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34|回复: 0

看完你就彻底沉默了:美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860
发表于 2015-2-9 19: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在上海前往北京的高铁上写的这篇文章。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铁是中国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的产物。但是,并非当年应对危机的所有产物都是如高铁这么令人喜欢。另外,高铁修建的本身,也造成了国家铁路总公司负债率的高企。如果换种思路,修建高铁的资金,不是通过债务融资,而是通过股权融资,也就是通过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方式来融资,可否?思路上是完全行得通的。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有否有人这么认真考虑过?二是,中国的A股市场能否承受?三是,如果中国的A股承受不了,是否可以到纽约、伦敦等资本市场上去融?

我们曾经说过:文凭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金牌,思维是王牌。所有的成败,都决定于思维方式,包括国家的成败。美国这个国家为什么如此成功?它的成功,在于它这个国家有成功的思维模式。我们在1978年之前的30年,为什么失败,已然到了国家崩溃的边缘?在于我们失败的思维模式。

美国并非没有遇到过危机。比如,1929年到1933年的大危机,比如2008年的堪比1929年大危机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尤其是1929年到1933年的大危机、大萧条,持续时间之长、造成危害之大,留给了全人类极其深刻的记忆;当年的大危机,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大危机,那场危机甚至是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周期化运行规律所决定的。当宏观经济周期运行到景气阶段时,大家都高度一致地看好经济的前景,所以都会加大投资,而加大投资的结果是会造就很多产能,当产能超过了人们的有效需求时,就形成了产能过剩。这时,大量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导致他们现金链断裂,对内给工人发不起工资,对外还不了银行的借款、支付不了上游供应商的货款,最终导致大批企业和银行倒闭,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金融、经济危机。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深化,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危机一旦在一个主要经济体的爆发,就会引起全球性的危机,把所有国家都牵涉进去。时过境迁,2008年的危机,与1929年的危机,虽然表现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演进机理都是一样的。

1929年危机爆发时,美国是胡佛总统执政。他和他的智囊团队认为,既然危机是由于产能过剩引起,那么缩减投资和产能,必然能结束危机,迎来繁荣。于是,胡佛总统采取的是增加贷款利息、减少货币供给的方式来应对,企图以此来达到减少投资和降低产能的目的。没想到,胡佛总统的措施出台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一度把美国人民的生活带到水深火热之中。

胡佛总统当然无法在大选中获胜了,获胜的是一位叫做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人。罗斯福总统认为,既然胡佛总统从供给端来解决问题而不能,那么,就应该从需求端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当时英国有一位同性恋者,叫做凯恩斯,他是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和经济学家,他和一位叫做哈耶克的同事(当然也是经济学家),两人虽然是生活上的好朋友,但是在学术上却是死对头。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干预宏观经济,哈耶克则认为政府就根本不应该也无能力干预经济。他们俩在学术界和经济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面对残局,罗斯福认为政府不能不采取行动,他采取了凯恩斯的理论,推出了被后人称之为“罗斯福新政”的对策。也就是由政府出钱,来搞基建投资,修高速公路,修机场等。罗斯福认为,通过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投资,可以创造有效需求,如此,可以产生对钢铁、水泥等建材,以及运输等全方位的需求,并且可以创造大量就业,给千千万万嗷嗷待哺的美国家庭创造收入的来源。罗斯福的“新政”推出后,很快就见了效果,美国经济逐步从危机中走了出来。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成为了战争物资的供应商,战争导致需求大增,美国不但从危机中彻底解放出来,而且还发了战争财,彻底超过英国,成为了全球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

1933年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之间,也爆发过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如1973年危机。每一次,美国人都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成功应对,并使自己的宏观经济走上了正常轨道。在所有人看来,美国人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只有一招:美联储放水,搞QE,无底线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事实上,我们只看到了表象。

美联储是基于什么判断,而不断放水呢?因为,美国人知道,他们的股市是有效的市场,而且也知道,驱动股市涨跌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股市是宏观经济的发动机,股市因流动性驱动涨起来后,将会发挥其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将资源配置到创新、创造等领域,鼓励创业。果不其然,2008年实行QE之后,美国股市进入了牛市;随着美联储的不断放水,美国股市就不断地上涨。股市牛了,融资功能就凸现了,众多的美国企业(包括全球其他国家的企业如中国的阿里巴巴)可以到美国上市融资,并将融来的资金投入到创新、创造、创业等领域中去。所以,我们会看到,页岩气的开采技术,在这一段时期成熟了;3D打印技术,也是在这个时期成熟了;众多的科技创新,在这个时期成熟了。实际上,2008年之后的美国人民,除了放水之外,并没有闲着,他们在股市激励创新、创造、创业的机制下,艰苦但积极地进行着开拓性的工作。正是股市激励创新的文化,将美国经济带出了阴影,成为率先摆脱经济危机的唯一的主要经济体国家。

那么,中国是怎么应对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呢?我们采取的是复制美国1929年危机解决的方法,即采取政府加大投资的方式来解决,是中国版的“罗斯福新政”,很遗憾的是,时过境迁,我们的做法,成为了东施效颦。4万亿的结果是,中国宏观经济不但没有摆脱危机,反而是加重了危机——截至到上任政府到期,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出现了过剩:房地产全面过剩、钢铁产能全面过剩,有色和煤炭的产能严重过剩……包括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设施,也是严重过剩的产能。表现在金融上,是政府负债的全面提升,银行债务问题空前严重,产业结构严重畸形……从静态的眼光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可谓危机深重!

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举措,是全面性地失败了。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上。第一,照搬美国70多年前的、连人家自己都已经抛弃不用的过时经验,东施效颦、生拉硬套。第二,最为严重的错误是,对股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缺乏基本认识;政府在股市当中,扮演了非常不该扮演的角色(如长期实行IPO的审批制),导致了股市效率的资源配置功能的低下。第三,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不能也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利用和抓住股市这个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利用股权而非债券的方式解决问题、应对危机。

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资本市场、尤其股市,是现代经济体得以稳定、健康、可持续运转的关键。没有一个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高效运转的、融资功能强大的股市,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从而它也无可能成为一个综合国力强大的一流国家。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以银行为核心的、债权性间接融资的体系,但是这个体系已经将它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不可能再支撑我们这个巨大的经济体继续前行了。如果没有股市的振兴,如果中国的股市还是一如既往地熊长牛短,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概就将永远是一个梦。

A股长期慢牛的梦,就是中国的梦,就是维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我们认为,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7 00: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