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76|回复: 0

南齐画师谢赫

[复制链接]

50

主题

5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4-11-28 07: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天缘 整理

谢赫,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善作风俗画、人物画。虽为画师,却没有一幅画流传于世,全部佚失,而真正使其扬名海内外,从古到今受人敬仰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书画论著《古画品录》。对后人的绘画影响甚大。

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古画品录》中对于画家的评论的重要意义也在于保留了可贵的史料。在他之后有陈朝姚最的《续画品》,唐朝李嗣真的《后画品》,僧彦悰的《后画录》,这就开始了中国绘画史的最早的著述,至唐代,由张彦远汇集成《历代名画记》。

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六法论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尺度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泛起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形状、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昆裔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尺度。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丹青见 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不乱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附录:《古画品录》原文: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 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 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

※第一品(五人)
陆探微:事五代宋明帝,吴人。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以称赞,但价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
曹不兴:五代吴时事孙权,吴兴人。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
卫协:五代晋时。占画之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
张墨、荀((曰助)):五代晋时。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

※第二品(三人)
顾骏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始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如包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画法。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炎燠之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画蝉雀,骏之始也。宋大明中,天下莫敢竞矣。
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宝也。
袁((艹倩)):比方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妙,亚美前贤。但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然和璧微玷,岂贬十城之价也。

※第三品(九人)
姚昙度:画有逸方,巧变锋出,((鬼音))魁神鬼,皆能绝妙。奇正咸宜,雅郑兼善,莫不俊拔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虽纤微长短,往往失之。而舆皂之中,莫与为匹。岂直栋梁萧艾可搪突((王与))((王番))者哉!
顾恺之:五代晋时晋陵无锡人。字长康,小字虎头。除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
毛惠远:画体周赡,无适弗该,出入穷奇,纵黄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其挥霍必也极妙,至于定质,塊然未尽。其善神鬼及马,泥滞于体,颇有拙也。
夏瞻:虽气力不足,而精彩有余。擅名远代,事非虚美。
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荀、卫以后,实为领袖。及乎子((禺页))能继其美。
江僧宝:斟酌袁陆,亲渐朱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像人之外,非其所长也。
吴((日东)):体法雅媚,制置才巧。擅美当年,有声京洛。
张则:意思横逸,动笔新奇。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巧不竭,若环之无端,景多触目,谢题徐落云此二人后不得预焉。
陆杲:体制不凡,跨迈流欲。时有合作,往往出人点画之间。动流恢服,传于后者,殆不盈握。桂枝一芳,足征本性。流液之素,难效其功。

※第四品(五人)
蘧道愍、章继伯:并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厘不失,别体之妙,亦为入神。
顾宝先:全法陆家,事之宗禀。方之袁((艹倩)),可谓小巫。
王微、史道硕:五代晋时。并师荀、卫,各体善能。然王得其细,史传以似真。细而论之,景玄为劣。

※第五品(三人)
刘顼:用意绵密,画体简细,而笔迹困弱。形制单省。其于所长,妇人为最。但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然观察祥审,甚得姿态。
晋明帝:讳绍,元帝长子,师王厉。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亦有奇观。
刘绍祖:善于传写,不闲其思。至于雀鼠笔迹,历落往往出群。时人为之语,号曰移画,然述而不作,非画所先。

※第六品(二人)
宋炳:炳明于六法,迄无适善,而含毫命素,必有损益,迹非准的,意足师放。
丁光:虽擅名蝉雀,而笔迹轻羸。非不精谨,乏于生气。

转自:新生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7 07: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