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333|回复: 0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索伦之眼”超新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30778
发表于 2024-6-5 23: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大紀元


1.png
有哈伯和韦伯望远镜共同拍摄的超新星1987A的图像,中心处为一颗极其致密的中子星。(Hubble Space Telescope WFPC-3/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NIRSpec/J. Larsson)


【大纪元2024年06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达编译报导)它可能看起来像《魔戒》中的索伦之眼(Eye of Sauron),但图片中心的微小蓝紫色球体实际上是一颗被恒星碎片包围的极其致密的中子星。这张图像由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照片组合而成,它显示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一颗微小中子星隐身在一个巨型超新星的内部。而此超新星是在37年前爆炸的,但隐藏在其中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一直是个谜团。


这个超新星爆炸被命名为Supernova 1987A,是被研究最多的一颗超新星,也是400年来最亮的超新星。在它褪色之前的几个月,甚至肉眼可见。(先前报导:超新星爆炸30多年后 科学家找到隐藏的中子星
当一颗质量比太阳大8~10倍的恒星崩塌时,就会形成壮观的爆炸,从而形成超新星。塌缩的核心通常会变成较小的中子星(由宇宙中最致密的物质组成)或者黑洞。
然而,尽管有迹象表明中子星或已形成,但之前在超新星1987A中尚未发现致密天体。最重要的迹象是,1987年2月23日爆炸的前一天,在地球上检测到了中微子(难以想象的小亚原子粒子)。
巨大的尘埃云阻挡了其中心发出的可见光,导致了针对这颗超新星的研究中最大的难题。
2月22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新研究可能最终通过在红外波长下观察尘埃云而看穿了它。利用韦伯望远镜,研究人员在超新星发生的地方附近发现了重的氩和硫原子,其外层电子已被电离(剥离)。(延伸阅读:韦伯望远镜拍到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瞬间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效应只能由中子星引起。电离要么是在恒星快速旋转并拖动其周围的粒子时发生的,要么是在恒星冷却时(从高达1000亿到100万摄氏度)时通过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发生的。
研究合著者约瑟夫·拉尔森(Josefin Larsson)教授说:“这颗超新星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没有人预料到这个致密天体会通过氩的超强辐射线被探测到,所以我们在韦伯望远镜中看到它的方式很有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0 22: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