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总是我受伤 海外球员不妨到“小”球队闯荡
SPORTS.SOHU.COM 北京晚报
本周末,中国留学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再次集体度过了“黑色”周末,无论是郝海东这样的“养老型”,还是邵佳一这样的“商业型”,他们都在苦坐板凳。几名中国海外球员受伤的直接结果,就是影响了他们在欧洲五大联赛的立足,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养伤、竞争、板凳、再受伤的困境。
为何韩日伊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大红大紫的时候,中国球员总是很受伤。中国球员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留洋,去往何地留洋,现在应该反思一下了。
细数近年来在欧洲五大联赛真正取得成功的,只有杨晨、孙继海两人。分析两人的成功案例,老教头金志扬说,杨晨的特点是速度快,这恰恰是东亚足球的可取之处,欧洲俱乐部也正是看到了中国球员的这个特点。孙继海的成功则是他不仅仅有速度,而且还是一个多面手,可以应付多个位置,这也是所有教练都喜欢的一种类型的球员。即便是二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从他们的发展来看,他们在德甲和英超的日子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伤病困扰。为什么呢?很简单的原因,就是欧洲五大联赛水平太高,尤其是代表着身体对抗的德甲、英超,拼抢太激烈,不适合中国足球这个水平的中国球员。德甲和英超球员都是靠身体吃饭的,亚洲人的身体条件不占优势,技术和速度是亚洲球员的立足之本。金志扬建议中国球员到欧洲发展时,先从参加荷兰、比利时甲级联赛这样讲究技战术配合的欧洲小型联赛开始,以这些小联赛、小俱乐部为跳板,保证自己的上场时间,多参加比赛,才能在欧洲提高。像现在效力于英超和德乙的中国球员,往往是好不容易赢来的主力位置,因伤又让出来,然后再养伤,重新参与队内竞争。这反而不利于球员的自身提高。回首几名中国留洋球员,他们走过的都是同样一条路线。而朴智星这样的日韩球员都是先从欧洲的中小联赛打起的,然后逐步跳向了代表最高水平的五大联赛。
新赛季英超开赛后,本来很有希望打上曼城队主力左后卫的孙继海,第一场比赛时还是被主教练皮尔斯留在了替补席上。孙继海分析说:“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我此前的伤病。我这两天反复看比赛录像,不得不承认,我的竞争对手米尔斯在比赛中的投入程度的确超过我,在平时训练中也更玩命,对教练的要求绝对是超额完成。这可能是我在英超最大的一个体会,中国球员普遍存在一种习惯上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够努力了,即使是为了饭碗也会拼命。但别人做到了100%,我可能就做到了80%,最多90%。就像两个剑客,人家一出手就不留余地,而我们骨子里会有所保留。”在孙继海看来,现阶段的中国球员,并不适合英超这样高对抗程度的联赛。近日,土耳其根克勒比尔利吉俱乐部总经理哈桑·塞汀卡亚来到上海申花俱乐部,准备将世青赛上表现突出的申花小将郜林带走。但申花以根克勒比尔利吉俱乐部名头太小,郜林为俱乐部非卖品将哈桑拒之门外。此后,哈桑不得不转而瞄准另一名中青队小将卢琳。临行前,哈桑向中国足球俱乐部建议,如果让中国球员真正地成长,就应该把他们的年轻球员送到像土耳其联赛这样的地方,它们是链接欧洲的桥梁。中国球员年轻有潜能,而中国联赛水平实在太差,这样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像韩国的李乙容就在土耳其的特拉布宗体育队效力。
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在运营模式上一直比较保守,除了球队冠名、球衣和球场广告、球票等传统项目外,几乎没有其它的市场开发。球员输出更是空白。分析原因,不外乎是俱乐部的优秀球员少,各俱乐部迫于联赛压力不愿意输出球员。其实,石俊成功转会瑞超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案例。石俊是和云南红塔队一起被力帆整体收购的,一年多时间,力帆几乎净赚50万欧元。力帆俱乐部常务副总陈宏承认,瑞超并不是欧洲最好的联赛,但他们的水平要比我们高,而这个“小联赛”年轻球员打得上球,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本报记者陈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