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戡的择校动机应该是新闻炒作,目的是为那本[李戡戡乱记]作销售宣传。而媒体的报道则是政治炒作,目的是为了宣扬台湾的教育不如大陆。
尽管我们不知道那本[李戡戡乱记]到底是李戡写的.还是李敖署了李戡的名,但这都算不了什么。因为在台湾骂和骂台湾的文章都没有什么含金量。如果李戡象父亲李敖一样;只是在台湾骂和骂台湾,他就永远不会成为第二个韓寒。
李敖眼看自己日趋被边缘,极力欲子承父业。可能遗憾的是;李戡虽能借助李敖的一点名气,但不可能复制李敖的机遇。李敖成名的机遇完全是靠台湾由专制转型成民主时的社会所造就。如果1949年不随家人逃离大陆到台湾,李敖最多成为大陆成千上万默默无闻右派中的一个。
李敖父子与几乎所有骂台湾的台湾人一样;都舍不得离开台湾到大陆来定居。他们深深懂得;台湾社会可以赋予他们骂的权力,又能使他们在骂中获利。倘若放弃台籍来大陆定居,他们就一文不值。所以,我们大陆的民众千万不可相信他们的话,他们才是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