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想不到的7大爆炸源就在你身边!(组图)
【阿波罗新闻网 2015-08-15 讯】
化学品仓库爆炸虽然危害严重,但并不常见,相反,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爆炸隐患反而更值得引起重视。特邀相关专家,为大家列出最值得警惕的7种常见爆炸源。
隐患一:超期服役的煤气罐。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告诉记者,煤气罐爆炸导致的人身伤害最为常见,且受伤程度往往较重。一般导致煤气罐爆炸的原因有四点:
第一,煤气罐意外受热,内含气体迅速膨胀,罐内压力过大产生爆炸。
第二,充气过量。一般来说,灌装煤气罐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85%,如超量充灌,罐体在受到暴晒、烘烤时,爆炸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第三,到了冬天,一些居民为了让火烧得更旺,会用热水烫罐底,这很易导致爆炸,也是冬季煤气罐爆炸多发的原因。
第四,超期服役、缺乏保养和维修的煤气罐,稍遇高温、挤压、碰撞就会发生爆炸。贾大成指出,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煤气罐、定期检查和维护、拒绝超期服役、避免错误使用等措施,可有效防范煤气罐爆炸。如在烹饪时闻到煤气异味,应提高警惕,暂停使用。
贾大成表示,目前,很多家庭使用的煤气管道相对安全,但最好安装警报器,并配合工作人员定期检查是否漏气,以免因漏气导致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爆炸。
隐患二:不常清洁的的高压锅。
“只听一声巨响,锅盖被炸飞,滚烫的食物四溅……”邹晓防说,常见患者因高压锅爆炸受伤前来就诊,病人描述的爆炸一幕让人毛骨悚然。导致高压锅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超出安全使用期限;二是不注意清洁,限压阀和浮子阀一旦堵塞,锅内压力太高也会爆炸。
因此,不管是传统高压锅,还是电压力锅,使用年限均在6~8年,如发现锅体变形、生锈等更要马上弃用。使用前必须检查限压阀和浮子阀,如有堵塞及时清理;锅内食物不能装得太满,扣盖时还要注意是否扣合到位;离火后要等锅体充分冷却后再取下限压阀、开盖。
隐患三:高温车里的打火机。
很多吸烟的男士都会随身携带打火机。炎热的夏天,如把打火机落在车内,可能会发生爆炸,甚至引燃整辆车。贾大成解释说,阳光照射下,车内温度会达到60℃以上,打火机内含的液态丁烷受热膨胀,外壳不能承受内压便会爆炸。
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烈日下,把打火机放在车内,12分钟后就会爆炸。爆炸瞬间,打火机喷出大量气体,塑料外壳炸成碎片,四处散落,十分危险。
专家指出,打火机不要放在车上;家里的打火机最好也放在阴凉处。另外,香水、电池、花露水、充电宝、碳酸饮料等易在高温下爆炸的产品也别放在车里。
隐患四:用来烧水的微波炉。
鲁建国告诉记者,不能用微波炉过度加热清水,因为微波加热时,水不会流动,只是温度升高,有可能超过沸点却还不开。但端起水杯,一点动静就可能引发暴沸,甚至爆炸。加热液体时,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2分钟以内。
需要注意的是,微波炉加热是从内到外,鸡蛋、鹌鹑蛋、脆皮肠、未削皮的土豆等类似“穿着衣服”的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内部膨胀,而外壳却阻挡气体膨胀,就会爆炸。使用微波炉加热这类食物时,最好划个口子、戳个洞,这都利于热气散发。隐患五:年头太久的热水袋。
寒冬里,温暖的热水袋是不少人的“手中宝”,但不注意却可能爆炸伤人。邹晓防告诉记者,常见热水袋爆炸导致烫伤的原因是,灌入热水后,热水袋迅速膨胀,如热水袋本身比较老旧,就更容易破裂爆炸。
专家建议,热水袋使用两三年后就要考虑更换,如发现表面已有轻微裂纹,更要果断扔掉。使用中,最好别倒入开水,水温在50℃上下即可,以温暖不烫为宜。热水袋灌到2/3即可,灌好后应排尽空气,拧紧盖子。
隐患六:没有标识的电暖袋。
电暖袋比热水袋更便捷因而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但因电暖袋使用不当发生的爆炸、烫伤事件却屡见不鲜。鲁建国告诉记者,由于加热元件不同,电暖袋可分为电极式、电热管式和柔性发热丝式。
电极式电暖袋最危险,因常发生爆炸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但仍有不法商家出售。电热管式电暖袋一般不会爆炸,但手感不好,且寿命较短,约为1年。柔性发热丝式电暖袋手感舒适、寿命长,是购买首选。
专家提醒,消费者可通过揉捏来鉴别电暖袋。如袋体通体柔软,就是柔性发热丝式;如捏到硬块或硬物,就是电极式或电热管式。建议大家一定要买正规厂家产品,不要图便宜买“三无”产品。
隐患七:受到挤压的充电宝。
外出、旅行时带个充电宝能避免不少“断电”麻烦。但国家质检总局曾对国内充电宝市场进行质量监测,结果发现,所有充电宝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风险。部分产品遭遇挤压、冲击等外部影响,就可能发生内部短路,从而自燃或爆炸。
鲁建国提醒,大家在购买充电宝时一定要注意:首先,尽量在正规渠道购买,别买无品牌型号、无生产厂家、无电气参数标识和无警示说明的产品;其次,选购时应仔细检查外壳,劣质产品做工粗糙;再次,发现充电宝温度异常升高时,应迅速将其置于有一定防火、防爆能力的容器里,远离人群。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冬琪 来源:生命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