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14|回复: 0

警卫员眼中的胡耀邦:一打仗就不顾自己死活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46

回帖

90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062
发表于 2005-10-12 04: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卫员眼中的胡耀邦:一打仗就不顾自己死活   胡耀邦曾经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而他在战争时期的的警卫员张成海尽管在解放后历任高级军职。但他始终不能忘记自己在胡耀邦身边的日子,甚至在离开胡耀邦后,也经常会回忆起以前的那些时光。

  这件事说起来很有点意思。石家庄解放后,已经当了警卫排长的张成海坚决不干了。打了那么大的仗,揣了几口袋的手榴弹和子弹,一发也没用上,又沉甸甸地揣回来了。要说没有上前线那也真冤枉了他。第二梯队一往市里发展,胡耀邦就紧跟着进去了,张成海随着胡耀邦一直钻到最前边。可惜光听见枪炮声响成一锅粥,却始终没有机会扔一颗手榴弹。就为打仗,张成海不干了。从延安跟随胡耀邦的5个警卫员陆续走了4个,只剩下张成海一个了。胡耀邦不放他走,这可愁坏了他。他想起了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胡耀邦要出发了,习惯地说,走,小张,下部队去。张成海说,我不去。胡耀邦惊奇了,走不走?不走!哎哟,你还真罢工了?“我反正不跟你去”,张成海平静地说,他横下心了。胡耀邦看说不动,就叫另一个警卫员,说咱们走,不理他。他们就走了。张成海心想,你们走就走,反正我不走,我就下部队打仗。

  胡耀邦下部队回来,问他,你想到哪里去?咱们谈判谈判。张成海说,我还能当一辈子警卫员?年纪轻轻的老在后面,我要下部队。在一旁的第三纵队司令员郑维山骂道,你当个小排长就不错了,还想打仗?张成海顶撞道,年纪轻轻不让打仗,每天关在这里?郑维山说,我知道你为什么罢工,你想当官,官迷。张成海一天到晚和首长在一起,熟了,知道郑维山是在开玩笑,便说,谁官迷?我才不官迷呢!

  胡耀邦再次问,你想到哪里去?张成海说,我想上“大功团”去。石家庄战役第一个突破内市沟的张英辉团荣获了“大功团”称号,是三纵队最能打仗的英雄团之一。胡耀邦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那好,张成海,你要走随时可以走。一听这话,张成海当时就要打背包走。胡耀邦的爱人李昭说,小张,你说走就真要走?说着把张成海拉到一边,悄悄问他,你是不是想媳妇了?张成海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大姐,你想到哪儿去了!李昭比张成海大5岁,是晋察冀贸易公司的科长,平时张成海就叫她大姐,说话也和家人一样随便,但是还从来没说过这事。张成海说,大姐,你瞎说什么,我才多大,我就是想打仗。李昭说,想打仗也不能想疯了,再多呆两天嘛。胡耀邦也说,等总结完石家庄战役后你再走。李昭看留不住张成海,就说,你可别发愣,打仗,子弹可没有长眼睛。以后有空经常回来看看。说着,李昭的眼圈有些红了。

  李昭忘不了张成海在战场上几次救了胡耀邦的命。胡耀邦自己也忘不了。后来他对张成海说,你知道那时为什么不放你走?打得挺激烈时,那两个警卫员却到一边去了,我还得照顾他们,就你最顶用。你非要打仗去,我也只好放你走。

  跟着胡耀邦到东北

  战争年代,司令部的警卫营主要负责首长的外围警卫,内勤班主要负责首长的贴身警卫。1941年,张成海在晋察冀一个团里当战士,随部队调去保卫延安。到延安后,同来的四五个十几岁的少年兵被抽到总政去当警卫员,张成海就是这样跟上总政组织部部长胡耀邦的。抗战胜利后,中央机关决定往哈尔滨迁。1945年 10月,胡耀邦带先遣支队出发往东北去。

  开始还算顺利,但到热河的巴沟却走不动了。怎么回事?张成海正纳闷,国民党军攻上来了。冀东李运昌的部队人太少,抵挡不住从秦皇岛登陆的国民党军的进攻,从村里撤了下来,敌人占了村子。晋察冀到东北去的部队倒是过来了,但一个连才留了5枝站岗用的枪,别的武器都没有带,说是到东北后就装备新武器。走不了也打不了,这可怎么办?

  胡耀邦虽然没有打过仗,手里也没有部队,但是很果断,叫上两名警卫员跟他去截住晋察冀野战军的一个连,然后带上这个连打了一个反击,夺回了村子,还缴获20多枝枪,但仍然没有扭转被动的局面。晚上,萧克、程子华和胡耀邦几个人组成了冀热辽总指挥部,包括李运昌,由萧克任总指挥。经过研究,胡耀邦叫来了张成海,说,给你一个任务,敢不敢去?张成海说,只要需要,我哪儿都敢去。胡耀邦说,那好,明天你带上一封信,到承德去与国民党联系。有两种可能性,回不来的可能性也有。这时候,在一边听着这场谈话的萧克又追问了一句,你敢不敢去?张成海说,给我任务,我就去。萧克说,好,把我的大黑马给你骑。当即任命张成海为冀热辽总指挥部的参谋。张成海穿着延安发的灰军装,带上手枪,就出发了。

  这时,正值国共谈判时期,双方在谈判协定上签了字,都停了火,各守阵地。部队把张成海送到沟边就回去了,张成海一个人到了沟那边,国民党军把他的枪和马都收走了。张成海懂外交规矩,也没抗议,就由国民党的士兵领着到了他们的军部。一到军部,还算友好,国民党军就把马和枪还给张成海了。张成海把信交了出去,内容是有关执行停战协议的。国民党军也还算客气,收了张成海送去的公函,还回复了一封,派他们的参谋带一个骑兵把张成海送了回去,一直送到双方的界线处。

  过了危险区,电话就打过来了。胡耀邦很高兴,一看见张成海,就和他握手,问敌人是什么装备。因为是遭遇战,敌人的情况一点也不知道,让张成海送信主要的一个目的是侦察敌情,如果停火不成,还是要打的。张成海说,有20多辆汽车拉着炮过来,他们的枪也和咱们的不一样,没见过。张成海见过中国枪、日本枪、法国枪,就是没有见过这种枪,怪怪的。后来他才知道,这种怪怪的枪是美国卡宾枪。胡耀邦又详细问了敌人穿什么鞋,戴什么帽,然后肯定地说,眼前的敌人是全部的美式装备。

  因为形势变化,党中央不再迁往东北,胡耀邦一行就回到了热河的避暑山庄。这时,胡耀邦病了,回归热,病得很厉害,也没有什么药。正在北平军调部的叶剑英听说后,就把胡耀邦调到军调部,名义上是帮助工作,实际让他住在北京饭店治病。胡耀邦走后第三天,张成海也接到命令到北平军调部。当时各地都有了军调小组,三天一架飞机。张成海第一次坐飞机,心里多少有些紧张。飞机上有两个美国兵和三个国民党兵,只有他一个八路军战士。飞机飞到北平西郊机场,天已经黑了。张成海谁也不认识,也没有人接他,就站着,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一个国民党军中尉问他到哪里去,张成海说到军调部。在哪儿?北京饭店。国民党军中尉说跟我来,用吉普车把他送到了北京饭店。张成海就这样穿着八路军的军装到了北京饭店。北京饭店里延安的熟人就多了,让他先住下,换衣服。给了他两个牌,一个军调部的,一个中共代表团的,还给了他个中尉军衔和20元金元券,叫他上王府井买双皮鞋,把脚上的“边区造”换下来,这才准许他外出。胡耀邦见到张成海很高兴,问得很仔细:怎么来的?路上遇到什么危险没有?

  每当想起这些,张成海就不想离开敬爱的首长,但是对打仗的渴望使他还是坚决离开了。张成海下连队后打的第一仗是察南战役。他们连队打花哨营子,全连148个人,战后只剩下57个人了,两个排长、一个副连长都牺牲了。虽然抓了100多个俘虏,缴获了八挺重机枪,张成海却心疼坏了。郑维山夸奖张成海下去打的头一仗还不错,胡耀邦也说还像个样子。

  与胡耀邦最后诀别

  张成海说,如果胡耀邦好好休息,他不会走那么早。1989年春节,胡耀邦休假,去湖南看望乡亲们。到了湘西,因感冒导致心脏病发作,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稳定后,转到长沙,还是有危险。李昭坐专机从北京来到长沙,又抢救了10多天,恢复得不错,才前往广西。胡耀邦从未犯过心脏病,只是心脏偶有不适,主要是颈椎骨质增生。3月份,胡耀邦作为人

  大代表回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

  4月8日上午9点,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谈教育工作。胡耀邦不想缺席,就去了。会议进行40分钟后,他突然感觉心脏不适,举手请假。话没说完,人直往桌子下出溜。旁边一位政治局委员忙抱住他,给他服了硝酸甘油。15分钟后,几十名医护人员来到现场抢救,发现是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下午4点,病情稳定,转入北京医院。抢救还是有效的,胡耀邦也清醒了,随着病情好转,中央高层陆续都去看望了。4月9日、10日,病情继续好转,并能进食稀饭。

  4月15日,预定当天上午专家会诊。天快亮了,胡耀邦醒来躺在床上喝水,吃西瓜。接着他要大便,非要起来。医生说下地不行,他说床上不行,非要下地到厕所。医生只好吩咐说,别急,别用劲。他不知怎么一使劲,左胸血管大面积破裂,倒在厕所里。马上紧急抢救。李昭7点45分赶到,见了最后一面。7点53分,胡耀邦停止呼吸,享年74 岁。张成海闻讯哭成了泪人,说,老首长,我应该再一次把你救下来……

  4月22日上午,胡耀邦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举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了,杨尚昆主持追悼会,4000多名各界代表参加。李昭选定的大幅彩色照片,是4月6日拍的,胡耀邦生前最后的一张照片。中午 12点05分,披着黑纱的灵车从人民大会堂缓缓开出。从天安门到八宝山,15公里的长街两旁,到处挤满了人。灵车经过军事博物馆,一位青年骑车跟在灵车后面,背上披着一张拖地长纸,上面写着“耀邦”,一直送到八宝山。

  下午,宋平、温家宝陪同胡耀邦的后辈把骨灰盒捧回家。李昭在门口大声说,耀邦,你又回家来了。根据李昭的愿望,胡耀邦的骨灰安放在他亲手创建的江西共青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6 16: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