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鉴赏:走进传世名帖中的“茶”文化艺术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355
|
回复:
1
鉴赏:走进传世名帖中的“茶”文化艺术
[复制链接]
ANNYbaby
ANNY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4174
IP卡
狗仔卡
220
主题
476
回帖
417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74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6-5-24 13: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源:6park
唐代怀素《苦笋贴》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白话文释义:苦笋和茗茶两种物品异常佳美,那就请直接送来吧。怀素敬上。笋,《说文》:竹胎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字作笋。“茗”,说文:茶芽也。即茶树的嫩芽,早采为“茶”,晚采为“茗”。后泛指茶。“迳”,同径。《集韵》:直也。“径直、直接”之意。
宋代黄庭坚《苦笋赋》
释文: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词曰。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啗而不疾人。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锺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玫之与梦永。又安得与之同年。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使人萎而瘠。予亦未尝与之下。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苦笋是一种蔬菜。古时湘一带多有发展。笋肉色白,一样寻常做法为炒、拌、泡。清喷香微苦,回口爽甜(这种口感与喝茶很相似)。
宋代蔡襄《精茶帖》
《精茶帖》也称《暑热帖》、《致公谨帖》,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帖亦入刻《三希堂法帖》其文曰:“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
宋代蔡襄《思咏帖》
释文:“襄得足下书,极思咏之怀。在杭留两月,今方得出关,历赏剧醉,不可胜计,亦一春之盛事也。知官下与郡侯情意相通,此固可乐。唐侯言: “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初夏时景清和,愿君侯自寿为佳。襄顿首。通理当世足下。大饼极珍物,青瓯微粗。临行匆匆致意,不周悉。”信中所载“唐侯”,即唐询(彦猷),为福建路转运使。“唐侯言: 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一句,据徐邦达先生考证认为:“是指有关茶的事情。唐氏曾官福建路转运使,福建是产茶的地方,可知那时唐氏正在任上。”(《古书画过眼要录》)所谓“有关茶的事情”,也就是当时的斗茶活动。 根据信中语气揣测,王白、游闰两人,均当为蔡襄、冯京和唐询所熟识。“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这条“战况”,由唐报蔡,再由蔡达冯,又说明他们都是斗茶圈子中人。通过这条消息,我们不难透视到宋人斗茶的激烈程度,斗茶已成“一春之盛事”,而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出现了不少的高手。蔡襄对此事的评语,虽只有“大可怪也”的寥寥四字,却形象地表现了王白作为一个常胜将军,而今失手于游闰,令一代茶艺权威惊呼“大可怪也”,并郑重其事地与好友通报,足以证明了斗茶一艺在宋代士大夫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北宋苏轼《啜茶帖》
释文: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恕草草。《啜茶帖》,也称《致道源帖》,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写给道源的一则便札,22字,纵分4行。《墨缘汇观》、《三希堂法帖》著录。其书用墨丰赡而骨力洞达,所谓“无意于嘉而嘉”于此可见一斑。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
北宋苏轼《新岁展庆帖》
释文: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蹔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 另纸行书:子由亦曾言(此字旁注),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着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北宋苏轼《一夜贴》
释文: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榻,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才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轼白,季常。廿三日。此贴与《新岁展庆帖》主题都不是说茶,但都在信中随笔提出茶具及茶饼,茶即是生活中不可缺的日常,也是文雅颇受喜爱的互赠佳品。可见茶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是多么普及的一件事。
北宋米芾《苕溪诗帖》
《苕溪诗帖》是米芾的一件代表作。诗中记述了他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每天酒肴不断,一次,米芾身体不适,便以茶代酒,事后作了这首诗。释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元佑戊辰八月八日作。折叠题跋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李东阳跋。
北宋米芾《道林贴》
米芾自书诗帖,诗曰: “楼阁明丹垩,杉松振老髯,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 诗中描写的是: 在郁郁葱葱的松林之中,有一座寺院,僧人一见客人到来,便“拥帚”、置茗相迎接。“拥帚”亦称“拥慧”,扫地之意。古人迎候尊贵,惟恐尘埃触及客人,常拥帚以示敬意。“茶细旋探檐”,意为从屋檐上挂着的茶笼中取出细美的茶叶。“探檐”一词,生动地表现了寺院僧人以茶请客的同时,也记录了宋代茶叶贮存的特定方式。蔡襄的《茶录》中曾有“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的论述。米芾的诗,正可谓是这个论述的注脚。
北宋赵令畤《赐茶帖》
令畤顿首: 辱惠翰,伏承久雨起居佳胜。蒙饷梨粟,愧荷。比拜上恩赐茶,分一饼可奉尊堂。馀冀为时自爱。不宣。令畤顿首,仲仪兵曹宣教。八月廿七日。赐茶一事为宋朝之制度,与贡茶一道,亦属君臣上下之礼。
龙团凤饼,北苑春色,所谓“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宋梅尧《七宝茶》句),尽显皇恩浩荡。有宋一代,凡受茶之惠者,无不欢欣鼓舞,珍爱有加,或藏之秘箧,或分享友朋,或孝敬严慈,或品题自怡。宋人王元之有诗云:“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龙凤茶》)赵令畤缘于对佳友的“梨栗”之报,以茶为礼,将上赐之茶旋即奉献“仲仪”乃及父母,故知其交谊之深,亦更知上茶奉于高堂,实为宋人之孝道也! 然“馀冀为时自爱”一语,则将惜茶宝茶之情坦露无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ANNYbaby
ANNY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4174
IP卡
狗仔卡
220
主题
476
回帖
417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74
收听TA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4 13: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徐渭《煎茶七类》
释文: 煎茶七类一、人品。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领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 二、品泉。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并贵汲多,又贵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贮陈,味减鲜冽。 三、烹点。烹用活火,候汤眼鳞鳞起,沫浡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汤少许,候汤茗相浃却复满注。顷间,云脚渐开,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盖古茶用碾屑团饼,味则易出,今叶茶是尚,骤则味亏,过熟则味昏底滞。 四、尝茶。先涤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萦,设杂以他果,香、味俱夺。 五、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呤,清谭把卷。 六、茶侣。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之徒,超然世味也。 七、茶勋。除烦雪滞,涤醒破疾,谭渴书倦,此际策勋,不减凌烟。 是七类乃卢同作也,中伙甚疾,余忙书,稍改定之。时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书于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4-11-5 06:4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