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48|回复: 0

他先当丈夫后当兵 毛岸英生命中最后34天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46

回帖

90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062
发表于 2005-10-11 0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先当丈夫后当兵 毛岸英生命中最后34天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结识了一位普通而又传奇的老人。他叫杨志明,如今默默无闻地生活在黑龙江省肇源县。说他普通是因为他与常人一样工作生活,说他传奇是因为50年前他曾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并肩在朝鲜战斗过,而且亲身经历了毛岸英牺牲的全过程……

  他先当丈夫后当兵

  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肇源县寻访这位老人,在博物馆和人武部同志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杨志明老人的家。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今年70岁的杨志明,身体十分硬朗,记忆力也非常好。当提起50年前的那场战争,特别是毛岸英时,杨志明老人的眼里布满了泪花。他说,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场战争,把我和领袖的儿子拉到了一起。忆及往事,历历在目。与毛岸英在一起战斗的日日夜夜虽然短暂,却像烙印一样深刻在老人的心头……杨志明,肇源县头台镇人,1931年腊月出生。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书,生活的贫困使他父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为了使家里能够多一个帮手,多病的母亲在他16岁时就给他娶了媳妇。

  杨志明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从小就给别人家打过短工,放过猪。别看只读了两年书,但学习成绩特好,15岁就参加了学校工作,并且是土改工作队的骨干。1948年底,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和战争形势的发展,当时的嫩江省组织土改工作队的骨干成立南下大队,到已经解放的地区工作。杨志明积极报名参加,后来,在南下大队里他又被东北军区机要学校选中,送到沈阳去学习。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挥泪告别了妻子和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踏上不知归期的征程。1950年1月,他在沈阳结束学习后,被分到当时在广州的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司令部任机要译电员,因为杨志明表现出色,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和毛岸英在一起的34天

  1950年初,美帝国主义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杨志明所在的十五兵团奉命挥师北上,直赴安东今丹东。

  以十五兵团司令部为主体的志愿军司令部,在夜色的掩护下,乘坐军用卡车,绕道长甸河口,从隐蔽式水下浮桥渡过鸭绿江,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到达朝鲜境内的大榆洞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村。这里四面环山,志愿军总部就在山坳中的平房里指挥全军作战。

  杨志明先是在志愿军司令部任机要译电员,后来到机要处办公室任秘书。当时在彭德怀总司令身边工作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参谋高瑞欣,一个是毛岸英。毛岸英是彭德怀总司令的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杨志明办公的地方离彭总办公地点只有十来米远,凡是机要处送给彭总的电报都要由毛岸英签收、呈阅、保管,彭总阅后,这些电报如数退回机要处登记焚毁。就是从这时开始,杨志明和毛岸英走到了一起。因为有了这样的工作关系,机要处的同志和毛岸英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但大家在交往中仍是十分拘谨。这倒不是因为毛岸英那时已是一个团级干部,而是因为他是毛主席的儿子,这在机要员中已不是秘密了。

  人们崇敬毛主席,对毛主席的儿子也就格外的尊敬,甚至有一种神秘感。因此,在毛岸英每次问话时,大家都习惯地站起来回答。后来,还是毛岸英自己把这种拘谨打破了。

  一次吃饭的时候,毛岸英又来到机要处,大家立即一点声音都没有,几乎连饭都不知道怎么吃了,心里都盼着他转转马上走。谁知他不但没走,反倒坐了下来,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毛岸英先开了口:“同志们,你们看我长得怎么样”他这一问,大家都愣了,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谁也不敢吱声。就在大家非常尴尬的时候,毛岸英微笑地说:“我不是青脸红发面目狰狞的妖怪吧,大家为啥总躲着我”这时大家才明白问话的用意。性格直爽的杨志明脱口而出:“毛秘书长得很帅呀。”

  毛岸英虽然不像他父亲那样健壮魁梧,但也是高高的个子,英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灵气,颇有乃父之风。他自己说,他很像母亲杨开慧。见沉默已经打开,毛岸英接着说:“这样多好,不要对我总那样恭敬,不要把我当外人看待,以后咱们多接触,互相熟悉了才不至于多少年后把同一战壕的战友给忘了呢。”毛岸英发自肺腑的一番话,令大家非常感动,一个领袖的儿子能这样和蔼可亲,多么难能可贵呀。

  在志愿军司令部,毛岸英和蔼谦虚,平易近人是大家公认的,刚到朝鲜没多久,他与大家的感情就很近很近了。别看毛岸英平时与大家说说笑笑,可工作起来十分认真,特别是在遵守机要纪律方面他对自己要求最严。虽然他是彭总的机要秘书,但每次取送电报,从不往机要室里多迈半步,每当遇到译电员翻译电报,他从来不问不看。

  毛岸英遇难前后

  1950年11月23日,毛岸英又来到机要处,杨志明突然问毛岸英:“毛秘书,那你为啥到这里来,毛主席放心吗”其实,这不仅是杨志明的疑问,也是当时全国人民的疑问。毛岸英没有马上正面回答杨志明的疑问,略加思索了一下说:“那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你的亲人放心吗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呢”杨志明哪里知道,毛岸英来朝鲜时刚刚结婚不久,临行时,妻子刘思齐正在住院,他竟没有把真情告诉他新婚的妻子。

  就在那天晚上,大家和毛岸英一起谈起了他在苏联时的情况。杨志明说:“毛秘书,听说你一直在苏联长大,回来后说汉语发‘潮’,舌头根发硬,现在听你说的满好的呀”毛岸英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与他领袖的父亲一样浑厚宏亮。“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岂不是忘了祖先”毛岸英接着讲了一段俄语,当他流利地讲完后大家不知他说了些啥。毛岸英笑着说:“我说的是,同志们好,你们辛苦了,等战争结束后,我请大家到北京作客,请你们到天安门合影。”话音刚落,大家欣喜若狂地热烈鼓掌,整个室内沸腾了……然而,时间刚刚过去一天。1950年11月25日,这是一个极为普通而让人不能忘记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在来到朝鲜刚刚34天就长眠在这里,给他28岁短暂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24日晚,毛岸英到机要处退电报,对大家说,这几天,敌机轰炸很猖狂,大家要提高警惕,便匆匆地走了,没想到这竟成了永别。其实,早在这天上午,机要处已经收到了情报处送来的“明天敌机要来轰炸志愿军司令部”的破译电报。

  25日凌晨,机要处随同首长搬进了距现住房一里多远的一个已经废弃的铁路隧道。整整一个上午,风平浪静,往日敌人的侦察机也不见了,仿佛战争已经结束。这是入朝以来从未有过的。到了下午,情况突变,敌机成群地铺天盖地压了下来。轰鸣声、投弹声、扫射声响成一片,敌人一顿狂轰滥炸走了,一切回归于宁静。

  大家急忙返回指挥部,但呈现在眼前的是彭总的住房已被炸毁,更可怕的是,毛岸英在回指挥部取材料时,正好赶上敌机轰炸,终于未能幸免于难……当天夜里,志愿军司令部的人员都没有入睡,大家都默默地缅怀毛岸英同志。大约12时,由彭总署名的“绝密”电稿发往北京,向毛主席报告毛岸英遇难的噩耗。杨志明和其他两名译电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含着热泪译完了电文。这就是他们替自己尊敬的战友、兄长——毛岸英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毛岸英牺牲后的日子

  毛岸英牺牲后,大家的心情十分悲痛,一连多日默默无语,除了完成作战任务外,很少再有说笑声。但当时那种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不允许永远沉没于无限悲痛之中,必须化悲痛为力量,完成好各项战斗任务,以告慰牺牲的毛岸英。

  机要员虽然不是和敌人面对面地激烈交战,但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全局乃至胜败。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高效、准确,稍有差错就会贻误战机。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体现得最明显,首长早一分钟掌握电文就能早一分钟赢得了胜利。

  由于敌人经常来轰炸,防空袭是他们随时必须要做的。每当听到警报声,所有机要人员必须带上手里的电文,反穿羊皮袄,迅速跑到外面趴在雪地上。那时,朝鲜的北方都是零下40多度的严寒,长期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工作战斗,寒冷和潮湿不断地袭击着每一个人,很多人都得了风湿病。

  杨志明老人回忆说,在朝鲜战争期间所有机要员从未脱衣睡过觉,就是连外衣都没脱过,那是由当时的特定环境决定的。他说,当时最大的奢望就是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1954年,杨志明回到祖国,组织上安排他入校学习两年,然后分到总后勤部学校管理部负责机要工作。

  1958年,杨志明结束了戎马生涯,转业回到了家乡,参加地方工作,先后在学校管过党团工作,任过文教卫生系统的党支部副书记和县委工业部干事、林业站站长等职。尽管他对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又有过与毛岸英在一起战斗的特殊经历,但40多年来一直隐功不提,从来没向组织要过什么待遇。

  杨志明老人告诉笔者,从朝鲜回国后,他保留了一些毛岸英的签字手稿和军功章、纪念章等,非常遗憾的是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把这些都冲走了,如今只剩下几枚军功章保存在肇源县博物馆。

  杨志明老人平时不提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默默地在生他养他的故土上平静地生活着…… 《中华儿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6 00: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