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0-4 02: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奥运
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MPIC GAMES OF 1952
巨人苏联队初涉五环城
奥运会进入苏美抗衡的年代
伦敦奥运会前一年,即1947年6月,国际奥委会于斯德哥尔摩就1952年奥运会会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世界一些城市对主办奥运会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与第十四届奥委会只有伦敦一家申请形成了鲜明对照的是,第十五届则有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雅典、 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洛桑、费城、斯德哥尔摩、芝加哥9个城市同时提出了申请。会议期间,各个城市都派来了由市长率领的代表团游说,气氛相当热烈。通过投票表决,赫尔辛基赢得主办权。
芬兰这个国家虽然人口不多,幅员不大,但体育运动相当普及,在冬、夏奥运会都取得过优异成绩。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1940年战争迫在眉睫,当日本东京宣布不承办奥运会时,芬兰毅然接过了这项任务,并积极进行了准备。赫尔辛基,亦名赫尔辛福,是芬兰首都和主要海港。当它被选为1952年奥运会会址的消息传开后,人群雀跃,举国上下投入了准备工作,赫尔辛基仅有40多万人口,预计奥运会期,从世界各地到来的客人-旅游观光者、新闻记者、运动员和体育官员等,将达7万人。无疑这对一不大的城市将造成很大的压力,他们周密地考虑了城市建设,为客人到来后的住宿、交通和食品供应等作了妥善的安排。他们扩建了作为主体场地的赫尔辛基运动场,将原先只能容纳不到5万人的看台扩大为7万人,运动场附近,修建了供游泳、体操和球类比赛的各类场馆。另外,还有两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物:一座是为纪念马蒂.耶尔维宁在1932年奥运会夺得标枪冠军的白塔;另一座是芬兰长跑骁将帕沃.鲁米的青铜像维妙惟肖,展现了鲁米往昔驰骋田坛的雄姿。这两座纪念物,也是芬兰作为"标枪之国""长跑之乡"的象征。
运动会于7月19日至8月3日举行。应邀参赛的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4925名运动员,其中女子518人。首次参加的有巴哈马群岛、加纳、危地马拉、香港、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荷属安的列斯群岛、泰国和南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联邦德国也首次应邀参加了奥运会。中国奥委会因当时国际奥委会某些领导人蓄意制造"两个中国"行为受阻,故仅参加了1项男子仰泳和8月3日闭幕式。首次参赛的苏联队,对这届运动会非常重视,共派出295名运动员, 数居各国首;其次是美国,为286人;东道主列第三,共260人。 英257人、法246人、意226人、瑞典206人、联邦德国205人。
大会于7月19日当地时间下午1点正式开幕。气候不佳,但观众台上座无虚席。当阔别田坛多年的帕沃.鲁米高擎火炬进入会场时,全场掌声雷动,高呼"鲁米!鲁米!"年过半百的鲁米,一边频频点头向观众致敬。当芬兰另一名长跑明星汉.科勒赫迈宁从鲁米手中接过火炬,点燃塔上火焰,大会进入了高潮。掌声、欢呼声和熊熊燃烧的奥林匹克火焰,使人们沉浸在狂热的气氛中。
本届奥运会可说是大面积丰收的一次运动会,以破世界纪录为例,举重有5项,射击有两项, 游泳有1项,而田径更是突出:男子全部24个项目有21项打破或平奥运会纪录。其中三级跳远、 链球、十项全能和4x100米接力均为世界新纪录;女子9项,有8项奥运记录被刷新,其中200米 跑、80米栏、铅球和4x100米接力创世界纪录。有的项目是一破再破,如女子铅球,破奥运会纪录的为21人次,男子3000米障碍为16人次,链球为13人次,等等。这在奥运会史上是极 为罕见的。它与上届整个比赛只有4项世界纪录,而田径连一项都没有破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也说明,长期战争的影响已逐渐消失,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优秀选手已涌现在世界体坛。 如果说以往届次中有过以鲁米、 欧文斯、布兰克尔斯-科恩为英雄的奥运会,则赫尔辛基的杰出人物应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埃米尔.扎托皮克。
扎托皮克是50年前后田坛长跑骁将,有"人类火车头"之称。他曾先后6次刷新5000米、 10000米等长跑项目的世界纪录。上届伦敦奥运会时,他初显锋芒,10000米跑获金牌,5000 米获银牌。这次他在赫尔辛基大显身手,先后夺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跑3枚金牌,是本届田径赛中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有趣的是,7月24日他在5000米赛获冠不久, 他的妻子 丹娜.扎托皮科娃也荣登了女子标枪冠军台。扎托皮克生于1922年9月19日,正好与妻子丹娜 同年同月同日,而这次夫妻双双又在同一天获得奥运会金牌,成为体坛一段佳话。7月24日 的男子田径赛,也给匈牙利人带来了喜悦,约.切尔马克将链球首次掷出60米开外,以60.34 米的世界新纪录荣获金牌。
上届奥运会上首次参赛的牙买加队,就显示了在径赛中的才华,他们获得了男子400米 跑的金、 银牌和800米跑的银牌。上届4x400米接力赛,他们原来也满有希望夺魁,只是因为跑第三棒的温特腿部突然抽筋,才功亏一篑,眼睁睁看着美国拿走金牌。本届该项接力赛,牙买加决心一雪前耻。参赛的仍是上届4名队员:温特、莱恩、麦肯利和乔.罗登,他们以3分 03秒9创造世界纪录,并从美国人手中夺回了桂冠。
不过美国田径队仍是本届男子赛中的头号强手。全部24个项目,他们获得了其中14项冠军。在短跑、跨栏、跳跃、投掷项目上居绝对优势,多次夺冠和创世界纪录。 巴西选手阿.费.达西尔瓦为本国首次夺得三级跳远金牌,并且成绩出色,两次都跳出了16米开外,均刷新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达西尔瓦是南美第一个创造田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从1950-1955年先后5次破、平三级跳远世界纪录。1956年他又蝉联了该项奥运会冠军。 后来这位田坛选手又成了颇有名气的律师和演员。 澳大利亚在这次女子田径赛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三夺短跑和跨栏金牌,玛.杰克逊在100米200米赛中两次获冠,并以23秒6、23秒4平、破200米世界纪录,她队友希德拉亨蒂 --斯特里克兰也在80米栏比赛中以10秒9的成绩创世界纪录,获得金牌,四年后这位选手再次在该比赛中夺魁。
首次出战的苏联女子出手不凡,共获2枚金牌。7月20日,苏联 尼娜.罗玛什科娃在铁饼赛中取胜,成为苏联第一个奥运会冠军。罗玛什科娃曾8次获苏联冠军。但是4年后她在墨尔本奥运会上失利,只得了铜牌。可庆幸的是,在又一个4年过去后的罗马奥运会上,她又再次夺回了金牌,获得另一项桂冠的苏联女选手加琳.济宾娜,也是50年代著名运动员。 7月26日她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将铅球推出了15.28米,创造了她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此后多年,她一直保持着在这一项目上的优势,并8次刷新世界纪录。1956年奥运会前夕,她还 以16.76米的成绩最后一次创造了世界纪录。 男女游泳全部11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这次全被刷新。曾在1932、1936年两届奥运会上 称雄的日本男队,成绩远不如前,这次只得了3枚银牌。
美国也没有象上届一样,获得男子游泳全部金牌,本届只得了6枚金牌中的4枚,女子比赛的结果使人惊异。美国1枚金牌未得,而上届毫无名气的匈牙利队,夺得了金牌中4枚,并在4x100米自由泳中创造了4分24秒4的世界纪录。这也是本届游泳赛创造的唯一一个世界纪录。男女跳水的全部金牌,仍为美国夺取,男子跳水跳台冠军塞僚尔.李是美籍朝鲜人,他继上届奥运会又一次夺得这项比赛的金牌。女子帕.麦考密克重复了上届维.德弗雷斯的成就,成为板、台双料跳水冠军。
举重比赛,吸引了41个国家的140名选手参加,美国仍保持了上届优势,获得了7个级别中的4项冠军。首次亮相的苏联,成了其余3个级别的金牌得主,显示了雄厚的实力,表明它 将是今后举重坛上的一支强大的力量。上届奥运会上突破美国囊括金牌的埃及队,这次1项冠军未得,并从此失去了在这个项目上的优势。
苏联在摔跤中成绩也很出色,共获6枚金牌,是获摔跤金牌最多的队,古典式87公斤以上级冠军、苏联的约.科特尔斯,不仅是摔跤能手而且还获得过苏联链球全国冠军。瑞典获得摔跤项目的3枚金牌,仅次于苏联。 美国是拳击赛中金牌最多的得主,共拿了4枚,但诺夫.李获得81公斤的冠军却颇出人意料。李原为81公斤以上级候补队员,因81公斤人员患病,临时由他取代。他在几天内不得不将体重减轻了6公斤,即使如此,他在比赛中仍然体力充沛,他不仅技艺出众,夺了金牌,而且作风良好,受到表彰,被授予维拉.巴克比杯。
本届男女体操,有49个国家19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不乏世界冠军或奥运会冠军。如瑞士 的约瑟夫.斯塔尔德、联邦德国的阿尔弗雷德、施瓦茨曼、芬兰44岁的老将赫.萨沃莱宁先等。 由于苏联队的出现。这些一度在奥运会称雄的选手失去了往昔的优势,从此开始了苏联居主导地位的年代。 男女15个项目,苏联夺得了包括男女团体和个人全能在内9枚金牌。女子成绩突出的是苏联玛.戈罗霍夫斯卡娅,获金牌2枚,银牌5枚,是本届获奖牌最多的选手, 男子则是苏联的维.朱卡林,获金牌4枚,银牌2枚,他也是本届唯一得4枚金牌的运动员。朱卡林已31岁,他的成长,颇不平凡。青年时代,战争使他想在体坛一展才华的梦幻破灭了。他上前线,并不久被俘,这个在德寇集中营里穿着10491号囚衣的苏军战士,在一次被押送途中,被苏联游击队营救,得以虎口逃生,获救后,他仍未放弃自己喜爱的体操运动,不间断地坚持训练。战后,他虽然年龄偏大,但仍是苏联体操队中尖子人物,多次获全国冠军称号。赫尔辛基奥运会后两年,他在罗马又夺得世界锦标赛桂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他带伤上阵,战胜了比他整整年轻10 的日本名将小野乔,蝉联了个人全能冠军。他还获得了团体和双杠赛中的两枚金牌。
意大利在男女击剑比赛中取得了与上届一样成绩,获3枚金牌。法国男子花剑运动员克里斯蒂安.多里奥拉夺得该项个人和团体赛两枚金牌,1956年奥运会他蝉联了个人冠军。这位剑坛名手在1948年-1956年三届奥运会上,共获4枚金牌,2枚银牌。
为期二周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于8月3日正式闭幕。大会期间,虽然气候不佳,不时遭到寒冷和风雨的袭击,但仍然是一次成功的运动会,高水平的运动会,美国仍保持了金牌总数领先的地位,共获40枚,另外获得银牌19枚,铜牌17枚。苏联步其后,金、银、铜牌数分别为22、 30、19枚。如要计算前六名非正式团体总分,则两国均为490分。赫尔辛基奥运会揭开了新的篇章进入了美、苏两个体育强国抗衡的年代。
本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0 19 17
苏联 22 30 19
匈牙利 10 10 16
瑞典 12 12 10
意大利 8 9 4
捷克斯洛伐克 7 3 3
法国 6 6 6
芬兰 6 3 13
澳大利亚 6 2 3
挪威 3 2 -
瑞士 2 6 6
南非 2 4 4
牙买加 2 3 -
比利时 2 2 -
丹麦 2 1 3
土耳其 2 - 1
日本 1 6 2
英国 1 2 8
阿根廷 1 2 2
波兰 1 2 1
南斯拉夫 1 2 -
加拿大 1 2 -
罗马尼亚 1 1 2
新西兰 1 - 2
巴西 1 - 1
印度 1 - 1
卢森堡 1 - -
第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MPIC GAMES OF 1956
跨越两洲的比赛
唯一在南半球举行的盛会
第十六届奥运会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因牲口入境检疫问题,马术比赛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成为奥运会史上唯一分在两个洲举办的奥运会。 斯德哥尔摩马术比赛于6月11~17日举行,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运动员158人,其中女运动员13人。墨尔本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共67人,运动员3184人,其中女运动员371人.本届奥运会(包括斯德哥尔摩)首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肯尼亚、柬埔寨(只参加了马术比赛)、利比里亚、马来西亚(今马来西亚)、乌干达、斐济、埃塞俄比亚。中国台湾派出21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田径、举重、射击、篮球、拳击项目的比赛。东、西德奥委会组成德国联队参赛。埃及、西班牙、荷兰、瑞士均仅参加了斯德哥尔摩的马术比赛。 本届参加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国家是:美国298人,澳大利亚287人,苏联283人。申办本届奥运会的有10个城市:墨尔本、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蒙特利尔、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圣弗兰西斯科、费城、芝加哥。
194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决定由墨尔本主办。使大洋洲继欧、美洲之后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会期原定在1956年2月,后改在11月底至12月。按照澳大利亚法律,牲口入境后必须经过6个月的隔离检疫。国际奥委会决定将马术比赛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
开幕式于11月22日下午在拥有10.4万观众席的主运动场举行。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首次利用飞机传递,行程共约2万多公里。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是澳大利亚著名田径运动员R.克拉克。他曾17次创多项长跑的世界纪录,但在奥运会中仅获1964年(第18届)10000米赛1枚铜牌,被称为克拉克现象。
本届奥运会比赛项目仍为17个大项。单项中蝶泳首次从蛙泳中分出。瑞典获得马术比赛3枚金牌。苏联V.库茨获5000米、10000米冠军,是苏联第一个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选手。澳大利亚女子田径运动员B.J.莫罗各获3枚金牌,苏联的V.丘卡林和V.穆拉托夫在体操比赛中各3次取胜。本届奥运会获金牌最多的是匈牙利A.凯莱蒂和苏联L.拉特尼娜两位女子体操选手,各得4项第一。L.拉特尼娜成为继芬兰P.努尔米之后的第二位获9枚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而她的金、银、铜牌总数(18枚),为迄今奥运会之最。
本届奥运会在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比赛中共破56项奥运会纪录、16项世界纪录。苏联获37枚金牌,超过美国5枚,首次在金牌和非正式团体分上均高于美国。
12月8日举行大会闭幕式,运动员的入场式采用各国运动员不分国籍按比赛项目列队,手拉手入场。
本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37 29 32
美国 32 25 17
澳大利亚 13 8 14
匈牙利 9 10 7
意大利 8 8 9
瑞典 8 5 6
德国 6 13 7
英国 6 7 11
罗马尼亚 5 3 5
日本 4 10 5
法国 4 4 6
土耳其 3 2 2
芬兰 3 1 11
伊朗 2 2 1
加拿大 2 1 3
新西兰 2 - -
波兰 1 4 4
捷克斯洛伐克 1 4 1
保加利亚 1 3 1
丹麦 1 2 1
爱尔兰 1 1 3
挪威 1 - 2
墨西哥 1 - 1
印度 1 - -
巴西 1 - -
第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MPIC GAMES OF 1960
一次高水平的盛会
具有古典美的大竞技
两千六百年前,罗马帝国以征服者的姿态,将古奥运会从希腊奥林匹亚强行移到罗马举行。1960年,罗马作为意大利首都,燃起了象征和平与友谊的奥林匹克火焰。古今两届,其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1908年,罗马曾获得第四届奥运会主办权。可是由于经济等原因,后来不得不由伦敦接办。这次罗马历尽险阻,战胜众多对手,赢得了第十七届奥运会承办权。
运动会于1960年8月25日至9月11日举行。应邀参赛的有84个国家和地区,共5348名运动员,其中女子610人。首次参加的有摩洛哥、苏丹、突尼斯和圣马力诺。特里尼达和牙买加组成了西印度联队、埃及和叙利亚组成了阿联队,两个德国仍以德国联队名义参加。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几个队是:德国联队-293人,美国-292人,苏联-284人,东道主意大利279人。英国253人、法国237人。中国台湾派出了4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足球、篮球、游泳、拳击、射击、7个大项的比赛。
田径赛中,澳大利亚的赫.埃利奥特获得了1500米跑金牌,成绩3分35秒6,破自己所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是澳大利亚人自1896年后再次在径赛中获取奥运会冠军。跳远成绩取得了重大突破,1935年欧文斯创造了8.13米奇迹。四分之一世纪过去,虽然世界不少优秀跳远选手多次冲击这项被视为神奇的世界纪录,但都无所建树。1960年8月12日,美国的拉.博斯顿终于以8.21米打破了欧文斯保持了25年的纪录;20天后,博斯顿又在本届奥运会上以8.12米夺金牌,再次刷新欧文斯自1936年以来所保持的7.94米奥运会纪录。波兰的约瑟夫.施密特为波兰在跳跃项目中首次获奥运会金牌。他在三级跳中占有较大优势。他在奥运会前一个月,创造了17.03米的世界纪录。这次虽未跳出他的最好水平,但仍以16.81米夺冠。 4年后,他在东京又蝉联了这项冠军。
十项全能是本届田径争夺最激烈的项目,参赛的有当时田坛十项全能"三杰":美国的拉.约翰逊、苏联的瓦.库兹洼佐夫和中国台湾运动员杨传广。自1955年以来,十项全能世界纪录的争夺,在约翰逊和库兹洼佐夫之间形成拉锯战,纪录几度相互易手。1958年5月库兹涅佐夫以8014分刷新约翰逊所创造的7985分世界纪录,但是两个多月后,约翰逊又以8302分夺回;翌年,库兹涅佐夫再次取得高于约翰逊的成绩8357分,而1960年奥运会前约翰逊又创造了8683 分的新世界纪录。杨传广当时虽未进入纪录争夺的行列,但已是很有威胁的人物。"三杰" 罗马相逢,竞争立即白热化。杨传广发挥不错,战胜了库兹涅佐夫,但以58分之差输给了约翰逊,只得了银牌。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银牌的人,也是亚洲在这次田径赛中获得奖牌的唯一选手。 杨传广是台湾台东人,生于1933年7月11日,洛杉矶加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在亚洲运动会和其他重大比赛中多次取胜,有"亚洲铁人"之称。罗马奥运会后三年,他终以9121分创造了世界纪录,登上了这个"田径之王"的高峰。
本届田径成绩最出色的是苏联队,中跑、跳和投掷项目总共拿了6枚金牌,著名选手有苏联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尼.波诺玛寥娃、普雷斯姐妹和埃.佐林娜等。并从此届起,逐渐形成了美苏在田径中分别居有男女优势的局面。游泳比赛美澳平分秋色;而女子7项,美国占有较大优势,夺得其中5枚金牌。上届成绩领先的澳大利亚女队,这次仅有1项问鼎。获金牌最多的是美国的苏珊.克里斯蒂娜.冯萨尔察,她在400米自由泳和两个接力项目中均夺金牌。澳大利亚康拉兹兄妹赛前也引人注目。兄妹俩曾多次创自由泳世界纪录,哥哥约翰在这次比赛中获1枚金牌、两枚铜牌、妹妹伊尔莎成绩不理想,只得1枚银牌。
跳水项目,美国仍包揽了男子板、台两项目冠军。但女两枚金牌,却被德国17岁的英.克雷默尔夺去。在东京奥运会上,她又分获了这两个项目的金银牌。举重7个级别有6个世界纪录被刷新。苏联成绩突出,获5项冠军。尤里.弗拉索夫是特重量级选手中的最强者。他的总成绩为537.5公斤。这位举坛上的大力士,不仅28次刷新世界纪录,3次获世界冠军,而且还是苏联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过不少作品。
多年来在举重台上称雄的美国队,这次成绩明显下降,仅查.温奇保持了56公斤级的冠军。罗马奥运会是美国举重衰落的起点。此后一蹶不振,始终未能恢复往昔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亚洲的日本、伊朗、新加坡、南朝鲜、伊拉克开始闯过去一直为欧美大力士所占据的举重台,在体重轻的几个级别中,取得了多枚银、铜牌。意大利42岁的老将埃.曼贾罗蒂在重剑团体和花剑团体赛中分获金、银牌,这是他自1936 年以来最后一次在奥运会上获奖。他先后参加过5届奥运会。罗马奥运会时,他庆祝了自己击剑 事业25周年。在其运动生涯中,他获得了13枚奥运奖牌,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2枚,在世界锦标赛上, 他13次获冠军。5次获亚军,两次获第三名。
赛马场上,澳大利亚骑手劳伦斯.摩根成绩最佳,在三项个人和团体赛中得了金牌。意大利的丁泽奥兄弟在个人障碍赛中,弟弟雷蒙多获冠军,哥哥皮罗得亚军,他们还获得了该项团体铜牌。兄弟俩从1956-1972年一直活跃在赛马场上,皮罗在1956-1964年3届、雷蒙多在1956-1972年4届奥运会上都获得了奖牌。但皮罗不如弟弟走运,在世界比赛中从未获得过冠军。而雷蒙多则除获奥运会金牌外,还在1956、1960年世界锦标赛中荣获桂冠。苏联军官谢.费拉托夫在盛装舞步骑术个人赛中。为苏联夺得了马术赛中的第一枚金牌。丹麦选手保罗.埃弗斯特隆在帆船"芬兰人"型赛中再次取胜。这是他1948年以来第四次获得这种荣誉,也是奥运会史上4届蝉联该项冠军的第一人。
摔跤、拳击台上,土耳其共获7枚摔跤金牌,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苏联、各得3枚金牌。 拳击赛中,意、美各夺3项冠军。驰名世界的拳王、美国黑人穆罕默德.阿里就是在这次获得81公斤级冠军,他当时用的名是卡修斯.克莱,年龄18岁。罗马比赛后,1961年他转为职业拳手。1964年他获得世界重量级冠军1968年因拒服兵役,被不公正地剥夺冠军称号,1974年重返拳坛,第二次获得世界冠军,1978年成为世界拳击史上第一个3次获得重量级世界冠军的职业运动员,阿里成名后,因愤于原名沿用奴隶主姓氏,又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将名字改了。
意大利在自行车赛中占有绝对优势,获得了6枚金牌中的5枚。另1枚得主是苏联的维克托卡皮托诺夫,这也是苏联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自行车金牌。
上届体操比赛崭露头角的日本队,本届在男子团体赛中战胜了自1952年首次参赛以来从未败阵的苏联队。但在个人项目中,苏联仍占有明显优势。继朱卡林之后,28岁的鲍.沙赫林在本 届大显身手,独得了全能、双杠、鞍马、跳马4项冠军,另在其他项目中获两个第二、一个第三,共获7枚奖牌,是本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日本第一个体操奥运会冠军小野乔,这次蝉联了单杠冠军,并获得了另外两枚金牌。苏联女队取得了比上届更出色的成绩,除继续保持团体冠军外,并获个人单项中的4项冠军。上届与苏联抗衡的匈牙利队。这次遭到了惨败,不仅1枚奖牌未拿,甚至连前六名也榜上无名,代之而起的是捷克斯洛伐克队。本届捷队虽只有叶.博萨科娃在平衡木中问鼎,但它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拉蒂尼娜仍是罗马女子体操赛中的头号新闻人物,她蝉联了体操项目中最有影响的个人全能冠军,再次获得自由体操金牌并作为主力队员为苏联保持团体冠军出力不少。
罗马奥运会,只对个别项目进行了兴奋剂检查,如马拉松赛时,对运动员食物进行了抽查。但是自行车赛出现了意处事故。一名丹麦运动员暴死途中,起初以为是天气炎热所致,后经尸体解剖,证明是服用了药物的结果。这一事件,引起了大会的震惊和重视,对以后奥运会全面进行药物检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苏联队在这届比赛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金牌43枚,银牌29枚,铜牌31枚,远远超过了美国;后者这次奖牌数是,金牌34枚,银牌21枚,铜牌16枚;东道主意大利获取了它在奥运会史上最佳战绩,得金牌13枚,银牌10枚,铜牌13枚。
本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43 29 31
美国 34 21 16
意大利 13 10 13
德国 12 19 11
澳大利亚 8 8 6
土耳其 7 2 -
匈牙利 6 8 7
日本 4 7 7
波兰 4 6 11
捷克斯洛伐克 3 2 3
罗马尼亚 3 1 6
英国 2 6 12
丹麦 2 3 1
新西兰 2 - 1
保加利亚 1 3 3
瑞典 1 2 3
芬兰 1 1 3
南斯拉夫 1 1 -
奥地利 1 1 -
巴基斯坦 1 - 1
挪威 1 - -
希腊 1 - -
埃塞俄比亚 1 - -
第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MPIC GAMES OF 1964
走向豪华的开始
奥运圣火首次在亚洲点燃
30年代柏林奥运会期间,东京被选为第十二届奥运会会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届奥运会成为泡影。战争,使日本自身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当它从战争灾难中复苏过来后, 东京便提出了主办第十七届奥运会的申请,罗马捷足先登,东京落空了。随后,东京再次申请,选票超过对手布鲁塞尔、维也纳、底特律、赢得了第十八届奥运会主办权。
东京又称东京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首都之一,位于本州南部,东临东京湾,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现代化城市。日本政府和体育界对东京奥运会非常重视,扩建了城市。改进了交通网点,兴建了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耗费近30 亿美元巨款,这对以后奥运会主办者追求豪华设备产生了严重影响。
1963年10月,为了检验场馆设施效能和积累组织经验,日本特邀国外运动员前往参观,并举办了奥运会体育周,进行适应性比赛。运动会于1964年10月10日至24日举行,参赛的有94个国家和地区的5140名运动员,其中女子683人。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是美国队,共346人,其次是德国联队,336人,东道主329人。苏联也派出了319名选手参赛,仅次于美、德、日代表团。 首次应邀参加的有阿尔及利亚、象牙海岸、喀麦隆、刚果、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乍得、多米尼加、特里尼达和多巴哥、蒙古、尼泊尔。马来西亚队是由马来亚、新加坡和北婆罗洲组成。南非因推行种族歧视政策,被剥夺了参赛资格。 中国台湾派出了5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6人),篮球(12人)、举重(7人)、自行车(5 人)、拳击(7人)、柔道(4人)、射击(6人)、体操(8人)8个项目的比赛。 这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奥运会,规模也是空前的。
10月10日是大会开幕日。阴沉了一星期之久的天气突然放晴,阳光遍照京都,人们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下午2时,东京国立体育场举行了奥运会开幕式。日本天皇裕仁及政府官员、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等出席了开幕式。美国发射了"辛科姆"卫星,向世界各地转播,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1964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70周年,为了纪念顾拜旦这位创始人,播放了他在1936年奥运会上的法语讲话录音:"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生活的本质不是征服(索取),而是奋斗。"
大会隆重,壮观。蓝天,8千只白鸽上下翱翔,5架飞机凌空盘旋,用烟花绘出了五环标志;看台,9万名观众,心情激奋,人声鼎沸。本届奥运会进行了规模巨大的火炬接力跑。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本土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参加火炬接力的,全是16至20岁的青年组成的火炬队,每队正炬1人,副炬2人,伴跑20人,总约20万人,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 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日本第一个体操奥运会冠军小野乔。
本届比赛项目,除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举重、射击、篮球、足球、曲棍球、体 操、击剑、自行车、摔跤、拳击、马术、赛艇、帆船、皮划艇、现代五项17个传统项目外, 新增添了排球(男女)、柔道这两个日本拿手的项目。这是奥运会项目规范化后,大项数首次达到19个。比赛分散在东京市内外12个场地进行。但开、闭幕式及一些重要比赛,都在东京国立体育场。大会期间,天不作美,连绵阴雨,除田径、游泳外,观众不多。
美国在上届田径赛中遭到某些失利后,决心重整旗鼓,夺回失去的阵地。奥运会前夕,苏美田径对抗赛中,美国总分领先,这是自1958年以来历次苏美对抗赛中,美国首次获胜。 本届田径开赛后,美国咄咄逼人。罗伯特·海斯和亨利·卡尔旗开得胜,夺回了美国在上届 失去的100米、200米两项短跑冠军。值得一提的是海斯在100米预赛中,跑出了9秒9的成绩,可惜因超风速,未被承认。但他在决赛中以10秒整平了世纪纪录,比亚军古巴的恩·费格罗拉快了0.2秒。在4×100米接力赛中,他跑末棒,由于他努力,美国由落后而突前,夺得了这一项的金牌,并以39秒整创造了世界纪录。美国不仅在其传统短跑项目中获胜,而且在自奥运会以来从未问鼎的5000米、10000米两个长跑项目中也得了金牌。获万米冠军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少尉威廉·米尔斯。他过去从未参加大型国际比赛,这次夺标,出人意料。而当时名噪田坛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罗兰德·克拉克仅得了第三名。 新西兰的彼得·斯内尔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他蝉联了800米冠军,并在1500米中取胜,成绩分别为1分45秒1和3分38秒1。
男子田径赛中,有两位很有才华的冠军,后来均因车祸过早地离开了田坛,他们是苏联的布鲁梅尔和埃塞俄比亚的贝基拉。瓦西里·布鲁梅尔,生于1942年5月14日,是六十年代跳高名将。从1961年至1963年6次刷 新世界纪录,多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取胜。1960年,他刚刚18岁,在罗马奥运会上以与冠军相 同的成绩(2.16米)得了1枚银牌。东京奥运会前夕,他创造了他的最后一个世界纪录(2.28米),竞技处于最佳状态。但在东京比赛时,冠军得来却很侥幸。他与美国的约翰·托马斯成绩同为 2.18米,只是后者跳2.16米时是第二次过杆,比他多了一次,他这才获得了金牌。1965年因车祸,这位很有潜力的选手受了重伤,此后便从田坛消失了。
贝基拉在东京是第二次获得马拉松跑奥运会冠军。但他的业绩远不止于此。人们把他比作报春燕,他的出现,使非洲长跑运动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春天。这位非洲长跑健将1932年出生于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偏僻山村。由于家境贫寒,自小放牧。20岁时他当上了皇家卫兵,24岁时才开始练长跑。上届奥运会时,他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马拉松 冠军,成绩是2小时15分16秒2,破奥运会纪录。因为他是赤脚跑完全程的,因此获得了"赤脚大仙"的美称。东京奥运会马拉松跑比赛前,人们对他能否蝉联冠军颇多猜疑:其一,在奥运会史上还没有人两次获得马拉松冠军;其二,他身体状况不佳,不久前(9月16日)刚动过盲肠炎手术;最后一点是,他毕竟年龄大了点,已经32岁了。但贝基拉又一次出人意料地获胜了,成绩是2小时12分11秒2,再创奥运会纪录,并开创了蝉联马拉松冠军的先例。 1968年奥运会,他因伤中途退出比赛,此后不久在车祸中重伤瘫痪。1973年10月25日,这位两届奥运会冠军与世长辞了。参加他的葬礼的竟达7万人之多。 默默无闻的非洲长跑运动,自贝基拉之后蓬勃发展,并在世界田坛占有重要的地位。贝基拉是无愧于非洲长跑"报春燕"这一称号的。
在男子田径激烈角逐时,女子赛场也已硝烟弥漫。美国19岁的怀·泰厄斯和20岁的埃·麦圭尔分获了100米、200米冠军。麦圭尔还得了100米和4×100米接力两枚银牌。泰厄斯在100米 预赛时以11秒2平了世界纪录,决赛以11秒4夺冠。她在这次比赛中也获得了4×100米接力赛银牌。4年后,这位女短跑手在墨西哥城奥运会蝉联100米冠军,并在4×100米接力赛中取胜。两项成绩分别为11秒、42秒8,均创世界纪录。英国玛丽·兰德在上届比赛名落孙山,未能进入前六名。这次,在10月14日的跳远比赛中以6.76米创世界纪录,为英国女子田径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后来她的队友安·帕克尔在800米赛中再夺冠军,成绩2分01秒1,也是世界纪录。
墨尔本奥运会曾获3枚短跑金牌的澳大利亚迭手贝蒂·卡思伯特,8年后又在这次东京比赛中获得首次列入的400米跑冠军。波兰伊琳娜·谢文斯卡初露锋芒,与队友合作在4×100米接力赛中,以43秒6创世界纪录并获金牌,她还在200米跑和跳远赛中各得了1枚银牌。这位在苏联列 宁格勒出生的选手,当时还只是一个18岁未嫁姑娘,尚称基尔森斯坦,谢文斯卡是她婚后的名字。 苏联在女子田径比赛中连遭挫折,成绩远不如上届理想。但驰骋赛场的普雷斯姐妹,颇引人注目,苏联所获的3枚金牌,全属她姐妹俩的功劳。这对姐妹都是50、60年代的田径名将。姐姐塔玛拉擅长铅球、铁饼两个投掷项目,曾11次创世界纪录。上届奥运会获铅球冠军,本届又夺铅球、铁饼两项金牌,成绩分别18.14米和57.27米,均创奥运会纪录。妹妹叶琳娜则专攻跨栏和五项全能。曾12次创这两个项目的世界纪录。罗马奥运会时,她夺得80米栏金牌,本届失利,只得了第四,但在首次列入奥运会的五项全能中夺冠,成绩是5246分,创世界纪录。
美国在游泳赛中再次取得出色的成就,男女18个项目,他们获得了其中13项冠军,创造了 11项世界纪录。美国18岁的唐·斯科兰德在男子100米、400米自由泳和两个自由泳接力项目的比赛中,共获4枚金牌,成为本届获金牌最多的选手。斯科兰德是60年代著名泳星,多次创造世界纪录。1964年他被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4年后,他在墨西哥城又获得了1枚金牌(4×200 米自由泳接力)和1枚银牌(200米自由泳)。 上届男子游泳可与美国抗衡的澳大利亚队,这次男女成绩均不很理想,总共只拿了4枚金牌。 余下的1枚游泳金牌,200米蛙泳,为苏联16岁的女中学生加琳娜·普罗祖明希科娃夺去,这也是苏联第一次在游泳中夺标。
东道主日本游泳曾经一度在奥运会上取得出色成绩,原来希望本届借主办国有利条件,获取较好成绩,但事与愿违,只在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得1枚铜牌。 由于游泳比赛失利,日游联主席被迫向全国道歉。鉴于美国选手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要求日本文部省取消中学生不能在本地区外参加游泳竞赛的禁令。
举重比赛共8次刷新世界纪录。7枚金牌,苏联夺去了其中的4枚,其余3枚为日、波、捷均分。上届风云人物、本届开幕式中只手高举苏联国旗进入会场的大力士弗拉索夫,在特重量级 (90公斤以上级)赛中,未能蝉联,输给了队友列昂尼德·扎鲍金斯基。67.5公斤级比赛时,波 兰瓦·巴扎诺夫斯基和苏联弗·卡普卢诺夫竞争激烈,两人都以432.5公斤创造了世界纪录。 但巴扎诺夫斯基体重(67.15公斤)轻于卡普卢诺夫(67.5公斤),因而获得了金牌。东道国三宅义信在60公斤级中取胜,这是日本,也是亚洲首次在奥运会举重赛中夺魁。
25岁的三宅是60年代世界级大力士,上届罗马赛中曾获56公斤级银牌,1968年在墨西哥城又蝉联了60公斤级奥运 会冠军。他先后23次创世界纪录,在1962-1966年四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中获56公斤或60公斤级冠军。
早在1956年,苏联18岁的维·伊凡诺夫便在单人赛艇中获胜。传说他因极度兴奋,将金牌来回高高抛起,不慎掉入水中,未能找回,心情沮丧之至。1956年后,他又在罗马和东京接连取胜, 成为奥运会史上单人赛艇中唯一的三连冠选手,并且还是第一个世界赛艇冠军。
一度称雄的苏联男子体操队,本届仅鲍·沙赫林获得单杠冠军。日本队不仅保住了男团优势,还获得了包括个人全能在内的4项冠军。远藤幸雄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得了3枚金牌(全能、双杠 和团体)。一代女中之杰苏联的拉蒂尼娜在争夺个人全能三连冠的比赛中,终因年已30(生于1934 年12月27日),力不从心,败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维·恰斯拉夫斯卡,只得了银牌。它标志着拉蒂尼娜全盛时期的结束。这位世界超级女明星,在三届(1956-1964)奥运会上总共获得18枚奖牌,其中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4枚,是迄今奥运会史上成绩最杰出的运动员。此外,她还在1954、1958、1962年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取得了与奥运会同样的成就。这位选手不仅技艺出众,而且意志顽强,1958年世界锦标赛时,她怀着身孕,忍受风险和痛苦,仍夺得了全能冠军。捷克斯洛伐克的恰斯拉夫斯卡,是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赛中成绩最佳者,她除获全能冠军外,还在跳马、平衡木中夺得两枚金牌,并在团体赛中得了1枚银牌。
匈牙利在击剑项目上占有较大优势,佩剑尤为明显,自1924年始,匈牙利一直保持着这项个人赛的冠军。这次获取金牌的是蒂·佩萨。但是他们自1928年来一直保持的佩剑团体冠军,却在本届丢失了,只得了第五名。不过匈队仍是本届击剑赛中最多的金牌得主,共得了4枚,其中包括女子花剑个人和团体两项金牌。
首次列入的柔道和排球,日本战绩最佳。柔道4个级别,日本夺得3枚金牌,另一项无差别级冠军为荷兰30岁的老将安·盖辛克获取。这位欧洲选手是50、60年代世界名将,曾3次获世界冠军和 14次获欧洲冠军。
由大松博文苦心训练的,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获得了金牌,男排则由苏联问鼎。东京奥运会许多项目的成绩比上届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会共81次破奥运会纪录,其中32次 为世界纪录。即:田径世界纪录8次,奥运会纪录28次;举重世界纪录8次,奥运会纪录28次;游泳 世界纪录13次,奥运会纪录19次;射击世界纪录3次,奥运会纪录6次。 自1952年苏联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美、苏两国已成为世界注目的中心,两国也开始了金牌霸主的争夺战。1952年苏联金牌数远落后于美国,而1956、1960年两届,苏联均超过美国。这次苏联战绩不佳,除游泳外,田径、举重、体操、射击等所获金牌数均不如上届。苏联在本届比赛中共获金牌30枚,银牌31枚,铜牌35枚。而美国,金、银、铜牌分别为36、26、28枚;金牌数再次超过了苏联。但非正式团体总分,苏美以607.8与581.8相比,苏联还略微领先。日本获金牌16枚,银牌5 枚,铜牌8枚,居美苏之后,列第三。同美苏情况一样,日本金牌数虽多于德国联队(金10、银22、 18枚),但非正式团体总分日本为234.5分,德国为237.5分,后者还多3分。
本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36 26 28
苏联 30 31 35
日本 16 5 8
德国 10 22 18
意大利 10 10 7
匈牙利 10 7 5
波兰 7 6 10
澳大利亚 6 2 10
捷克斯洛伐克 5 6 3
英国 4 12 2
保加利亚 3 5 2
芬兰 3 - 2
新西兰 3 - 2
罗马尼亚 2 4 6
荷兰 2 4 4
土耳其 2 3 1
瑞典 2 2 4
丹麦 2 1 3
南斯拉夫 2 1 2
比利时 2 - 1
法国 1 8 6
加拿大 1 2 1
瑞士 1 2 1
印度 1 - -
埃塞俄比亚 1 - -
巴哈马 1 - -
第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MPIC GAMES OF 1968
高原上的奇迹
几家欢乐几家愁
1963年,国际奥委会于联邦德国巴登巴登召开的第六十届会议上,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底特律(美国)、里昂(法国)、墨西哥城(墨西哥)4个申请主办奥运会的城市中,选了墨西哥城为第十九届奥运会会址。会议讨论中,人们对生活在平原地区的运动员能否适应这个高原城市的气候,表示了严重关注。当会址最后确定下来后,各国立即寻找高原地段进行适应性训练。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由于经济"起飞",人口随之暴涨。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口现已达1500余万(1968年奥运会时为6百万)。该城海拔2259米,东西南三面群山环绕,北部是比较开阔的地带。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经第十九届奥运会检验,该市高原气候对长跑、竞走、划船、公路自行车等运动项目的成绩有不利影响,但于短跑、跳跃等却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墨西哥城是"壁画之都",市内绚丽的壁画,比比皆是。第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就是以壁画为主要标志,突出了该城的特点。
运动会于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举行。应邀参赛的有112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国际奥委会会员125个)。这是奥运会参赛单位首次突破100个。参赛运动员5531人,其中女子781人。首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巴巴多斯、英属洪都拉斯、维尔京群岛、几内亚、洪都拉斯、刚果(金沙萨)、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巴拉圭、萨尔瓦多、苏里南、塞拉利昂、中非共和国。 1968年2月国际奥委会会议曾决定,允许南非参加本届奥运会,但遭到许多国家奥委会反对。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宣布,如让南非参加,非洲将进行抵制。国际奥委会迫于形势,后在执委会会议上改变了2月会议的决定。南非同1964年一样,再次被拒之门外。中国台湾派出了43名运动员(其中女子8人),参加了田径(11人)、拳击(3人)、体操 (4人)、自行车(5人)、射击(8人)、游泳(4人)、帆船(3人)、举重(5人)8个大项的比赛。两个德国从1956年始联合组队,参加了1956--1964年三届奥运会。从本届起,各自派队,独立参加比赛。参赛运动员最多的国家是:美国--360人,苏联--317人,墨西哥--277人。
本届奥运会取消了上届刚列入的柔道,其余未变,共18个大项。但单项略有增加,如游泳,从上届的18个扩大到本届的29个。单项总数达172个。 运动会于10月12日开幕。这天是哥伦布发现(1492年)新大陆476周年纪念日。上午11时许,墨西哥总统狄亚斯和年已81岁、第五次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布伦戴奇等来到会场。开幕式由狄亚斯总统主持。当墨西哥20岁的女田径选手克塔·巴西利奥高举火炬绕场一周,登上90级台阶点燃火焰时,全场8万多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巴西利奥是奥运会史上第一个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女性。
开幕典礼,比1964年东京奥运会更为壮观。4万个彩球飘浮天空,1万只鸽子迎风飞翔,礼炮声、号角声、乐曲声响彻云霄。整个会场笼罩在富有南美特色的狂欢气氛中。为了加强裁判员的责任感,本届开幕式上首次列入裁判宣誓。仪式安排在运动员宣誓之后。由主办国推选一名裁判员宣读如下誓词:"我代表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宣誓,在本届奥运会上我们将以真正的奥运会精神和遵守奥运会一切规则,公正地履行裁判员职责"。
本届奥运会还第一次正式进行了性别和兴奋剂检查。在性别检查中,全部女运动员都取得了参赛资格。但兴奋剂检查却发生了两起事情。保加利亚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因被发现服食了兴奋剂一类药物而被除名。瑞典队在现代五项中获团体第三,因队中一运动员饮 酒,在检查中发现他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规定限度,结果名次被剥夺。
这次高原盛会,除了开幕大典隆重热烈盛况空前外,使人难以忘怀的是男子田径赛中接连创造的几项神奇般的世界记录。 10月14日,美国的吉姆·海因斯在100米决赛中首次突破10秒大关,以9秒9获胜。这项成绩电计时为9秒95,直到1983年才被美国另一名运动员卡尔文·史密斯以9秒93刷新。10月16日,在200米决赛时,美国的托姆·史密斯以19秒8破20秒大关,新成绩电计时为19秒83。11年过去后,1979年意大利的皮·门内阿才再次在这一高原地区以19秒72超过。10月18日,美国选手李·伊万斯在400米赛中,跑出了43秒8的成绩,再创世界纪录。新纪录电计时为43秒86。直到今日,也无人越过这个雷池,成为世界田径纪录中有数的几 个"老资格"。
同日,举行了跳远比赛。比赛开始时,天气阴沉欲雨,但跳远场边仍聚集不少记者, 人们似乎预感到要出现什么奇迹。当美国的鲍勃·比蒙第一次试跳、记分牌上亮出"8.90 米"时,在场观众、裁判以及比蒙本人都一下惊呆了。太出人意料了。他的这一成绩,超过当时世界纪录整整55厘米,这在跳远史上是空前的。这一记录直到1991年的日本东京田径世锦赛上,才由他的同胞鲍威尔打破.
10月20日,包括李·伊万斯在内的美国4×400米接力队,又创造了世界纪录,成绩是 2分56秒1,电计时为2分56秒16,这一记录保持到上个世纪结束。在一届奥运会上能有这么多新世界纪录出现,并长期无法突破是以往历届所没有的现象,它是这次高原盛会最大的奇迹。 本届奥运会不仅所破纪录"质量"高,而且个别项目的纪录数度更新,这也是过去极为罕见的。如三级跳远,世界纪录5次被突破:意大利朱 ·詹蒂莱先后跳出了17.10米、17.22米的成绩,接着苏联维·萨涅耶夫以17.23米超过了他,随后又是巴西内·普鲁登西奥以17.27米战胜了萨涅耶夫,而最后萨涅耶夫又再次创造了17.39米的新纪录,夺得了金牌。这个项目前五名运动员的成绩,都超过了赛前17.03 米的正式世界纪录。
在男子田赛中,还有几件引人注目的事: 其一,从1500米到马拉松各种径赛距离的冠军,全被非洲选手包下,这也是以往从未有过的现象,它不仅说明非洲长跑运动的崛起,而且也表明非洲运动员的耐力是惊人的。 其二,美国选手迪·福斯贝里在跳高赛中以"背越式"取胜,虽然成绩仅2.24米,还低于世界纪录4厘米,但他所采用的过杆姿势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对促进跳高成绩提高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其三,美国阿· 厄特在铁饼赛中夺冠,第四次获奥运会金牌。四次成绩是:1956-- 56.36米,1960年--59.18米,1964年--61米,1968年--64.78米,均破奥运会纪录。他是奥运会田径史上在同一项目中四连冠的唯一选手,也是奥运会史上继丹麦帆船运动员保罗· 埃弗斯特隆(1948-1960四届)之后取得如此成就的第二人。
同男子一样,女子短跑、接力、跳远也都打破了世界纪录,各项成绩是:100米,美国怀·泰厄斯,11秒整;200米,波兰伊·谢文斯卡(基尔森斯坦),22秒5;4×100米接力, 美国队,42秒8;跳远,罗马尼亚维·斯科波列亚努,6.82米。这再次证明,高原气候对短跑、跳跃项目是极为有利的,能比在平原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过,女子这几项纪录的"寿 命"不如男子的长,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先后被刷新了。
民主德国玛·古默尔·黑尔姆博 特在铅球赛中首次突破19米(19.61米),是这次男女投掷项目所破的唯一世界纪录。老资格的罗马尼亚铁饼运动员利·玛诺柳这次终于登上了冠军宝座。她是第五次参加奥运会。1952年在赫尔辛基时,她刚20岁,首次参赛,以42.65米获第六名。4年后在墨尔本虽然将成绩提高了1米多,但名次下降到第八。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上,首次获得奖牌 --铜牌,成绩为52.36米。又4年后在东京时,再获奥运会铜牌,成绩比上届提高了4米多 (56.97米)。本届奥运会时,她已是36岁的中年妇女,但她争得了出征墨西哥城的机会,并以58.28米战胜了世界纪录(62.54米)保持者西德的利·韦斯特曼等,取得了她渴望多年的奥运会金牌。
中国台湾运动员纪政,在80米栏赛中以与第二名相同的成绩(10秒4)获得了铜牌。这也是亚洲女田径选手在这届奥运会上取得的唯一奖牌。纪政在这次比赛中未能取得更出色的成就,但两年后,她成为世界知名运动员。纪政,台湾新竹人,生于1944年3月15日。曾在亚洲运动会和重大国际比赛中取胜。不过,她成为世界级选手是在1970年。这年的 6、7月她6次打破或平了以下世界纪录:100码,10秒,破世界纪录;220码,22秒7、22秒6,破世界纪录;100米栏,12秒8,平世界纪录。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在世界女子田径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田径赛场上可谓轰轰烈烈。但游泳池里,虽不能说是冷冷清清,却也算得上是平淡无奇。男女项目比上届增加了11项(本届29,上届18),但总共只破了5项世界纪录(男3、女2 )。是否与高原气候有关,有待专家研究。美国依旧居绝对优势,获得了29个项目中的21项冠军。另8个项目,男子占5项,女子占3项。男项中,澳大利亚的米·温登获100米、200米自由泳 冠军,民主德国罗·特斯在两项仰泳中取胜,墨西哥费·莫诺斯在200米蛙泳中为自己的国家首次获游泳金牌。
女子3项中,金牌为澳、荷、南斯拉夫瓜分。南选手德·比多夫在100米蛙泳赛中首先到达终点,成为南斯拉夫获取奥运会游泳金牌的第一人。跳水赛中,捷克斯洛伐克的米·杜赫科娃在跳台中夺冠,也是首次将她的国家写入奥运会游泳冠军史册。男女游泳个人获金牌最多的也都是美国运动员。查·希科克斯和德·迈耶在男女赛中各 得了3枚金牌。游泳怪杰、美国的马克·施皮茨首次在奥运会上露面,他在两个自由泳接力 项目中获得金牌,个人赛成绩不佳,仅在100米自由泳中得了铜牌。
举重无一个级别的总成绩刷新世界纪录。这在奥运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56公斤级赛中,伊朗的穆·纳西里获金牌,他是继日本三宅义信后获得这种荣誉的第二个亚洲人。纳西里的总成绩和匈牙利的伊·福尔迪同为367.5公斤,因体重比后者轻0.3公斤占了便宜而夺魁。蝉联60公斤级冠军的三宅义信,这次他的兄弟三宅义行也与他同级比赛,并获得了铜牌。本届蝉联冠军的,还有67.5公斤级的波兰的瓦·巴扎诺夫斯基,90公斤以上级的苏联的列·扎鲍金斯基。苏联在本届举重赛中仍占有明显优势。7枚金牌中苏联获3枚,其余4枚为日、伊(朗 )、波、芬均分。 拳击新增加了48公斤级,委内瑞拉的弗·罗德里格斯获得了冠军。63.5公斤级的波兰选 手耶·库莱伊和71公斤级的苏联选手鲍·拉古丁都蝉联了冠军。
美国著名黑人拳击手乔治·尔曼是这次特重量级(81公斤以上级)金牌获得者。奥运会后他转为职业拳击运动员,3年后,成为世界冠军。摔跤项目,可谓欧亚秋色均分。古典式比赛中,除70公斤级金牌为日本宗村宗二获得外,其余均属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苏联4国。保加利亚的博·拉杰夫(97 公斤级)和匈牙利的伊·科兹马(97公斤以上级)都是第二次获金牌。自由式比赛则是亚洲人领先,获取了8枚金牌中的6枚,日本是其中的佼佼者,共得了3枚金牌。
苏联在本届男女排球赛中获得了双丰收,不仅蝉联了男子冠军,还从当时驰名世界的日本女排手中夺得了金牌,标志着苏联女排进入了全盛时期。
法国人在自行车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了全部7枚金牌中的4枚。皮·特雷旦在1000米计时赛中以1分03秒91的成绩创世界纪录并获金牌。丹·莫雷隆在1000米争先赛中取胜,他们两人还在2000米双人自行车赛中获得了冠军。
体操比赛中,日本仍保持了男子方面的优势。23岁的加藤泽男获得了个人全能、自由体操和团体3枚金牌。其队友中山彰规所获金牌数还比他多1枚,除获团体冠军外,还在吊环、 双杠、单杠(并列)赛中三次问鼎。中山生于1943年,是日本很有名气的体操运动员。1966年世界锦标赛时,就一举夺得3枚金牌,引起了体操界的注意。在其体操生涯中,无论是世界锦标赛还是奥运会赛,他都战绩辉煌。他在1968、1972年两届奥运会和1966、1970年两届世界锦标赛中,分别获得了6枚和7枚金牌。
南斯拉夫名将米·切拉尔蝉联了鞍马冠军。他还是 1962-1970年3届世界锦标赛该项桂冠获得者。捷克斯洛伐克的维·恰斯拉夫斯卡几乎垄断了整个女子体操赛场,她那轻松、舒展、优美的动作征服了观众。她夺得了个人全能、跳马、高低杠、自由体操(并列)4项冠军,只是在平衡木赛中输给了苏联新秀纳·库钦斯卡娅,屈居亚军。恰斯拉夫斯卡,生于1942年3月3日,作为一个女子体操运动员,芳龄已逝,墨西哥城是她最后一次在奥运会中取胜。她是继拉蒂尼娜之后体操史中又一出色人物。她在1964、1968年两届奥运会上共获7枚金牌,成就也仅次于拉蒂尼娜。
运动会于10月27日下午6时举行了闭幕式。东道主限制每个代表团只许派6人参加(但东道主可以例外),引起了一些国家不满。当奥林匹克圣火熄灭时,电动记分牌上亮出了"1972- 慕尼黑",数百支焰火射向天空,热情奔放的墨西哥人和来宾一起载歌载舞,墨西哥城再次沉浸在狂欢中。
本届奥运会美国获金牌45枚,银牌28枚,铜牌34枚,非正式团体总分713.3分;苏联所获 金、银、铜牌数依次为29、32、30枚,非正式团体总分为590.8分。这是自1952年以来,苏美两个体育强国在奥运会的较量中,苏联第一次在金牌和总分上都输给了美国。日本获金牌11 枚,银、铜牌各7枚,居美、苏之后。但按非正式团体总分,名次还在民主德国、匈牙利之后。 首次单独参赛的民主德国队,金、银、铜牌分别为9、9、7枚。
本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5 28 34
苏联 29 32 30
日本 11 7 7
匈牙利 10 10 12
民主德国 9 9 7
法国 7 3 5
捷克斯洛伐克 7 2 4
联邦德国 5 11 10
澳大利亚 5 7 5
英国 5 5 3
波兰 5 2 11
罗马尼亚 4 6 5
意大利 3 4 9
肯尼亚 3 4 2
墨西哥 3 3 3
南斯拉夫 3 3 2
荷兰 3 3 1
保加利亚 2 4 3
伊朗 2 1 2
瑞典 2 1 1
土耳其 2 - -
丹麦 1 4 3
加拿大 1 3 1
芬兰 1 2 1
挪威 1 1 -
埃塞俄比亚 1 1 -
新西兰 1 - 2
突尼斯 1 - 1
委内瑞拉 1 - -
巴基斯坦 1 - -
第二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MPIC GAMES OF 1972
血雨腥风玷污五环旗
民主德国开始飞跃
1966年4月26日,国际奥委会在罗马召开的第六十四届会议上,对第二十届奥运会会址进行了投票表决。申请主办的有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联邦德国的慕尼黑、西班牙的马德里和美国的底特律。在第一轮投票中,后两个城市被淘汰。经过第二轮表决,慕尼黑获胜,赢得了第二十届奥运会主办权。这是自罗马奥运会12年后奥运会又再次回到了欧洲召开。
慕尼黑,这个优美、宁静的城市,是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的首府,博物馆、音乐剧院众多,但缺乏现代化体育设施。为了使奥运会顺利进行,筹委会花了6亿多美元,兴建了一个体育建筑群,内中包括一个可容8万观众的运动场,可供1-1万5 千名运动员住宿的奥运会村,一个有1万观众席位的游泳馆、有1万3千个看台位的赛车场等,设施都很先进。主体场地奥林匹克运动场别具一格,有一个半透明帐篷形屋顶,可使观众避免日晒雨淋。不少场馆的顶篷还是活动的,可以上下升降。如排球馆,原建高度为10米,因不符合国际排联关于馆高不得低于12.5米的规定,便临时升高了馆顶,运动会后又把它降到了原来的高度。田径场下面25厘米深处,敷设了管道,冷天可注入热水,增加场地的温度。成绩检验使用了先进的电子计时器和有"投掷运动员魔镜"之称的激光测距仪。这些设备的特点是准确(如计时精度可达千分之一秒)、快速(几秒钟内可报告成绩)和自动化。其优点是跑表、皮尺无法比拟的。无怪人称慕尼黑奥运会是跑表、皮尺时代的结束。
在这次比赛中,也确实令人信服地看到了电子设备的优越性。如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一名瑞典的贡·拉尔松,仅比第二名美国的蒂·麦基快千分之二秒;又如田径男子800米决赛中,美国达·沃特尔和苏联叶·阿尔扎诺夫同时撞线,但安装在终点的摄影机拍下的照片表明,沃特尔领先百分之一秒;再如射击,朝鲜李浩准在小口径步枪60发卧射中以599环破世界纪录,起初裁判只算了596环,后来经过一种首次使用的特殊仪器检查,确定成绩是599环,等等。
慕尼黑对这次新闻报道也很重视,进行了大量投资,设置了新闻中心、电视大楼、广播大楼。设备也很完善、先进。新闻中心有3台电子计算机,能提供5亿条资料,回答记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63种不同键盘的打字机,供数千名记者使用。另有12台闭路电视机供记者观看各个现场比赛的实况。在太平洋、大西洋上空还设置了4个卫星转播站,几十个国家可收到大会实况转播。
本届帆船比赛,同1936年那届一样,在基尔港举行。大会组织者别出心裁,调来十多艘拖轮作为临时看台。总之,本届筹委会从场地设施、运动员住宿,到新闻传播等都耗费了巨额资金,作了精心的安排。
大会开幕前夕,罗得西亚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到来,引起了非洲国家强烈的不满。一些非洲国家庄重宣布,如果允许罗得西亚参赛,非洲则进行集体抵制。因事态愈演愈烈,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举行非常会议。8月22日,会议通过了取消罗得西亚参加资格的决定;大会还于8月23日接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的辞呈,选举了爱尔兰基拉宁勋爵为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不过,本届有关事宜仍由布伦戴奇主持,基拉宁任职从9月15日开始。
运动会原订于1972年8月26日至9月10日举行。由于9月5日5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成员袭击奥运会村的以色列选手,造成了流血事件,大会被迫停办一天,顺延至9月11日结束。这在奥运会史上是第一次。这一事件发生后,虽然大会仍于9月6日继续举行,但以色列及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因担心安全得不到保证,离开了慕尼黑。流血事件也引起了体育界人士的震惊,促使后来各届奥运会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8月26日下午3时,大会举行了开幕式。联邦德国奥委会主席道默致欢迎词,布伦戴奇用德语发表了他在奥运会上的最后一次讲话,然后由联邦德国总统海涅曼正式宣布大会开幕。本届奥林匹克火炬于7月28日在希腊点燃,后由5976名运动员传递,经过29天零7小时传送到慕尼黑。
参加本届大会的国家和地区共121个,运动员7147人,其中女子1070人。苏联在1964、 1968年两届接连失利,这次力图东山再起,派出了由411名运动员组成的庞大队伍,仅次于东道主联邦德国(421人),居第二位。美国运动员数共394人,列第三。首次参赛的有阿尔巴尼亚、上沃尔特、加蓬、达荷美、莱索托、马拉维、多哥、沙特阿拉伯、斯威士兰和索马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是第一次参加,但此前参加了1964、1972年两届冬季奥运会。中国台湾派出63中男女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柔道、摔跤、拳击、举重、射击、射箭、帆船、自行车10个项目的比赛。
本届比赛项目除上届的18个大项外,又增加了上届取消了的柔道,恢复了多年来未举行的手球和射箭,大项总数达到21个。此后,1976、1980、1984年3届奥运会的大项一直未变,只是单项以后每届都有增加。本届东道主在皮划艇比赛中特别增设了障碍回旋赛(男女4个单项)。这种比赛,水流湍急,仅在本届举行过一次,以后长期未列入。大会还增设了另一些单项,总数达195个。
慕尼黑田径赛的战果虽然远不如上届辉煌,但也有自己的"纪录"。鲍尔佐夫获短跑双料冠军,就是爆炸性新闻之一。苏联男子短跑运动员瓦·鲍尔佐夫夺100米、200米跑两项金牌,是美国近40年(1932-1972),继1960年罗马奥运会后第二次失利。不过,鲍尔佐夫取胜,并非完全意外。1969年,刚20岁(生于1949年10月)的鲍尔佐夫就跑出了10秒整的成绩,成为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之一。 慕尼黑奥运会前9个月美国记者理查德·贝克在法国《队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曾谈到,当前世界跑得最快的人是鲍尔佐夫。本届9月2日100米决赛时,鲍尔佐夫发挥很好,战胜了美国、牙买加等国名手,以较大优势(10秒14)取胜,果然不出赛前分析家的预料。而在两天后的200米比赛中,鲍尔佐夫取胜却有些偶然。赛前他的最好成绩才20秒7,仅排世界第十八位;而他的主要对手、美国的拉·布莱克的成绩为20秒整,居当时世界首位。岂料鲍尔佐夫这次跑出了超水平,竟以20秒整获得金牌。
4×400米接力赛,美国在预赛中失败,这是自1912年该项列入奥运会以来,美国第一次未能进入决赛。肯尼亚首次夺冠,但成绩(2分59秒8)比上届慢了近4秒。沉默多年的芬兰长跑,这次又卷土重来,战胜了当时田坛叱咤风云的非洲选手。23岁的拉·维伦再次为芬兰在世界树立了"长跑之国"的形象。他在10000米比赛中,以27分38秒4创世界纪录并获金牌,随后又在5000米赛中取胜。这是芬兰自柏林奥运会36年后又重新取得这样的成就。
上届在长跑比赛中出尽风头的非洲选手,这次接连受挫。但出人意料的是,乌干达的约翰·阿基一布阿获得了400米栏冠军,并以47秒82刷新了世界纪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