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时报
在联合国安理会9月11日出台新的对朝制裁的2375号决议后,中国于9月23日颁布公告,禁止进口朝鲜纺织品和减少向朝鲜出口精炼油等;而后,中国的五大国有银行也表示不再接受朝鲜个人和公司新开账户,甚至通过禁止新存款来“清退”朝鲜人的现有账户。9月28日,中国政府进一步宣布,朝鲜实体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应自联合国安理会2375号决议通过之日起120天内关闭,中国企业在境外与朝鲜实体或个人设立的合资合作企业亦应按照上述安理会决议要求予以关闭。
对于北京的上述举措,尤其是关闭朝鲜企业的命令,虽然有些朝鲜研究专家认为并不令人意外,也并非不同寻常,完全符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内容。但客观而言,相比中国过去推出的对朝制裁措施,无论从执行安理会决议的时间态度还是制裁程度看,都史无前例。一些国际媒体也称,北京采取的这些举措甚至比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一致的行动还要严厉。后两项举措特别是最后一项,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北京针对朝鲜作出的自主制裁行为。
那么,北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非如过去一般态度消极?同样是执行安理会制裁决议,北京既往的记录往往让国际社会诟病,引起美国等国不满,甚至被认为有意拖延对朝制裁。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壤每次在联合国制裁下还能够坚持试爆核弹,北京的制裁不力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此次北京一改过去的被动消极,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姿态,有一定的自主成分,这背后是否有特别考虑?
可以从三方面来看待北京的这种变化。
一是北京决策层越来越意识到朝鲜核武对中国是个负担,再拖下去对中国会更加不利。
如果说,北京过往把朝核问题看作美朝问题,因此把解决朝核问题的责任推给美国,要美国出更多力,而中国的作用是为美朝提供一个商谈平台,劝和促谈,而非直接介入朝核问题,更不是扮演施压者角色的话,那么,在平壤多次试爆核武,试射导弹后,北京认识到,企图将朝核问题完全推给美国,自己不得罪平壤,是不行的。原因在于,平壤的核武试验造成中国的战略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形象和国内民众的口碑进一步变差。
北京最近几年的外交表现得积极进取,先不论这种积极进取是否取得应有效果,从北京的本意来看,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要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是个负责任大国。但北京在朝核问题上的消极无为无疑对其极力塑造的这种形象不利,导致国际社会失望,国内一些民众也因北京对朝鲜的绥靖态度而日益不满。
与此同时,朝核本身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也构成重大威胁,当朝鲜拥核自重,如何驭导朝鲜,就成了北京的一个难题;同时,在距中国国土边境一百公里的范围内试爆核武,这始终构成对中国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朝核问题一日不解决,中国的这种战略、舆论和国土安全处境,一日都得不到改善。故北京不能再假装朝核问题与自己无关,是美朝之间的问题,而必须拿出实际行动,积极配合美国去解决。
二是平壤选在北京举办金砖国家会议期间试爆氢弹,此一“计算”对北京特别是最高领导人而言,是对其权威的公然冒犯,因而是不可原谅的。
平壤上次试射洲际导弹,北京正在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很难说这两者是简单巧合,因为北京去年就公布了论坛召开的日期。那么平壤选在这个日子试射导弹,会被舆论解读为发泄对中国的不满,即使平壤没有这种用意。这当然会让北京感到不快。但鉴于这是第一次,而且平壤也派了代表团来北京参加论坛峰会,所以北京不便发作。而平壤第二次又选在北京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期间,这次竟然是试爆当量更大的氢弹,其对北京示威的意图就昭然若揭,外界也正是把它理解成金正恩对中国领导人的挑衅。从而,北京对平壤和金正恩的恼怒也就可想而知。
对于这一点,若从大国领导人和威权国家领导人的面子两个角度去理解,会看得更明白。对大国及其领导人来说,面子也是一种国家利益,当一个大国及其领导人总是被一个国际社会公认的无赖国家羞辱,严重点说,是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特别是这个国家恰好还是一个威权国家时,这种损害就会被认为更严重。
北京目前正在塑造中国的大国形象以及领袖的权威。后者是不可挑战的,无论这种挑战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此种情形下,一个长期依赖中国生存的小国竟然不给中国领导人面子,挑战其权威,假如北京对此毫无反应或者反应不大,那才奇怪。所以,北京不仅赞同加码对朝鲜进行制裁,而且执行联合国的决议比以往要积极得多,理由很简单,北京就是让平壤明白,冒犯领袖权威会带来何等严重后果。
三也是为在中共“十九大”前及美国总统访华时营造一个良好氛围,防止出现意外。
北京命令关闭朝鲜在华企业的第三天,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蒂勒森此行是为随后不久特朗普的首次访华做最后协调,但显然,特朗普访华的一个重点,是朝核问题。
另外,中共“十九大”在半月之后也将召开。是次“十九大”的复杂程度较近几次代表大会都要严重,各种可能的意外都有可能在“十九大”前发生。其中一个方面是朝鲜问题。如果朝鲜再挑衅,在“十九大”前或举行时试爆核弹,将会使北京非常难堪。即使朝鲜不挑衅,如果美国不满北京对朝制裁,也有可能向北京发难,在“十九大”前扩大对中国涉朝企业的制裁力度,或者采取其他让北京不快的措施。这些措施会导致“十九大”前的形势进一步复杂,加剧混乱局。
故与其如此,不如北京自己积极主动,表现出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的诚意,甚至联合国没要求的,北京也主动推进,一方面是警告朝鲜不要轻举妄动,一方面是借此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联合国决议的执行是认真的,从而让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制裁行为感到满意,而不对中国搞各种小动作,保障“十九大”前的政治稳定和安全。
上述三个方面可以解释中国的动机。对北京而言,中朝贸易在整个中国对外贸易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哪怕全部中断对朝贸易,对中国也不会多大影响,但朝鲜不一样,由于朝鲜的外贸高度依赖中国,北京加强对朝制裁对其影响巨大。可以想象,随着中国对朝制裁的强硬,联合国最新一轮制裁的效果不久将会显现出来。
(注:作者是独立学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