五师师部,听取作战情况报告,崔建功汇报部队伤亡已超过 3500人,一三四团和一三五团总共只剩下二三百人,全师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营了, 张蕴钰大为震惊,责问为什么不及时报告?一三四团团长张占元表示还能组织机关和勤杂 人员继续战斗,张蕴钰痛心不已。秦基伟知道这一情况立即在军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决 定从军部的直属部队和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四十五师。鉴于四十五师已无力组织反击,便 改变战术,以坑道斗争与小分队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疲惫敌军,为主力调整部署准备大 规模反击赢得时间。

十五军的上级单位第三兵团也做了部署调整,以四十五师全力争夺597.9和537.7高地,确 保坑道,争取时间为以后的反击创造条件。以二十九师接替四十五师除这两高地外的所有 防务,另将十二军第九十一团调到平康以北地区,归十五军指挥。战役第一阶段对表面阵 地的反复争夺遂告结束。

在七个昼夜的激战中,十五军投入了四十五师三个步兵团共二十六个连,炮兵十九个连各 型火炮46门,火箭炮六个连共24门,抗击美韩军七个团共十七个步兵营,十八个炮兵营 共三百余门火炮,与之反复争夺,战况殊为激烈,阵地几度易手,十五军伤亡3500余人, 毙伤敌近7000人。

--------------------------------------------------------------------------------

三)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 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 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 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 五圣山方向。

美军虽然占领了表面阵地,但坑道仍在志愿军手中,坑道里的部队随时可以与反击的部队 里应外合,对于美军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坑道一日不除,美军一日不得安生,因此20日以 后的战斗就是以坑道为争夺焦点。

上甘岭守备部队的残部退入坑道之初,由于建制被打乱,弹药匮乏,又与上级失去联系, 缺乏坚强领导,对坚持坑道的意义还不很清楚,因此秩序混乱,军心涣散。以一号坑道为 例,坑道里有80余人,来自十六个连队,其中伤员55人,武器装备随意摆放,一天里竟 发生了九起枪械走火事故!无线电通讯也是一片混乱,在上甘岭的坑道里共有二十一部步 话机,由于推广了一位步话机员的发明,才解决了在炮火下架设天线的难题,使用时将软 天线缠绕在手榴弹的手柄上扔到坑道外,在满地弹片手榴弹柄的阵地上既不会引起注意, 又难以被炮火破坏,随用随扔非常方便。刚退入坑道,各单位都是焦急万分,一起呼叫, 但步话机频率少,这二十来部一齐使用,相互干扰影响,谁也听不清,最后是537.7高地 主坑道的步话机员陈文均提议,分清主次,避免自我混乱,先主坑道,再排班坑道,依次 报告,这才结束了混乱。

十五军得知坑道情况后,就于21日晚派一三四团二营教导员李安德率领军警卫连的79人 和一三四团七连的17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潜入597.9高地一号坑道,传达了军师关于坚持坑 道的作战决心,并成立坑道党支部,进行统一领导。所有一号坑道里的部队都编入八连, 由八连连长李宝成指挥。接着在坑道党支部的领导下,对坑道进行了管理整顿,使得坑道 部队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巨大的伤亡使得战地救护工作骤然增加了,火线救护人员冒着猛烈的炮火从阵地上将伤员 抢进坑道,但代价实在太大,曾有过为抢救一个伤员而牺牲了七人!因此四十五师只得下 令在炮火猛烈时停止抢救伤员,同时严令火线运输员将物资送到后不得空手返回,必须带 回一个伤员。即使从阵地上救下的伤员,也还得经过二三公里的山路送至营包扎所,经简 单处理再后送十余公里外的军师野战医院,这一路上不仅山路崎岖难行,还有美军五处飞 机固定封锁点和多个炮火封锁区,很多伤员在半路上就停止了呼吸,军师野战医院的医生 几乎是昼夜不停地进行抢救,他们的辛劳丝毫不比战场上的战士逊色!

经过多日血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不约而同稍做休整,战场上出现了少有的短暂寂静。

秦基伟见四十五师伤亡较大,呈请第三兵团为四十五师补充4000新兵。同时预见到战役继 续发展下去,单凭四十五师是不够的,开始考虑动用军的预备队二十九师。

22日战斗再度打响,争夺的焦点就是一号坑道。美军对坑道口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 炸药包爆破;向坑道里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美军火力又猛, 坑道口又窄,眼看情况危急,李宝成立即召唤纵深炮火支援,用炮火制止美军对坑道口的 破坏。

天色一黑,坑道部队就组织小分队出击,四下炸地堡、摸哨兵,搞得美军草木皆兵,夜不 得宁。尤其是二号坑道的部队在四连指导员赵毛臣的指挥下,在坚持坑道斗争的十四天里, 组织了十一次夜袭,严重威胁着美军。

尽管如此,坑道里的部队情况还是日渐恶化。为了改善坑道部队的处境,四十五师决定于 23日晚组织一三五团五连协同坑道里的八连实施反击,力争夺取1号、3号阵地。

23日天刚黑,火箭炮团以一个营8门火箭炮对597.9高地进行了两次齐射。可惜由于高地 面积太小,大多数炮弹都落在山下,只有十余发命中预定目标,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随 后步兵发起了攻击,八连在副连长侯有昌指挥下,冲出坑道由主峰向东北山梁进攻,五连 则从东北山梁顶端的2号阵地向主峰攻击,实施两面对进合击。五连自一年多前五次战役 中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因麻痹大意,对美军夜袭毫无防范,致使广德山阵地连同配属的3门 60毫米迫击炮一同被美军夺去后一直备受批评,正一心想在战斗中洗雪耻辱。但五连受领 任务时间急迫,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地形就投入了反击,加上连长求战心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4 14:5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