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16|回复: 0

中国文化遗产之一中医(组图)

[复制链接]

224

主题

476

回帖

4220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220
发表于 2015-4-20 16: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静韧
1.jpg
近几年在中国大陆有一股反对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的势力,企图在中国抵制和取消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医。中国近一个世纪文化变异惊人,大量传统文化被遗忘和遗弃,而中医是近几年又一个被遭殃的一个例子。

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的文字资料记载最早出现于商代后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可以反映殷代武丁时期的许多医学知识和医学活动,巫彭、巫咸的名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记载。《山海经》中记有十巫采药的故事,《大荒西经》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彭、巫姑、巫真、吴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中医理论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经验的累积而创造的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2.jpg
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公元1026年),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是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公元1057年,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约在1068~1077年陆续进行。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3.jpg
古人在中国中医文化文献方面遗留给世人无价魁宝,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定要继承老祖宗遗留的中医文化并且发扬光大。

(新三才责任编辑:静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20: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