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79|回复: 0

[娱乐灰常点评]大陆新生代女演员不完全点评(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69

回帖

7759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759
发表于 2005-10-6 14: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章子怡

  从《我的父亲母亲》到《艺伎回忆录》,转眼间这个丫头就是这个圈子张张扬扬这么多年,而且还兴致不减,没有一丝疲惫的感觉。俺一直很欣赏懂得表现自己的人,而像章小姐如此会表现的,更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当年穿着大红肚兜跟着老谋子走上柏林奖台的女孩眼中所露出的锋芒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些不寒而栗。相信所有观看了那场颁奖晚会的人都会记得,当年的巩丽小姐作为评委会主席,脸上尴尬的笑容。那边满是青春的笑脸直逼你这半老徐娘,再强的气势再大的名气也抵不过人家的一袭青春洋溢啊!

  子怡·章一直追随着国际化的路线,奋力向前跑。且不谈合作过的明星大多是我们国人在国际混的大腕,那串导演名单就红了多少演员的眼啊!不过话说回来,至今为止,俺们国人除了批评她作风不检点,穿衣不上道之外,作为国内青年一辈的演员,她的演技是不错的。

  当年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疯跑的丫头,眼角眉梢的笑都是羞涩又热情的,虽说并不是入木三分的刻画,但作为首次接触大银幕的女孩来说算不错的了。其实在这部电影里也可以看出章小姐今天的个性,拼命奔放又压抑的感情,青春的刺眼让人侧目,喜欢的更喜欢,讨厌的更讨厌,简直没有理由。

  章子怡塑造的角色都有她自身的影子,而且所有塑造的角色在人物个性上也有一脉相承的感觉。话说每个成功的演员都是本色演员,这个本色不是说角色都和她本人一样的个性,而是她能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角色里面去,所以显得人物饱满生动。最为明显的《2046》,白玲的京腔庸懒地说话,带着嘲讽,尖锐,那么与世不同。她面对感情的伤感在个性的倔强里表现出来,没有以往王家卫刻意营造的压抑和忧郁。她就是痛得明明白白,新鲜刺激,有人味。也告诉我们,章子怡从来就不是会默默伤痛的人。

  不过在对于细节上的把握,章子怡还欠缺。这是很多国内演员都不足的地方。如《紫蝴蝶》,导演娄烨处处认真雕琢细节,简化人物的语言,大段大段的空白让演员从肢体和神态来表现,可是章在这部影片里就失去了光彩,作为影片中唯一的女主演甚至是戏份最重的演员竟然无法突出自己!她的形象始终含湖不清,个性表达模糊,表演生硬,麻木。她的压抑和爆发都不甚明显,作为辛夏的迷茫、丁慧的坚忍刻画地过于平淡。当然这部影片本身就让人看不下去,不过章子怡对细节把握能力不强的弱点却是暴露无疑。

  无论演技如何,章子怡是一天一个样,到底是和大导演名演员合作多,进步神速啊!以章目前在国际的名声,保持下去,不要搞太多花边新闻。高调不是你的错,没格调就是你不对了。中国人说先做人再做事,你小姐哪怕再红,也不希望国内论坛全是你坐某某大腿的新闻吧。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

  电影年表:

  1998年 担任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女主角  

  1999年 荣获亚洲电影交流会“明日之星”奖  

  1999年 担任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女主角,与周润发、杨紫琼搭档         

  2000年 与张艺谋一同携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参加第50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  

  2000年 参加拍摄徐克导演影片《蜀山正传》第一辑、《尖峰 时刻2》、《武士》  

  2001年 再度与张艺谋合作,出演《英雄》  

  2002年 携手第六代导演娄烨,担任《紫蝴蝶》女主角  

  2003年 《2046》、《茉莉花开》、《十面埋伏》  

  2004年 迈入国际影坛,与日本导演铃木清顺合作《貉府》、与斯皮尔伯格合作《艺伎回忆录》  

  获得奖项:

  1999年 亚太地区电影CineAsia最佳新人奖  

  1999年 美国影院协会明日之星奖  

  2000年 日本旬报最佳外国女演员奖  

  2001年2月28日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最佳新人奖  

  2000年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 最佳女配角  

  2000年11月22日 第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 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2000年12月 国际青年演员协会 最佳女演员  

  2001年1月 多伦多影评人协会 最佳女配角  

  2001年2月 伊朗电影节 最佳女演员  

  2001年3月 第六届香港金紫荆奖 最佳女配角  

  2001年3月24日 第十六届美国独立精神奖 最佳女配角  

  2001年6月2日 美国第十届MTV电影大奖 最佳动作奖  

  2001年12月 美国亚裔杂志 当选美国最享盛名的亚裔  

  2002年5月2日 美国旧金山政府确定此日为“章子怡日”  

  2004年4月25日 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女主角  

  2004年7月 第六届CCTV-MTV音乐盛典 杰出艺人大奖  

  2004年9月19日 第二十四届中国金鸡奖 最佳女主角奖  

  2005年3月27日 第二十四届香港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奖

  


  周迅

  《大明宫祠》让我们记住了这个二十岁女孩的十多岁笑容,一夜之间清纯灵气就成了周小姐的专有名词。加上后来扮演了我们喜爱的林徽音,无论演得怎样,起码这个角色是讨喜的。

  周迅是国内四小花旦中对细节把握最擅长的一位,差就差在台词功力。到底是没受过专业表演训练,周迅刻画的人物都很随意,不像现在那些学院派出来的演员,个个演的角色都差不多,对情绪反应的表现也没有让人深刻的记忆。周迅不同,她的哭和笑都很打动人。同样是娄烨导演的《苏州河》,让小资们追捧不已,周迅在其中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理所当然成为了一种气质的代表。

  周迅在所有演员中的个人气质是很独特的,似乎是超脱,也像是沉沦,总之和一般人不一样。单评电影,周迅最好的一部恐怕是《香港有个好好莱坞》,曾经获过威尼斯最佳女演员提名。这部影片里周迅扮演的妓女东东有种红尘中超然的气质,让有欲念的男人们迷失。这种气质似乎和周迅本身的气质有些雷同。《恋爱中的宝贝》里,她的后现代表演,神经失常,一点一点的毁灭自己的灵魂,她所认定的真和假那么理所当然,她的表现我让真的相信她说的一切,连幻觉都是真的。于是我开始害怕这个世界,达到导演所要表现的情感端点。当然这部影片中她的表现并不如前两部好,但也比很多演员强多了。

  周迅的擅长在每部影片里都有表现出来,偏偏在《射雕英雄传》中给毁了。这部让她背尽骂名的电视剧实在难以让人接受。有些人说周迅有灵气,看上去是个聪明女孩,扮演黄蓉正好。前面那句没错,但后面“扮演黄蓉正好”就错得离谱了。黄蓉属于古灵精怪,开朗活泼的聪明,她的灵气是生动的;周迅的灵气是不同于常人,脱俗清新的灵气,她的聪明是内敛的光芒,不如黄蓉那么灿烂。所以周迅所扮演的黄蓉没有那种机智,没有让爱者更爱,恨者更恨的聪慧。一大失败!

  周迅的非学院派表演让她的戏路很宽,什么都凭自我感觉发挥且表现自然,不过世界上最好的演员,所适应的角色往往都是比较单一的。她有天分还需要打磨,多接些商业片可能还能学点平民化的表演方式,有时候太自我的表演并不得观众喜爱。

  毕业于:杭州艺校民族舞蹈专业

  影视年表

  1991年电影《古墓荒斋》(谢铁骊导演) 饰演娇 娜

  1994年电影《女儿红》(谢 衍导演) 饰演花 雕

  1995年电影《风月》 (陈凯歌导演) 饰演小舞女

  1995年电影《小娇妻》(史蜀君导演) 饰演洋 洋

  1997年电影《刺秦》 (陈凯歌导演) 饰演小盲女

  1998年电影《苏州河》(娄 烨导演)饰演牡丹、美美

  荣获第十五届巴黎国际电视节"最佳影片"及"最佳女主角"奖

  1999年电影《那时花开》(高晓松导演) 饰演欢 子

  1997年电视剧《红处方》(董志强导演) 饰演沈 佩

  1998年电视剧《大明宫词》(李少红导演)饰演太平公主

  1998年电视剧《太平天国》(陈家林导演)饰演石益阳

  1999年电视剧《绿衣红娘》(许同均导演)饰演范小萱

  1999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丁亚民 台湾曾念平导演)饰演林徽音

  1999年电视剧《开心就好》(张一民导演)饰演谭格格

  1999年电视剧《缘来一家人》

  2000年电影《十七岁单车》(王小帅导演)饰演红琴

  2000年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赵宝刚导演)饰演杜心雨

  2001年-2005年电影《香港有个好莱坞》、《鸳鸯,蝴蝶》、《停车暂借问》、《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恋爱中的宝贝》、《烟雨红颜》、《鸳鸯蝴蝶》、《美人依旧》

  


  徐静蕾

  一个女人能保持这么久的学生气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这个女人是在娱乐圈打拼。徐的演技不强,但好在情感表达很到位,而且形象得观众缘。她的气质是属于平淡的光彩,在中国中庸之道,谦虚谨慎的作风中她很讨喜。说到演技,她不如章子怡出彩,不如周迅深刻,全部表现一如她的作风,平平淡淡,不痛不痒。好在她所扮演的角色也如她的个性一般,于是得到一些评委会的喜爱。

  徐小姐是够聪明,发觉自己在演艺的道路上有些黔驴技穷,所以转了型做导演。据说她做导演有段笑话,有人问她为什么转型做导演,她回答:“张元都能拍我为什么不能?”题外话了。

  徐作为演员不出彩,作为导演却是不错的。《我和爸爸》是首次执导的电影,作为女性导演,徐对感情节奏把握比较到位,慢镜头的运用,光影的错合,营造出了父女间难以言预的情感。首次导演就有如此流畅的镜头,也确实证明了徐小姐的才女之气,至于略嫌单调的剧情可以靠经验慢慢累积。

  第二部执导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的名著。光从茨威格来看,这部影片的情节应该会比上部要好。不过大师的作品拍不出人家的灵气是会遭骂名的,此前我没有观看这部影片,为了写评论略看了一下,只谈导演的手法和徐的演技,还是缺两字儿——出彩。首先在演员的选角上并不是很合适,姜文怎么也和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有点差距,能让少女一见钟情的男人该具备多少伏电力的眼睛啊,就姜老师的小眯眼,撑死了也只能电晕个老大妈。至于徐的表演,和以往一样,清纯有余美艳不足,和风情万种完全不搭噶!好在情节还算尊重原著,虽说开头太慢,结尾太快,也只能慢慢磨练了。

  徐导演是新导演中成绩算不错的,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往商业片上靠,以她温柔淡然的气质恐怕是要练成大师的。不过我说句,以后自个儿表演就免了吧!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主演电视剧:

  1995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1997年《霹雳菩萨》

  1998年《将爱情进行到底》;《龙堂》

  1999年《财神到》;《情书》 

  2000年;《世纪之战》《让爱作主》;《旅“奥”一家人》;《堆积情感》

  2001年《天空下的缘份》

  主演电影:

  1997年《爱情麻辣烫》;《风云》

  2001年《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爱你》;《我的美丽乡愁》;《花眼》

  2002年《我和爸爸》

  2003年《最后的爱,最初的爱》;《兄弟》

  2004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导演电影:

  2002年《我和爸爸》

  2004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荣获的各种奖项:

  1998年当选第3届大学生最受欢迎的当代女星。

  1999年《爱情麻辣烫》,获得中国电影学会表演奖。

  2002年在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徐静蕾主演的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获“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影”奖项,徐静蕾荣获“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奖。

  2003年当选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

  2003年由于徐静蕾在《我爱你》中的表演,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新人奖。

  2003年徐静蕾在《开往春天的地铁》中的表演,获得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3年徐静蕾在《我的美丽乡愁》中的表演,获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3年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我和爸爸》,荣获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2004年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我和爸爸》,荣获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2004年9月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赵薇

  听说这个丫头很聪明,有点深度,做人也得人心。所以演技平平,唱歌平平也能红得如此透彻啊!赵小姐的好脾气帮了她不少,在圈内闹了这么多波折的女明星还能不倒,我想挺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虽然没露到台面上来,起码从她开始俺们大伙学会了个形容词——“德艺双馨”!

  当年一夜之间凭借《还珠格格》红透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小姑娘其实挺惨的,虽然《还珠》中演技不佳,可受欢迎的程度让一个新演员的起点也忒高了,好在赵薇很有自知之明,靠穷摇是摇不出什么好路数的。疯疯癫癫地发展几年后赵薇吸引了一大批小朋友,可以说现在赵小姐的铁干粉丝都是小学初中时代看着她的《还珠格格》长大的,于是她的变化也成了这代人关注的重点。但那个《还珠》中瞪眼装可爱的女孩现在已经是面临而立之年的女人了,无论粉丝们多么不愿意承认,偶像脸上的皱纹和疲惫已经一览无疑。尤其是她那双大眼睛,对于年轻的女孩是美丽,对于年长的女人简直是败笔。当年的大眼睛关美女现在眼角下耷,眼裣松弛,眼袋恐怖……简直是赵薇小姐将来的写照!所以趁现在还算年轻,赵小姐应该好好琢磨少闹诽闻,多提高自己的演技了。四花旦里,赵小姐的演技最差,好歹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名进第一名出的主,那念台词的功力还真只能用念来形容!

  薇迷们对赵小姐的痴迷程度可以说到一定地步了。本人以前是国内某大型娱乐论坛的斑竹,见识了薇迷的疯狂,把条条框框分析地透透彻彻。连一部《夕阳天使》他们也硬是能扯出偶像的进步神速……无语。

  说到赵薇的演技,两部影片就能看透:《玉观音》、《情人结》。两部片算赵表现不错的两个角色。安心的扮演毕竟只有电视剧的对比,相比起来,孙俪的台词就比赵薇还差!安心这个角色就是“欲观音”,在欲望和清纯中挣扎。她有勇气和正义,也有最原始的情感欲望,在经过种种灾难的伤害后她还保持清纯的气质和淳朴的思维想法。这个女人是男人的梦想,知晓人情世故,却又保持自己的清新纯洁,坚韧且善良。相对而言,赵薇也是这样的人。如安心一样,她在娱乐圈精力的伤害磨难部比安心少,面对的苛责比安心还多,起码那个善良的女人是没有人忍心责骂她一句,只有她自己鞭打自己的心灵,不得安宁。对于安心这类隐忍的角色赵薇比较擅长,也许跟她实际的个性有关。进入圈子这么多年,每次看到赵薇,眼神里透露的是一次比一次淡然的光芒。所以她的影迷们更疯狂地心疼偶像了。

  今年初上映的《情人结》票房不错。和安心有些类似的角色屈然,赵薇对这个角色的诠释也不错:年少时对爱情的倔强,年长后对爱情的无奈,然后一年年过去,等待成了习惯,等到情人回来了却不知道自己多年来的等待是为什么。从时间的推移,屈然性格的菱角慢慢磨平,她在路上边走边嗑瓜子,像市井妇人一样庸俗的举动,但是看到卖小鸡的摊贩,那自然流露的纯真气息似乎又是那个懂爱的女孩。在影片中,侯佳走后的日子里,屈然还是一如从前的生活,看电视开玩笑,和家人在饭桌上吃饭,只是那一举一动越发沉重,确实是“用孤独殉情”。这个角色是赵薇目前塑造最成功的,只是台词仍然不够挺“听”,僵硬、木讷。赵薇台词不强可能跟她嘴皮子不强有关系,俺听过赵薇普通地和人谈话,也是僵硬的语气,不够有生命力。希望作为演员,多加强自己各方面的技巧。

  虽然说屈然这个角色塑造得不错,不过靠这个角色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实在不值得薇迷们那么高兴,这劳什子电影节还不如国内的金鸡百花,还不至于让大伙高唱咸鱼翻身。

  听说赵薇为人不错;作为演员有机会就能磨练出来,也不差;差就差在她的某些粉丝们,总是说媒体把她推到矛盾最前线,其实这都是因为你们的痴迷,他们才有这个劲头,收敛点吧!

  话说到如此不能继续了,免得被口水淹死。

  出演电影:

  《情人结》、《 A Time to Love》、《玉观音》、《天地英雄》、《炮制女朋友》、《夕阳天使(微光杀机)》、《天下无双》、《少林足球》、《决战紫禁之巅》、《缘,妙不可言(缘份2000)》、《女儿谷(落难俏佳人)》、《画魂》

  出演电视剧:

  《老房有喜》、《侠女闯天关》、《情深深雨蒙蒙》、《还珠格格2》、《还珠格格》、《京华烟云》

  获奖情况:

  《还珠格格》获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连续剧,赵薇获最佳女主角。

  《情人节》上海电影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林嘉欣

  在香港,想演部好片也许不难,可是想不演烂片却不容易。商业片泛滥,电影业不景气的氛围下,为了票房年轻演员的选择余地非常少,相对而言林嘉欣算幸运的,起码演过那么多片子都还有点深度。

  第一次接触大荧幕的林嘉欣凭借《男人四十》一举摘下金马和金项双料最佳新人、最佳女配角四个大奖,实力不容小视啊!说实话,我很喜欢这个MM,她年纪小小出道后被冷藏的六年。在娱乐圈还未红就被冷藏,而且一藏就是六年,她在这个时间和圈子里应该受了不少磨练,所以一出现就有让人惊艳的表演。

  《男人四十》是一个女性导演来展现中年男人的无奈和压抑,许鞍华是很会塑造女性角色和普通生活的导演。片中林嘉欣这个角色是唯一的青春激情,她的随意表演非常自然,生活化,把一个叛逆高中女生的俏皮,对爱情的洒脱都诠释得淋漓尽致,可谓眼角眉梢都是戏。我印象最深的是林和张学友在火车上的一场戏,林说因为老师(张学友)望着窗外的表情而喜欢上他。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和笑容有向往有回味有暧昧有清纯,难以言预。林嘉欣把胡采蓝的青春诱惑大胆放肆演绎得非常完美,明明知道她挑逗自己的老师可能破坏一个美好家庭,也对这个女孩有着深刻的好感。我想这个角色能吸引一个中规中矩的国文老师,自身的美好是不容忽视的。林的尺度把握得很好,让人喜爱,让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古板的中年男人会对她有向往,如此理所当然。

  在《恋之风景》中,林嘉欣的角色和《男人四十》有非常大的不同,是个痴情执着的女生。林扮演一个香港女孩曼儿,到已逝男友的家乡寻找他童年的梦想天堂,凭借爱人的梦想来怀念他思念他和继续爱恋他。她的悲伤和思念在面对男友生活过的地方时慢慢溢出,一点一点表现出来。她找到爱人的过往时那种忧伤的欣喜,表现得很深刻:听表姐说话;帮人理发;拿着画去问人;抄写男友生前的日记;和人交谈时的笑容等等,无不展现出那种心情,忧伤又欣慰,丝丝入扣。在遇到刘烨后,她的心态有所转变,很自然的欣赏这个热心的大男生,在自己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在她以为自己还是思念时其实她已经在挣扎,辗转反侧的身影,沉默得连叹息都没了。林嘉欣的演绎很精彩,深得人心。

  还有另外一部不错的片子《六楼后座》和以上两部又有很大反差的角色。《六楼》中叛逆张扬青春的女孩,看似成熟,可流露出的伤感和郁结的气息却是属于青春的。她边挥霍青春把纯真践踏得支离破碎边伤感流泪,让我们震撼。林在里面不算主演,却是最出彩的,当初卢巧音凭借此片拿奖(好象是),竟然没有林MM的提名,困惑俺们老百姓啊!

  还有很多值得点评的好片,如《异度空间》里林嘉欣所尝试的精神病人角色,让她的演技得到很全面的展现;《恋爱行星》听说也不错,暂时还未看,有机会一定好好观赏一下。

  林嘉欣小姐是新生代香港女演员中气质和光华最特殊的,一定前途无限!张曼玉当年拍了多少烂片才有《阮玲玉》的机会一举翻身,你一出道就能遇到好剧本可是极其幸运的事。以后演戏要挑一点,商业片烂片能少拍就少拍,能不拍就不拍,有空多加强自身各方面修养,别把时间浪费了。作为好演员,对事物有个深度的了解是靠经验和时间累积的,年轻演员往往浮躁不能体现内涵,因此后天的填补很重要。好好加油,你会是个super star!

  主演电影:《后备甜心》、《六壮士》、《我要做Model》、《救命》、《恋之风景》、《双雄》、《星期六约会》、《六楼后座》、《异度空间》、《男人四十》、《恋爱行星》、《阿嫂》

  


  张柏芝

  一个演员遇到好的导演和剧本是件非常重要的事,这点在张柏芝身上体现得异常明显。张柏芝文化程度不高,这点是事实我想没有人会质疑俺故意挖苦她吧?因为自身的修为稍微差了点,所以张柏芝在演戏上完全是靠先天的天分和后天良师的指导。

  现在的演员往往比较少仔细分析揣摩一个角色的生长背景、所处环境等因素,大多数的演员都只是根据角色的性格去演戏,所以出来的效果像是像了,可总是觉得做戏的成分太大,没有贴近生活抓住人心和让人深感认同的感觉。看得最多的就是台湾的偶像剧,有种虚假的成分,也许影迷们更愿意我形容为梦幻。拿最红的《流星花园》来说吧,以杉菜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她可能是杂草,坚韧不拔,能吃苦,但绝对不可能是那个爆脾气!不怕得罪富家子还敢扇人耳光,谁信啊?简直不在状态!有人会说了,剧本那样写的啊。所以我说啊,剧本有多烂在演员身上是能体现出来的。

  在电影的制作中,一般对剧本的改编是非常严谨的,剧情简短表现力强,给演员的发挥空间较大。譬如一场男女吵架的戏,剧本只会要求你吵的内容、走位、情感状态,其他靠演员自己的理解,加些小动作表示心情完全是靠自身发挥;而电视剧的剧本不同,电视剧除了以上要求外还会限制演员说哪句台词的时候做哪个动作或者流泪时一定要盯着哪个方位等等硬性的要求。所以电视剧的演员往往就像是傀儡,因此我们看很多电视剧时觉得演员们的表情、动作、发泄情绪的表现都非常相似,这就是我前面高圆圆那段里说的:流水线下来的演员。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电视剧对大腕明星是非常信任的,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较多,但不能表现得太自我,某个动作做出来一定要让观众明白你的意思。总之一句就是表演直白,毕竟电视剧的受众太广了。呃……走题了,说回张柏芝小姐。

  一个演员演技是否好很大部分要从她的电影上分析。电影的表现力是隐藏的,要让观众细细体会、回味的表演。演员对角色的理解表现在外部是表情、穿着、台词;内在就是眼神、细微的动作、语气等。前者是导演能给的,后者是靠导演挖掘演员自身表现出来的。张柏芝是一个需要好导演的演员,她如同林嘉欣一样很幸运,年纪青青就遇到了尔东升。当年张曼玉在她这个年纪还徘徊在三线,演些小角色名不见经传,张柏芝却已经是金像影后了。

  《忘不了》是部好片,剧本是庸俗煽情的,如同尔东升当年的那部《新不了情》。尔东升很会拍这样的苦情剧,也很会挑演员,找到张柏芝最瘦弱的时候来展现一个女人的坚韧和倔强,反差效果让人感觉触目惊心。一个俗套的剧情要感动观众是不难,但要让人感到悲伤是需要很多技巧。这个技巧就是真诚。我想张柏芝演这个角色时一定也深深去体会过那种失去爱人的痛苦和艰难的生活(俺这话绝对没别的意思)。在《忘不了》中,张柏芝表现悲伤的方式有很多种,种种都不一样,这是我最佩服她的。有知道阿文(古天乐)去世时木然的表情;有开小巴时用尽全力抡方向盘的动作;有不得以送走乐乐时在保良局门口让他多吃点冰激凌的神经质;有面对大辉(刘青云)时对爱情依靠的渴望。这么多诠释,种种都表达出她的肝肠寸断,可以说这是张柏芝表演的一个飞跃进步,只可惜在后面的一些商业电影里,张的表演并无引人注目的表现。

  第一次接触大荧幕的角色柳飘飘,虽然表现得并不是很好,但作为新人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角色中柳飘飘的个性是把清纯和世故融合到一起,用世故来隐藏女人渴望幸福的淳朴想法,可是在遇到一个更淳朴的男人时她的世故就崩溃了。一个人个性上的崩溃是需要过程来引导,在这期间张柏芝把握地稍微差了点,因为她把柳飘飘的清纯本性演绎地太明显了,让人难以接受如此一个有纯洁美好向往的女孩会去做妓女,她应该隐晦地慢慢地完成这个个性崩溃的过程。

  获得最佳新人奖的《星愿》让我们认识和回味很久了一个清纯气息的张柏芝。影片中那个善良的小护士可爱、认真、执着都表现得不错,是个比较容易诠释的一个角色。只是凭借此片中的表演获得最佳新人,我想评委们的感觉应该跟俺也差不多,被这个气质纯洁的小女孩打动了,虽然后来大家知道张小姐并非我们所想的小女孩。评委们也算是鼓励了一个有潜质的新演员吧。

  总的来说张柏芝小姐还是很不错的,期望以后多遇到能打磨这块璞玉的导演,让她能真正成为一个完美艺术品!不过,我觉得年轻人修身养性很必要,张小姐现在以赚钱为目的的演艺生涯继续下去很难达到一个艺术上的高峰。对她的劝告是和周迅恰恰相反:最好别接那些商业片了!

  主演电影:

  《无极》、《喜马拉雅星》、《飞侠小飞白龙》、《鬼马狂想曲》、《忘不了》、《河东狮吼》、《求爱上上签》、《大块头有大智慧》、《老鼠爱上猫》、《绝种好男人》、《钟无艳》、《老夫子》、《东京攻略》、《浪漫樱花》、《情迷大话王》、《绝世好B》、《无限复活》、《极速传说》、《蜀山传》、《十二夜》、《白兰》、《辣手回春》、《星愿》、《喜剧之王》

  获奖记录:

  主演电影《星愿》获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奖

  主演电影《忘不了》 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影后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2003年度评论学会大奖》,主演《大只佬》获最佳女演员奖

  


  李心洁

  当这个小姑娘还是歌手的时候俺就注意她了,那会真是难看啊。记得某杂志封面上的她黑黑瘦瘦,两眼贼大还分得老开,整张脸最突出就是个大嘴巴!总觉得大马过来的人就是土!不过后来在影视界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找到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适合自己的东西会衬托出让人不意察觉的光华,不会咄咄逼人,看久了还会越来越顺眼。李小姐也许不是大美女,可是现在看谁会觉得她丑?在电影角色的洗礼下,李小姐的个人气质是越来越打眼,让人忍不住会多看两眼。

  李小姐同上两位年轻演员一样,具有演员的天分,是幸运的。在歌坛发展并不好的李心洁偶然在电影界无心插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凭得《见鬼》中的表演李心洁获得了金马金像双料影后,实在让俺佩服,至于这部影片我本不想看(因为俺不喜欢看恐怖片),但也实在好奇李小姐究竟有多好能演出这番成绩,于是观赏一番才发现是好片。

  李心洁饰演的盲女嘉汶,在角膜移植后重见光明,从此开始了她的噩梦。眼睛能看见了,可是除了重见光明外她还看见常人不能看见的东西,这些异常让她几近崩溃,并开始对复明后的世界产生恐惧。李心洁对这个角色把握得非常好。李MM的眼睛很大而且很有神,在饰演盲女时应该是仔细分析了这个角色的生长环境。失明很多年的女孩眼睛是清澈的,但绝对不可能那么灵活有神,所以李心洁在控制自己的眼神方面表现非常细腻,眼神有些呆滞表情却不木然,抓住了人物的精髓。盲女从纯洁的世界转眼看尽人间丑恶,她所承受打击难以言预,这期间变化的过程快,让人的认知行为过程接受不了,心态上也有极大的变化,所以出现一些反差举动,无所适从,有痛恨,歇斯底里,不再是乐观的盲女。她预知的悲剧即将发生却没人相信,甚至还有人骂她神经病,她感到自己无能为力的那种悲伤心情,轰轰烈烈地哭出来,是无奈是怨恨是遗憾。后来嘉汶在火光中倒下,镜头停在她脸上的微笑,是对自己梦想的嘲讽,对现实世界的嘲讽。眼见的光明未必就是幸福,嘉汶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于是再次的失明对她来说只是平淡地回归黑暗,但一个已经见到光明的人再次失明是否真的平淡呢?我想观众都无法相信,所以在嘉汶再次失明的一场戏中,她在黑暗中拉小提琴,杂乱癫狂的琴声和她压抑又想爆发的矛盾挣扎结合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角色此刻的心烦意乱:她渴望光明,却无奈面对比黑暗人生还复杂的光明世界,于是她选择逃避,宁可放弃也不愿再面对这个可悲的光明。所以影片最后她拄着导盲杖时的平静其实哀寞的心情。

  李心洁的演绎有种很深刻的东西,心理学说正常人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不仅有恐惧心理,还有其他变化,如困惑、敏感、多疑、紧张等等。大多数演员在演恐怖片时总是用过度的紧张来表现人物的恐惧,加上导演制造的氛围来迷惑观众,抓住观众的神经加以刺激,这样的恐怖片只能叫做恐怖片,满足某些人群的受虐心理。《见鬼》不同,这部影片并不是很恐怖,与其说是恐怖片不如说是悲剧,对现实生活种种弊端的解刨。李心洁的表演可圈可点。

  说到李心洁不能不提她师父——张艾嘉。张女士是我很敬重的一个女人,她的个人修养和才气在演艺圈中独树一帜,因此她带出来的两个演员李心洁、刘若英的可取之处我是从不怀疑。影片《20、30、40》虽然充满小女人的情调,但其中的内涵却是让人辛酸的。单评李心洁的“20”。李在这部影片中的戏份最少,我印象最深的一场她和朋友唱着《欢颜》时带笑的泪水,让人感到青春的迷惘落寞。20岁的女孩生活窘迫,对梦想产生怀疑,那种心情是在笑闹中隐于心底的,这点年轻的我们曾有过体会,看见李心洁就好象看见曾经的自己。

  听说李心洁很会演叛逆的角色,我看她片子比较少,不妄加评价这点。单以上两部我看过的来说,如此演技应该演什么像什么。

  总之,这个女孩不简单!

  主要电影  

  1999《阳光警察》(客串)

  2000《爱你爱我》

  2002《想飞》

  2002《见鬼》

  2003《20 30 40》

  电视剧

  2002《似水年华》

  舞台剧:

  1998《爱滋梦游仙境》(果实基金会筹款演出)

  2002《但愿人长久》(邓丽君传奇音乐剧)

  电影《爱你爱我》获2001年柏林电影节的最佳新演员奖。

  电影《见鬼》获第三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2002年),

  第八届香港金紫荆奖的最佳女主角奖(2003),

  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03)

  中国大陆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2003)。

  


  高圆圆

  这个女孩蛮符合俺的审美情趣,样貌实在好,在俺看来是这个圈子里排得上号的漂亮。漂亮美女就是讨好,《青红》还没在国内上映,小丫头挽着小帅导演到戛纳溜达那么一圈,演得好不好就没人记得了,光是那身衣服就让国人们大呼真是争气啊真是漂亮啊,把那谁谁谁比得不知道好哪去了!话说这部在戛纳上风光无限的电影《青红》最后得了个评委会特别奖,这奖的含金量咱就不说了,就算是安慰奖那也对了外国人的胃口不是。等到青红和高圆圆小姐风光归来,俺们也去电影院见识了一下这部未映先热的大片,说实话有点浪费RMB的感觉。

  影院没几个人看,早就知道这是文艺片,于是撑着眼皮俺也只能装回深沉。高圆圆是漂亮,可是在影片里却不太看得出来。据说美女因为太漂亮,化装师把她往丑里化了,所以俺看见了一个颇见老气,毫无神采的女儿青红。父母的现实和梦想在生活中交织,青红在这种矛盾中以沉默作为反抗。这个角色有些类似《孔雀》里的姐姐,在生活中挣扎,向往着自己理解的幸福和美好。可是高圆圆的表现并不如张静初那样深得人心。那些僵硬、面无表情、木讷的沉默不知道她处在什么状态,到底是反抗还是默认承受?

  高小姐漂是漂亮,但因为太漂亮了所以显得没个性,除了美貌好象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在国内电视圈打混了几年,她也像是某某艺术学校下来的流水线演员一样,看似精致,特色全无。电视圈里的角色大多没有很鲜明的个性,无论谁来演都差不多的味儿,难得有个大制作好角色也轮不到演技平平的演员。不过,电视剧到底是吸引下班回家爱国爱家的主妇们看的,有剧情有颠簸有爱情有坏蛋就可以了,高圆圆很合适!况且中国影视圈的怪现象,电视比电影受欢迎多了,挣钱多出名快。

  毕业于中国工运学院 公关文秘专业

  电影作品:

  1997年 《爱情麻辣烫》

  2000年 《十七岁的单车》

  2001年 《开往春天的地铁》

  2004年 《青红》

  电视剧作品:

  1998年 《找不着北》、《实习生的故事》

  1999年 《咱老百姓》系列之《李治的情感》

  2000年 《准点出击》

  2002年 《倚天屠龙记》

  2003年 《风摧边关》

  2003年 《神医侠侣》

  2004年 《秦王李世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2 19: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