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67|回复: 1

《再见,列宁》:谎言背后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

回帖

35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35
发表于 2005-8-17 2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见,列宁》:谎言背后……

                                                                    

    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被朋友们的评论狂轰烂炸,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母亲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是儿子编造善意谎言的原因,因为他不能让她母亲收到社会变革的刺激导致心肌梗塞再次发生,因为第一次发生是他在游行示威队伍中让母亲受到的刺激。我们看到了在79平方米空间里发生的民主德国的奇迹。那是一个儿子对于母亲的愧疚和善意的欺骗。狂轰烂炸没有让我晕头转向,反而让我觉得电影中导演的巧妙构思,所谓的母亲的坚定信念原来也只是一个谎言。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谎言,是两个。而谎言的背后是一个母亲对于子女的舐犊之情,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拳拳孝心。

    在儿子的记忆中,父亲是被一个资本主义女人勾引走了,从此抛弃了他们;母亲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者和实践者,她把自己身心全部奉献给了这种信仰。所以他需要维持母亲脆弱的心脏,他需要再造一个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的空间。他的诚心感动了不少人,甚至他能够用录象编辑成电视节目以便母亲相信外面改变的这个世界依旧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儿子的所有作为,母亲的生活经历似乎都是引导我们沉浸在这种善意的谎言中为这种母子之情唏嘘不已。可是,母亲的一席话让我们明白了原来整个家庭之前的生活也一直是个谎言而已。

    父亲是和母亲一起决定投奔西德的,只不过母亲在最后放弃了,那是因为她不能看到方向,她担心子女会受到影响,因为不能一次性把他们全部带出去。为了缓解子女将来背负着父亲叛国罪名的压力,她将自己嫁给了这种信仰;她必须让自己的所有作为换来依旧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子女的安全;她忍受住了对丈夫强烈的思念,不断编织新的谎言来掩盖子女面前的父亲形象;所有的来信全部被塞进了橱柜后面,而不是被烧掉;信没有开封,因为也许她无法承受看到他的笔迹而能抑制自己的思念。我们除了为儿子编织的谎言感到泪水中的感动之外,我们该想到这个母亲为了编织一个更大的谎言而付出的艰辛和忍耐。儿子编织的谎言时间是8个月,母亲编织的谎言也许将会是一辈子。

    狂轰烂炸的评论中大多数很坚定地认为母亲至死还在相信儿子制造的一切假象是真实的,可是我想我注意到了两个细节。一是儿子女朋友对母亲的告密,她已经把所有的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的怀疑已经得到验证,可是她没有拨儿子的冷水,她已经享受着儿子精心编织的谎言中。躺在病床上的她在得悉真相后看儿子的眼神的万般意味。最后的一次广播,儿子让前宇航员成了民主德国的最后一位总统,宣告了东西德合并后东德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母亲轻轻地,微笑着说了:“真是不可思议!”这该是对儿子所作所为的最大赞许了。她的儿子在79平方米房间里,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为她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成功的伟大的东德。

    而事实上,彼此之间的欺骗谎言都是为了保护彼此。母亲的谎言是为了换取子女的安全成长,儿子的欺骗是为了保护母亲脆弱的心脏。而其中关于信仰的,那只是一种为了生存服务的力量而已。人们活着,追求的总是美好的,不管是生活的物质的精神的享受的还是信仰的。列宁同志的挥手从母亲眼前掠过,夕阳在他背后熠熠生辉,这个场景既是对一个旧的生活的告别,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烟花载着母亲的骨灰飞向太空。剩下的人依旧希望美好的生活着,不管是处于何种信仰……

    在时代的变革中,个人的存在就像是从宇宙中看地球一样,那是极其渺小的;电影让所有处于这个时代中的人反思着经历过的感动。我想,这部电影除了能给经历东西德合并的快乐和痛楚的德国人以更多感触之外,我们这些人,这些普通的观影者也该从中受益很多啊!

0

主题

56

回帖

57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57
发表于 2005-8-31 19: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秋天柏林墙倒塌至今已有很多年了。现在绝对有足够的时间来回顾这段历史上不寻常的事件,使所有人—不管是东德人还是西德人—对此有一个有教益新看法。这也正是电影编导Wolfgang Becke和剧本作者Bernd Lichtenberg想要通过《再见,列宁!》 表达的。 他们关于那几个月—东西德迅速结合—的故事,给了德国统一新的诠释,并表达了他们一路走上混乱的、常常充满矛盾的感受。

一声长鸣,载着母亲骨灰的火箭划过漆黑的星空,礼花绽放在点点繁星的周围,夺目绚丽的光芒映射着每个默然的面庞……是寄托着美丽的谎言还是出自善意的欺骗,一部掘自德国人内心的稚嫩与怀旧情节在这样舒缓的结局里落幕了。

再见,列宁。我静静地守候着字幕的最后终结,柏林墙最后的残垣已经被德国政府拍卖了,伤逝得不再是金元侵蚀纯真世界的边际,而是酸涩地怀念仅仅潜藏在回忆里的过去,亢奋之后的亢奋迭加着伟大政治理想与我们父辈精神理念里的富足充实。

2003年德国LOLA(金洛拉)电影节沉浸在红色的怀旧婉歌里,《再见列宁》以别致震撼的名字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七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了3500万欧元,观看人次超过570万,数据似乎告诉我们些什么,没有伤逝的政治电影,只强调变迁和细节的社会缩影。

阿历克斯的父亲背离家人逾越柏林墙追求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去了,母亲将所有的寄托赋予民主德国的社会事业当中,1989年10月7日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警察镇压,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个月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统一了,整个社会构架以及价值观在瞬间成了东柏林不能承受之轻,母亲的苏醒,伴随着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儿子在自己编织的理想国度里让母亲依旧驻足在列宁的伟大世界里顺利击败可口可乐,母亲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母亲的离去伴随着一个个善意的谎言……

德国电影想表现如何的意识和形式?整个电影充满了回忆和调侃,却没有一丝的浮躁和唐突,温情而又无奈地将镜头延伸到一个没有答案终结的领地。列宁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飞机缓缓地调离城市上空,雕像的面庞凝视着母亲茫然的无措,似乎在质疑整个德国的未来方向,导演像杂糅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国——西德的经济发展与东德的精神夙牵。

记得反映社会、意识与人题材的电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爱和英国的冲突着重以西方的传统政治审美加好来坞血腥的暴力控诉表现历史事件,这样的电影难免有些强权似的灌输情节与明显的政治导向性,所以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电影。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被导演离析成《布拉格之恋》也是太明显的意图性,于是原著关于人、性、社会的构架被支解了,同样弱化了米兰•昆德拉在思想上的传承,他并不想表现伤痕,整个电影却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举枪待射的苏联军官。《再见列宁》的镜头与意图只是将你从纷争中引回关于亲情和家庭的小范围内,而背后的世界却留在落幕后的段段遐思里,所以《再见列宁》是优秀的电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时间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周围的变迁,从东德商品的仿造,电视节目的自己录制,总之在节奏快慢之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里颠倒了,统一的德国也像换了包装的罐头向民主德国的一边靠拢,而现实中人人都在经受着社会诸多环境以及思维定势的严峻考验。难道真的能象换了包装的罐头一样,回到从前吗?显然不能,他却能引起统一后德国人民的判断。

记得一张新闻图片便是巡逻中的东德士兵跃线叛逃的瞬间,冷战的媒体们大肆将这张图片延伸到各个媒体角落。《再见列宁》用完全中立的立场延续故事的情节发展,这一点是可以首肯的。

电影穿插的大场面一般后积聚在片子的千半截,似乎更多是为了强化民主德国当年“大”而“空”的形态;后半截将西德的文件编制成新的录象资料,西德吸毒、颓废的社会图片也被编制了。这似乎让观众明白,这个世界总有瑕疵。

细细地看,导演的镜头语言安排也是多样的。从内容上讲,离不开局部小场景,在表现空间与人的关系上说,完全是德国电影的风格。法斯宾德的电影就是将舞台剧的表演表现手法运用到电影当中。

《再见列宁》可以看作是法斯宾德的电影传承。法斯宾德的电影强调时效性,他所表达的电影语言完全根植在战后的德国,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德国人的心态与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解构;《再见列宁》则是在时效上强调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人的心态与反差,人的意识与行为的变迁,系蓝领巾的小学生为了二十元钱钻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书堆里整日酗酒。法斯宾德除了《莉莉玛莲》多数电影的人物不多,喜欢在局促的小环境里表现剧情的冲突和情节延续,包括在房间、吧台、窗前等等,这些都是他所倡导舞台戏剧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见列宁》多数场景都是在儿子精心布置的狭小东德家中完成的,却没有丝毫的拖沓。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切比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员的表演是极为出色的,同样作为观众,翻腾着复杂情绪眼见着列宁远离在视线的边际,心里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说的那句话“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深情地鞠躬,再见——列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9 06:4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