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陵和盗陵好像是孪生兄弟,从陵寝建成后,盗陵就紧跟其后,没有停止过。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寝被盗,挖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怪招迭出,妙计不断,但总是防不胜防,几乎没有不被盗的陵寝。从古至今,关于防范地宫被盗的方法,有的说地宫里设有毒箭,有的说安有飞刀,有的说设有陷阱,有的说设有翻板,有的说地宫内充满毒气??真是花样繁多,但却没听说棺内喷火的。然而这一奇异的事竟在康熙大帝的棺中发生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至1946年初,清东陵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当地土匪趁机纠集了本地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第二次东陵大盗案。这次被盗掘的陵寝主要有康熙帝的景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和慈安陵,被盗陵寝之多、损失之惨重大于1928年孙殿英的第一次东陵大盗案。
1945年12月22日,在盗掘景陵时,地宫十分坚固,盗匪们整整挖了一夜,才将地宫打通。当他们打开最后一道石门,进入金券时,见棺床上摆放着6口巨大的棺椁,每口棺椁无异于是一个珍宝柜。红了眼的匪徒一齐冲了上去,锤凿斧砍,将外椁拆散。富有盗掘经验的关某和田某知道正中间的是康熙帝的棺椁,殉葬珍宝最多,便用刀刃、斧刃将棺盖撬开后,伸着脑袋就往棺内看。就在打开棺盖的一瞬间,从棺内突然喷出了一团奇异的火焰,立刻就把关某和田某的脸烧坏了,疼得二人嗷嗷乱叫,他们立时就将棺盖盖上了。金银财宝的巨大诱惑力,使得这两个人也顾不得伤痛了。他俩吸取了被火烧的教训,找来两条棉被,用水淋湿,裹在身上和脸上,只露着两只冒着贼光的眼睛,两人把棺盖抬起挪开,迅速躲到一旁,这次棺内却没有喷出火来。
这两个人后来脸上都落下了疤痕。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这件事。棺内为什么会喷出火来?是什么火?是当年为了防盗而故意设置,还是人骨造成的磷火?时至1945年,康熙帝已入葬222年了,即使是事先由人有意设置,药物也早该失效了,更何况地宫下因未设龙须沟,水排不出去,每到阴雨连绵的季节,地宫里有深达一人多的积水,棺椁长期浸泡在水中,即使有药物也早已不能使用了。那为什么还会喷火?至今也是个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