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向全球输出通缩的局面难以改变?
Alex Frangos
图片来源: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北京的一处废弃工厂。
中
国工厂的出厂价格可能即将停止下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停止输出通货紧缩。
8月份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为连续第54个月下降。但这是2012年4月以来的最小降幅,这轮PPI下降趋势是从2012年2月开始的。
这一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已然持稳。不过,对于中国来说,PPI的下降不仅反映了大宗商品价格状况,也反映出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情况。工业产能过剩本身就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下行压力。这种情况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国的产量对全球范围内钢、铝等大宗商品价格所产生的影响。
香港金融研究中心(Hong Kong Institute for Monetary Research)经济学家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了中国对于11个周边经济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PPI的暴跌给那些没有受到大宗商品影响的国家也造成了溢出效应。
那么中国出厂价格降幅收窄就是好消息了。不过,还有一股相反的力量:人民币过去一年明显走软。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实际贸易加权汇率同比下降7%。人民币走软可能给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带来下行压力,在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总体进口价格开始反弹之际,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今年逐月下降。
此外,由于中国消费者价格(CPI)上涨乏力,8月份CPI仅上涨1.3%,决策者将继续保持偏宽松立场,包括允许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中国生产者价格最终可能转为上涨,但其对全球的影响未必会改变。
来源:华尔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