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道德的源泉(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大洋彼岸的美国, 虽然经济高度发达,但社会道德却有很高的水准,整个社会高度文明, 大多数美国人正直善良,诚实无私, 热情开朗, 思想单纯,乐善好施,富有爱心,很多普通的美国人每天就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生活也很规规矩矩,很少像国人般夜夜笙歌,花天酒地.在美国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美国人较高的文明素质、公民素质和自我管理、自主管理能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科技高度发达和物质非常丰富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他们的精神文明是建设得如此好呢? 美国政府没有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倡导机构,但美国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显然不算低,究竟是什么在背后发挥着作用? 原来这和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宗教在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占着统治地位。在美国,有95%人信上帝,这是一个上帝的土地,一个让上帝上了钱币(所有硬纸币刻印着“In god we truse”我们相信上帝)的国家,许多美国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因此,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慑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另外美国人一生中最重大的几件事一一出生、成年、结婚、死亡,都由宗教提供习俗与礼仪,体现出宗教对个人的作用贯穿其生命始终,宗教的善恶意识构成了美国文明和美国政治的核心价值。
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贞和团结。美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许多成分,如平等自由、友爱互助、同情弱者、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都导源于宗教信念中所提倡的价值准则和处世哲学。对于各种社会问题,如吸毒、犯罪、同性恋、艾滋病、道德败坏、非婚生育等等他们都希望用重建人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用宗教填补那些由科学和理性无法占据的心灵空间.
在谈到宗教信仰对美国人的影响时,有82%的人指出:宗教思想及其提倡的价值观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一位名叫亚当斯的说:“我的宗教信念使我知道我是谁、从哪儿来、将来应干什么。没有宗教信仰,我决不是现在这样。”有63%的人说,他们的宗教信仰使他们分清了是非,从而在干错事时,内心就会有一种道德标准阻止他们这样干。有83%的人说,宗教思想不仅使他们知道尊重自已,同时也使他们懂得应该尊重他人。
最近一次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进一步说明了宗教信念在美国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在接受测验的1500个成年人中,有66%的人把上帝看作注视他们一举一动的“法官”,有87%的人说,他们每天都向上帝祈祷。几年前,向上帝祈祷的人一般都是上年纪的、生病的、处境不佳的以及社会下层的人。现在,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富裕、年富力强的人也都积极参加宗教团体、虔诚地向天主祈祷。当问到他们的祈祷是否得到答复时,有70%的人回答是肯定的。他们把工作中的成绩、生活的改善、地位的提高都视为上帝对他们的保护和恩赐。为此他们也愈加虔诚地按上帝的标准做人。
1988年,盖洛普民意调查组织发现,“在每10个美国人中,便有9人说他们从不怀疑上帝的存在,8人说他们相信自己将会在末日审判时被召唤到上帝面前述罪,8人相信上帝依然在创造奇迹,7人相信来世。此外,有90%的美国人祈祷;88%的人相信上帝对他们的爱; 78%的人说在过去两年中他们用了‘很多’或‘相当多’的时间来思考与上帝的关系;86%的人说他们希望子女接受宗教培训。”与此同时,许多美国人从个人体验和默念中寻求有组织宗教以外的精神支持。每5个美国人中不止4人说他们“感受到上帝或一种精神力量”就在近处,46%的人说这样的体验发生过多次。“人们试图朝各个不同方向逃脱可见的世界而来到不可见的世界,”调查人乔治.小盖洛普解释说。“有一种追求精神支柱的深切欲望 — 对上帝的渴求。”
据美联社宗教问题撰稿人乔治·科内尔报道,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花在体育方面的多。例如,1990年,美国人观看职业或大学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拳击、赛跑(赛马、赛狗、汽车赛)、网球、足球以及摔跤等项目的比赛为3.88亿人次,而出席宗教活动的人次则为52亿,13倍于观看体育比赛的总人次。1992年,美国人贡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为567亿美元,14倍于花费在棒球、橄榄球和篮球这三大联赛上的40亿美元。
美国虽然坚决奉行私有制,但美国宗教信仰者认为:金钱财富等世俗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是上帝托管于个人而已,并不永远属于自己,因此最后要如数归还于上帝。这种宗教文化理念就是“取之社会,还之社会”。宗教就像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宗教中获得深刻精神体验,走出教堂后就会有快乐的随时准备帮助他人和回报感觉。美国《时代周刊》报道,2002年,美国人捐赠的金额为1900亿美元,相当全国生产总值的2.1%,为近30年来的最高纪录在美国,虽然富翁们捐献惊人,但每年天文数字般的捐献中,据有关统计,来自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的捐款仅占15%,85%是民众个人捐的。每4个美国公民中就有3个是慈善事业的定期捐助者,每年每个家庭的捐款超过1000美元。如果说富人捐献的动力是部分地来自政府税收政策的导向和压力的话,那么低收入者的捐献热情却是真正自觉行为,而且他们都是选择匿名捐献。美国人不仅损献金钱,还捐献时间,每年捐献200多亿小时, 价值约为2000亿美元左右, 13岁以上人口中的一半每周平均志愿服务4个小时,他们辅导儿童,探访病人,照顾老人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事情,人们主动的承担起责任,帮助他人,他们的原动力就是善良的心还有他们的宗教信仰,而政府政策则是外因。
在外资企业工作过的朋友,可能都有很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工作压力大,忙碌而紧张,很辛苦,那些老外几乎个个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不觉苦累,这不同的工作态度观念,说到底就是中西文化碰撞和敬业精神的原因。美国有不少人,就是喜欢工作,今天的工作不干完不下班,不管有多么辛苦,他们就是享受这种疯狂的状态,以工作为乐, 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和美国高校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密不可分,而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起源于基督新教理念.
新教在美国大行其道,因为它是美国价值观--自我依靠、物质成功--赖以形成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教的一个最重要理念是自我完善,物质成功又是美国人广为推崇的自我完善形式。早年的美国新教领袖深信,上帝对人的祝福体现在他们的物质财富上,而物质的丰富使得美国人更加友善、快乐、无私,更具基督情怀。基督徒应该积极地介入世俗生活,20世纪初,美国新教教长拉塞尔·康威尔呼吁人们:"你们应该致富……这是你们的天职。",康威尔认为,任何人在美国都有机会变贫穷为富有,都有机会梦想成真,只要他利用这个机会。康威尔的理论表达了一个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至关重要的信念:上帝带给美国今天的富有,将会继续保佑美国成功。
传统的基督教是以农业社会为背景的,所以它非常鄙视盈利性的工作、发财致富等等。但新教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进行了革命性的转化,肯定了世俗工作,认为任何一个正当职业都是神所赋予的神圣职位,基督徒努力工作,各司其职,把每一个职业干得最好,让世人看到基督徒的光辉,这就是在荣耀上帝, 履行天职,新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诞生了现代职业精神、现代职业观,也诞生了真正的敬业精神。新教徒觉得职业是上帝的召唤、是上帝安排的任务,如此工作就具有了神圣感,工作成为一种宗教行为。我干工作,追求更多财富不是为了金钱的贪欲,而是为了荣耀上帝,这是最根本的一个出发点,将俗世当中的工作当作一种生命信仰来对待,这就是敬业精神的本源。
“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拼命地挣钱,是因为清教徒以赚取财富为天职,以此作为上帝选民的证据;拼命地省钱,是因为他们服从上帝的诫命,克制禁欲,反对奢侈享乐,始终过一种圣洁、理性的生活。并将赚取的财富用在扩大产业上,同时在创业过程中无情地削减节制成本;拼命地捐钱,是因为他们要关照精神信仰、关照社区和国家等人类共同体,他们捐钱捐物,在对世间的爱中得到永恒。这种新教伦理核心的清教徒精神,是美国市场经济得以确立、企业得以创业、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得以繁荣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美国企业和企业家在北美洲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从无到有、开拓产业、扩张财富、作大作强的精神和信仰支柱,也是美国之所以能够最先迎接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产业浪潮的最深刻的精神背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一直好于欧洲,和绝大多数美国人的信仰(在欧洲,信仰宗教的人数比美国少很多)和新教伦理有直接的关系。正是美国人的信仰和职业道德,使美国人更加勤奋、努力、忠于职守、自立自强,而正是这种职业精神力量在推动着美国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我们从报刊, 广播,电视,电影获得美国社会的印象通常是强调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的享受, 崇拜英雄偶象, 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以为美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大众化和通俗化,商品化(市场化)和娱乐化,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物质导向,轻道德导向,以为美国社会问题成堆:贫富悬殊、种族冲突、吸毒、暴力、色情等,以为美国是一个物欲横流, 贪欲肆虐, 人情冷漠,男女关系混乱的国家,其实我们被误导了( 很多朋友去了美国都大呼上当,说美国怎么和电视电影里相差那么远,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卡拉OK,夜生活还没有中国那么丰富),电影电视和真正的美国现实主流生活是两码事,那只不过是好莱坞导演为了商业利益,进行的的夸张渲染,创作加工罢了,美国人的主流文化,宗教虔诚及其对美国社会的众多影响,并没有被报纸、广播、电视及电影这些海外广泛流行的文化形式充分反映出来(自由派传媒对保守的宗教价值观持有敌意或漠不关心, 当教士及信徒们真的出现在通俗文化中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被歪曲了的形象;国人熟悉的奥斯卡获奖奥运影片《火的战车》(81年),”反智影片”《阿甘正传》(95年)是为数不多几部反映了严肃和传统的基督教和犹太教文化的好莱坞电影)。因为罪恶比虔诚更能促成激动人心的新闻和戏剧性事件,更吸引人,所以体育,娱乐,经济,犯罪等世俗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传媒版面,而很少有涉及宗教方面的报道。美国社会及政治变革研究中心所提供的统计数字证实了美国社会在媒体部门工作的人士相对而言对宗教不那么虔诚。在电影、电视及新闻传媒界工作的美国人分别只有4%、4%和9%的人每周去一次教堂, 这与其他职业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例如,美军军官中有46%的人( 在美国军队中,宗教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宗教对士兵的影响比任何其他因素都大,素有美军精神支柱之称,信仰宗教的官兵占95%以上) ,美国商界人士中有35%的人每周都做礼拜。这说明美国传媒所反映出的是在这一领域工作的那些人的价值观(在美国, 犹太左派知识精英主导了媒体业,因而体现出一种高度世俗化,自由化,多元化的精英文化),而不是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意识到宗教作为道德的源泉,对于维护共和制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们倡导宗教信仰.国父华盛顿(美国43位总统中有39位是基督教教会成员,其余4位也与教会关系密切)坚定地信奉基督教的伦理道德观,他清楚这信仰就是基督教 — 对美国未来的和谐至关重要, 他在《告别演说》中向其同胞提出忠告:” 在导致昌明政治的各种国民性格和习俗中,宗教和道德是不可或缺的支柱……我们还应当告诫自己不要耽于幻想,认为道德没有宗教也能维持。尽管良好的教育对于特殊结构的意识可能有所影响,但根据理智和经验,不容我们期望在排除宗教原则的情况下,国民道德仍能普遍存在。”
美国社会凝聚力的基础是基督教道德,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无一不是以对基督教基本教义与核心道德的共识为前提的。没有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要维系美国社会是无法想像的。美国人常引以自豪的首先并不是其拥有的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是源自清教徒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由此而来的负有特殊使命的上帝选民的价值观。正是这种清教徒传统和独特的选民观,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开国元勋追求民主自由的理念,构成了美国人特有的道德标准、价值观、优越感和对整个世界的使命感。美国人的国民性与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无不深深植根于此。因此,基督教的传统道德对美国有着任何其他基督教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特殊意义。
然而,对维系美国社会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基督教传统道德自60年代以来却经历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60年代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70年代的越战失败与水门事件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正统价值观的反叛和道德危机,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的社会凝聚力,扩大了社会裂隙。年轻人出现反社会、反文化浪潮。以“个人”为主的思想成为主流。政府和教育单位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丧失,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种族矛盾、贫富差距、暴力犯罪、政客丑闻、毒品泛滥等社会痼疾像毒瘤一样地困扰着美国社会.这种以追求自我实现与个人自由为目标,以嬉皮士、吸毒、性解放为标志的反传统文化、反基督教道德的浪潮在改变了美国的道德共识后造成的以家庭解体为核心的深层社会危机,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切感受到了它的严重后果。美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自信心被美国正在跌入一个没有道德的深渊的现实击得粉碎。对于那些坚持基督教传统价值的美国人来说,美国社会乱象纷呈、道德沦丧,“基督教再也不是美国真正信仰的了,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罪孽深重的社会”。由道德沦丧、家庭解体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终将导致美国社会由内部开始崩溃的可怕前景,唤起了保守派基督徒强烈的危机感和抵抗意识。“不解决婚姻与家庭问题,我们就不可能最终解决犯罪、贫困、文盲和毒品等社会问题”。
出于捍卫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传统道德的本能,以1979年“道德多数派”的出现为标志,开始了延续至今的第四次宗教复兴运动。这次宗教复兴运动以“亲家庭”为核心,同时将“亲美国”自然地融于其中,在表现形式上以积极参与政治斗争,打赢在社会政治问题上基督教传统道德与家庭价值观的保卫战为特点,吸引和动员了众多的保守派群众(2004年总统大选中,布什总统的再度当选说明这次宗教复兴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潮)。这表明,二战后美国社会尽管变化很大,但犹太—基督教传统的根基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要在日益世俗自由化的美国社会中顽强地表现出来。正如哲学家迈克尔·诺瓦克所说的 ,“如今,第四次‘大觉醒’的迹象已经出现。不可知论、无神论和世俗的人文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帮助我们摆脱生活中的危机和忧伤。这些理论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任何合适的人类社会的观念。一代或两代人之后,它们都已成了过眼云烟。因此,随着世俗选择的崩溃和‘生育高峰期’一代人的子女的质疑及其对更深刻、更真实的事务的渴求,一个影响深远的再觉醒运动也许会在美国出现”。
我们来看看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情况。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学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这种多元文化的差异造成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复杂性,既要避免出现种族歧视,违反不同的民族习惯,道德价值观,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所以,美国公立中小学一般不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这些方面的教育任务主要由家庭教育或宗教信仰来完成,有很多人认为家庭和宗教机构才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场所。
家庭本应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本应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美国家庭并没有负起责任。自1965年始,美国社会家庭的离婚率直线上升。“二战以后出生的一代,80%的孩子是在自己亲身父母身边度过了童年。到了1980年,只有50%的孩子能够在完整的家庭里度过童年。如果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能够在自己亲身父母身边度过童年,……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就要经历两次、甚至三次家庭破裂”。繁忙的工作也使父母大大减少了与孩子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家庭的瓦解、教育的乏力、对道德教育的忽视、对宗教信仰的抗拒,社会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的道德状况陷入了非常糟糕的境地。据FBI的统计,1978~1988年间,十三四岁的强奸犯罪翻了一番。在20年的时间里(1968~1988),谋杀、强奸、抢劫、盗窃等犯罪增长了53%,校园枪击事件接二连三,作案者许多是17岁以下青少年。青少年群体出现10大症候: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暴力犯罪;校园枪击事件接二连三越来越多的不诚实(说谎、欺骗、偷窃);不断增长的对长辈的不尊重;同伴仇视;从幼儿园到大学普遍存在的偏见;越来越弱化的职业道德水平;性早熟;越来越自我中心和不断衰微的公民责任;越来越多的自损行为;道德文盲。1988年,美国15~24岁男性杀人犯罪率是加拿大的7倍,是日本的40倍;青少年怀孕率、流产率、吸毒率居于全世界首位;从1960年到1990年,青少年自杀率增200%,非婚出生增419%,单亲家庭增300%,暴力犯罪率增470%。
面对如此严重的道德滑坡,美国民众强烈要求联邦政府支持重建道德价值观,改进教育,与犯罪及吸毒作斗争。从1987年起,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向学生讲授核心价值很重要;94%的被调查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学习价值观。
基督教保守团体认为基督教信仰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希望在公立学校进行传教。在公立学校组织祷告(1962年美国最高法院根据政教分离和多元化原则做出决定,在公立学校中不得强迫学生进行宗教活动,强制读经的课程和祷告的仪式将被视为违宪。自此,美国正式将宗教活动从公立学校中分离),就是一项主要活动。民意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赞成这么做。在2000年德克萨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选举中,高达94%的选民支持一项在公立学校组织祷告的提案。23名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类似的决议。1999年6月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十诫保护议案”,允许公立学校和其它公共建筑物陈列、展示圣经的摩西十诫。十诫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文献之一,它明确地讲明为人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例如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奸淫、偷盗、作假见证、贪婪。
在美国大约有10%是私立学校,其中包括很多教会学校,这些私立学校(许多家长不愿把子女送到免费的公立学校,宁可负担巨额学费把子女送到教导价值观、校风较好的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去。也有很多基督教右翼家庭出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原因而让小孩在家上学)都开设了宗教课程,教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 这门带有非常浓厚宗教色彩的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益的道德启示,透过这些宗教课程的教育,学生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妒忌、什么是自我中心、什么是犯罪、以及如何道歉、如何避免妒忌、如何避免自我中心、如何避免犯罪等这些平素很难沟通的敏感话题。从历史上看,美国道德价值观念源于基督教教义,所以宗教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美国,私立学校开设宗教课程通常是少则每周2-3节课,多则4-5节课,传统教会学校的宗教活动相对偏多,每天还要举行祷告活动。"宗教课"通常是教育孩子行善积德,为社会多作贡献,如以"助人为乐"为例,教师时常向学生介绍各国饥荒、灾情,希望孩子捐献零花钱,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应该说宗教对美国青少年"品质教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是教导学生积善抑恶,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许多家长认为,宗教可补道德教育之不足,教会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些好的作用。许多美国家长认为现在美国社会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大众文化如电视等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教堂里接受一些比较安全和道德的影响。新泽西华人福音会退休牧师陈炎新牧师说,在教会长大的孩子不会走歪路,他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接受的也都是神的指导。他说,《圣经》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神的话”,是“生命的粮食”,在心灵和神的直接交通中去经历神是每个人最开心的事。来教会的小孩子基本上是受洗的,他们从小和神建立了关系,为他祈祷,也会得到神的佑护,帮他们解决今后生活道路上的问题。在新泽西华人福音会组织的小孩子们对家长的“感恩会”上,孩子们以自己做的食物,自己排练的节目都表达着对父母的爱和回报,这也就是家长们的期待。富兰克林教会的Mackle Lee说,小孩子在教会长大,教会的活动与生活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准则;儿童班和家庭聚会中孩子们聚在一起不仅非常开心,还能在一个健康有益的团体中共同长大,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团体观念。
美国大学校园中有大量的宗教协会,即使对很多学生来说,大学时代是个产生疑问和怀疑的年代。不同宗教派别的教堂,散落在许多大学校园里,宗教组织非常活跃,活动连续不断,且形式多样。有的大学还设有教士、牧师办公室,随时接待学生。例如,在普林斯顿大学,三分之一的学生“与校园里的某个宗教组织有着某种联系”。一项由西北共同人寿保险公司对2001届的新生所做的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89%的人信仰上帝,45%的人认为在将来宗教对于他们会越来越重要。
尽管美国1947年禁止在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1961年又禁止学校作祈祷。但这并非表明学校德育与宗教毫无关系。事实上,宗教仍然是美国学校德育的基础,许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仍出自宗教教义,许多美国人仍把德育等同宗教。私立学校中宗教仍占主导地位,公立学校也处处为校外宗教提供条件,允许学生在特定时间到教堂接受宗教教育。
综上所述,宗教作为道德的源泉, 已成了美国人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是否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呢?
宗教---道德的源泉(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