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28|回复: 0

李清照 声声慢

[复制链接]

50

主题

5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4-11-26 07: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清照画像
正文声 声 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话文注解:寻寻觅觅:感到空虚,苦有所失,彷徨不安的样子。
这是写心理,不是写行动,不能理解为东翻西找。
戚戚:忧愁悲伤。
乍暖还寒时候:天气正是由暖变冷的季节。
乍:恰,正。 将息:调养休息。 将:养。
旧时相识:有两个意思:一是雁来自沦陷区家乡;二是雁为词人夫妇寄信,李清照《一剪梅》词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句子。
黄花:菊花。
损:副词,很,极。 憔悴损:憔悴得很。
有谁堪摘:有什么值得摘取呢? 谁:何。
怎生得黑:怎样才能熬到天黑。怎生:怎样。“生”是语助词。
损:副词,很,极。 憔悴损:憔悴得很。
次第:光景,情况。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呢?
了得:了结,包括。
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其父亲李格是一位能文的官吏,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堪称诗书世家。李清照生活在一个学术气息非常浓厚的家庭中,而且非常认真的从事于研究和创作。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嫁于太学生赵明诚。丈夫具备做词素养,除了诗词唱和之外,便是收集古代的金石古物,将生活全都建筑在学术文学的的基础之上。
但是不久,国内便起了重大的变乱,金人的笳鼓摧毁了她原先美满的生活。南渡之后,丈夫又病死,使得李清照的生活大不如从前。当敌军侵扰浙东的时候,她也正在颠沛流离中,因流浪之故,使得珍藏已久的金石书画,一一丧失殆尽。若干年后,也在旅居的寂寞与愁苦中去逝。
她的作品散失非常的多,今传漱玉词一卷。其作品富于性情和生命的表现,生活境遇中的转变,在她的作品当中反映出明显的情怀。从早年的欢乐,中年的黯淡生活,以及晚年的凄楚,都是她生活史上的情景,更是作品的界线。
我们可以将其作品分为新婚的幸福,别离的轻愁,和寡居流浪的悲苦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的作品是热情浪漫,活泼天真的表现;第二阶段则是缠绵婉转,失于前期的艳丽,反转入伤感,多抒写离愁,而不作沉痛之语。第三期充满严肃与凄苦,流入深层的忧郁,作品偏向凄惨悲痛之情、今昔无常的感慨。
李清照在创作上,遵守守旧的传统,以诗言志,以词抒情,拥有不少的词多在于渲染愁情上。在技巧上,她却能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以白描的清新手法,浅俗洒逸的语句,描绘出鲜明动人的形象,可说是比李后主而毫无逊色。她的漱玉词,每一首都是冰莹玉润,令人爱不释手。
意境:这一首词反映了作者晚年寡居生活的凄苦,词中以秋日的景物作为旁衬,隐喻心中的孤单和痛苦。第一句意味著作者内心的空虚,因为一个人百般无聊的时候会一直不停的寻觅,若有所思。盼望能找出一些东西来弥补心中的空虚感受,李清照晚年的时候成为寡妇,当她见到秋日的苍茫情境的时候,引发心中最空洞的一部份,回想起当时和丈夫的旧时相识。全词以舖叙的方式,将晚年的凄惨情形和心情,用景物衬托,笔法自然不做做,令人颇为之动情。
这是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所写不外一个“愁”字,写得内涵深厚丰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艺术上又多有创造,使人不得不佩服她笔力劲健,词家少有。
首先,结构上打破了词分片的界限,上片不作总结语,全词一气贯注,酣畅淋漓。全词分三部分。前三句总叙心情:若有所失,想找一点精神安慰,因而坐立不安,六神无主。寻找的结果一无所获,使她愈加感到环境的冷情、心情悽惨。第四句至“到黄昏点点滴滴”是第二部分,写这种心情产生的原因,层层铺叙。气候变化使她难耐;风急让她生愁;雁过使她伤心:雁秋天南飞,正是从沦陷的故乡飞来,亲人已逝,相识惟雁,家国之恨寄寓其中;见菊花而自伤憔悴,愁上加愁;黄昏时又下起细雨,雨滴梧桐,声声使人心碎。
末二句是第三部分,总结上文:“这次第”一字千钧,一笔收住;末句又推进一步,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大有九曲回肠后,犹有余味的艺术效果。
第二,本调一般用平声韵,易安却用入声韵,短促呜咽。
第三,叠字的运用大受称赞:一开头连下十四叠字,“点点滴滴”又用叠字,舌声字齿声字交错,短促跳荡,缠绵凄切,有助于表现忐忑而哀怨的心情。梁启超说它是“一字一泪,都是咬著牙根咽下”,被誉为“卓绝千古”的力作。

转自:新三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3 15: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