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65|回复: 0

汉武帝诛杀功臣不留痕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 06: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诛杀功臣不留痕迹

  公元前202年,刘邦创建了汉朝,成为汉高祖。其死后,妻子吕后掌握大权。当时的匈奴经常南下侵犯中原,而初汉始终打不过匈奴;所以匈奴单于曾送来一封信,大意是希望和吕后结婚,这样对双方的国家有好处;吕后读信大怒,要发兵讨伐匈奴,但大臣们知道汉朝的家底,纷纷劝吕后客观面对现实。从此以后,汉朝皇帝和大臣们,都韬光养晦,埋头拼命发展经济。

  到了公元前156年,汉武帝刘彻即位,汉朝已经发展壮大,可以讲兵强马壮,所以汉武帝开始了讨伐匈奴的长期战争。汉武帝手下出现一些历史记载的猛将,例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等。汉武帝的皇后是卫子夫,而卫子夫的弟弟就是卫青。卫青因为擅长领兵打仗,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地位的日益提升,到最后汉武帝对他已经赏无可赏,所以要求群臣见到卫青要行跪拜之礼。功高盖主,李扬认为卫青做为重臣,到了皇帝对他赏无可赏的地步,那卫青就离死不远了。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入宫后一年多的卫子夫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皇后母亲馆陶公主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后为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人赶去救下卫青。汉武帝得知此事大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公孙敖也因此显贵。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掌管朝政议论。李扬对此的看法是,汉武帝对自己的丈母娘干涉自己家的事情,也是不允许,但看在陈皇后的面子上,不叱责丈母娘,而是通过大力奖赏陈皇后的情敌家族,来警告陈皇后家族。

  公元前124年漠南之战后,卫青被赐千金,有个叫宁乘的人,劝他将奖金,送给汉武帝很宠爱的王夫人,因为王夫人刚刚受宠所以家里尚未富贵,可以把皇帝所赐的千金都送给她示好。汉武帝知道此事后,向卫青寻问清楚后,把宁乘升为东海都尉调出了长安。汉武帝这样做,李扬认为证明他讨厌别人插手自己家事,好在宁乘给出的计谋,不算害人,所以借提拔宁乘的缘由,将爱管闲事、敢插手皇帝家事的宁乘,赶出了首都。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时,李广出兵讨伐匈奴,因迷路而没完成任务,因不想面对汉武帝的责罚,所以自杀了。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广的小儿子李敢,因跟随霍去病攻击匈奴立了大功被封侯,不知从哪儿打听到的消息,他认为卫青陷害父亲才导致父亲自杀,因此闹事打伤卫青,这是死罪;不知为什么,也许卫青有别的想法,所以把闹事事件压下,没上报。但霍去病为卫青复仇,在甘泉宫的狩猎时射杀了李敢,汉武帝居然没管此事。霍去病是卫青的亲外甥。

  李扬顺便多说一句,李广的孙子李陵,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少年因才能出众而受到汉武帝赏识,在汉朝一次讨伐匈奴时,自荐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由于身陷重围兵败投降。天汉四年,汉武帝命令公孙敖去匈奴迎还李陵,公孙敖没能完成任务,便谎称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汉武帝大怒,族灭李家,李扬认为这说明汉武帝不是一个心慈面善的人,当然也不认为公孙敖能骗得过汉武帝。自此之后,李氏名败,而家乡人皆以李陵为耻。元平元年,李陵病逝。据史书记载,中原的使者,在西域曾见到一些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自称是李陵的后人。

  《史记》记载,淮南王刘安打算谋反时,派亲信偷出淮南国,而悄悄西入长安,给大将军和丞相供事,意欲一旦发兵起事,就让他们先刺杀大将军卫青,认为这样政变就容易成功。《史记》作者都知道的事情,那汉武帝更知道了。汉武帝不会因为卫青不参与政变,就感到高兴;尤其是他知道自己的重臣居然如此厉害,可以影响政变结果后,李扬认为汉武帝的杀心顿起。

  作为皇后的弟弟、太子的舅舅,卫青这个外戚已经让无数人巴结了;更何况卫青征战匈奴多年,基本没败过,势不可挡,威震国内外,皇帝不可能不猜疑他;偏偏卫青的外甥、太子的表兄弟霍去病,年纪轻轻,居然也擅长打仗,统领汉朝军队,北上讨伐匈奴时,也是屡战屡胜;在这种情况下,霍去病得到的封赏,也是不计其数,最后发展到和卫青一样,皇帝再也不能赏他什么了。所以李扬认为,皇后的亲戚们,已经是功高盖主了,汉武帝肯定要想办法除掉他们。

  《资治通鉴》记载。太子和皇后日渐失宠,并偶尔就脱口而出自己的担忧,即皇帝最后废掉皇后和太子。汉武帝的耳目有的是,必然会有些人向皇帝告密;汉武帝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卫青表示,“太子温厚好静能安天下,是最合适的守城贤主”,并让卫青转告皇后和太子。李扬对此有个疑问,汉武帝明明讨厌别人管自己的家事,还曾给陈皇后的母亲示威以警告,但现在他却偏偏通过卫青,来向自己的皇后妻子和太子儿子转达态度,这是为什么?这证明汉武帝提防的不是皇后和太子,而是提防皇后的握有重权的亲戚们;所以明着是让卫青转达自己的态度,其实是在打消卫青、霍去病这些外戚重臣的疑虑,避免他们造反。李扬看到的中国历史,外戚干政、造反、夺权的事例,比比皆是。

  公元前94年,怀胎十四月的赵氏为汉武帝产一子,取名为刘弗陵。公元前88年,群臣明白汉武帝想要立刘弗陵为太子。弗陵稍稍长大一些后,皇帝经常无故责备赵氏,最后赵氏终被皇上赐死。赵氏死后,有人向汉武帝进行过询问,汉武帝给出了他的答案:
  “从古至今国家之所以内乱,就是因为人主年小而母亲年壮。女主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吕后的事吗?”

  公元前87年2月14日,汉武帝刘彻病死于五柞宫,享年70岁。第二天,8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这个历史故事,充斥在各种史料中,读者们和李扬也都知道。子贵母死,始作俑者汉武帝也。象汉武帝这样忌惮他人干涉家事,忌惮皇帝被家人挟持或被外人挟持,居然发明了如此残暴的子贵母死制度,他怎么可能不忌惮卫青、霍去病这些皇后的亲戚们呢?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上疏请武帝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诸侯王必须“就国”(即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首都长安)。霍去病这样冒死向皇帝进言,其实就是怕汉武帝废掉太子表弟,所以希望汉武帝把其他三个皇子,一一封侯,这样让其他三子只能到领地生活,从而断绝他们影响皇帝、影响大臣、影响首都人民和舆论,其他三子到了外地后,基本就断绝了他们继承皇位的想法,因为没皇帝的旨意,外地的三个皇子,是不能进首都的。李扬认为这样在皇帝去世时,其他三个皇子趁机争夺皇位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了。

  废不废皇后,废不废太子,这应该是皇帝自己的事情,别人来影响、左右皇帝的决定,哪个皇帝也忍受不了,更何况是非常忌惮他人干涉自己家事的汉武帝。但从史料中,从没发现有记载汉武帝因此生气之类,李扬认为功高盖主的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不敢生气反驳的重要因素。三月乙亥日,御史臣霍光兼尚书令上奏未央宫,汉武帝下诏道:
  “下交御史办理。”

  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开创了大汉盛世,而且把匈奴赶尽杀绝,迫使北部的匈奴人,不断西迁,一直跑到欧洲才能安家立业。霍去病公开要挟汉武帝,以保护自己的太子表弟的继承权,即使是现代社会,也是不允许的,属于大逆不道的罪行。所以公元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上书皇帝后,即于当年病逝。李扬翻阅了大量史料,始终没搞清楚,霍去病到底是什么病,导致他上书当年即死?时间好巧噢,不知读者们有没有感觉。

  霍去病病逝十年后,公元前106年,卫青也病逝了。李扬发现,历史上对此二人的病,好象都没有确凿证据,也没什么史料证明,发病的详细过程和外在表现,反正二人病逝。史料记载,霍去病和卫青死后,汉武帝都是大大加以厚葬,并且安排得很风光,所以研究历史的人,对此没有产生过多的怀疑。虽然汉武帝,对霍去病、卫青二人的孩子们,都大加封赏,但很明显,二人的后代们,对汉朝的作用不重要了。所以几年后,一些心怀恶意的臣子们,不断挑拨皇帝和皇后太子的关系,终于逼得太子造反,兵败后太子和两个皇孙被杀。

  因为太子造反,所以那些参与者、支持者、甚至同情者,都被汉武帝杀掉了,甚至从上到下,许多人被灭族,而追杀太子的人都封了大官。过了些日子,汉武帝又怀念起老实、善良的太子儿子来了,总感觉这事不对劲儿;当他逐渐查出,一些大臣陷害太子的证人、证据后,又暴怒,从而将那些陷害太子、追杀太子的人,全都灭族了。汉武帝这样反复屠杀,不是因为他嗜杀,而是他始终不能接受太子造反的事情,并因此迁怒于干涉皇家事务的所有大臣们;同时也是为新太子消减权臣,因为被杀掉的太子,曾因善良和厚道,劝汉武帝少诛大臣,而汉武帝则笑呵呵地回答,是为了让太子继位掌权顺利,这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得一拼。

  象这样的皇帝,面对威名远播的将军李广,面对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威风八面、手握重权和军队的霍去病、卫青,李扬认为汉武帝不可能不杀掉他们,只是手段比较隐蔽,没被人察觉罢了;加上当时书籍是竹子片、林片做的,很难有大量流传下来的史籍,因为史料太少,其中还有伪史,后世很难研究清楚。
  大连市西岗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 李扬
  2015年9月3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6 18: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