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人重視道德修養,這從古人對玉的鍾愛可見一斑。
古人愛玉,並非純粹是因為外在的美麗,而是重其內涵,因為玉器是一種品德的象徵。人們佩玉在身,以此自勉自比,作為自己的人生啟示,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規出格,所以自古有“君子比德於玉”的說法。《禮記》中說:“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詩經》也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記載。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也。其聲舒暢遠聞,智也。不折不撓,勇也。銳廉而不忮,潔也。這就是古人所稱玉所蘊涵的五德。
孔子說“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他在《禮記》中賦予玉“十一德”。在他看來,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種品性和象徵。
因為玉的美必須經“切、磋、琢、磨”的繁複工序才能煥發,所以《詩經﹒衛風》的一首詩中寫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說,這位文雅的君子,就像經過仔細地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樣。說明君子之美要經過一定的禮的規範和度的把握才可以獲得的。就像獲取美玉一樣,需要有一番磨礪的功夫。這樣玉器又成為君子修養、磨練品性的象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