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695|回复: 0

【菁英論壇】習親自上陣 拉不回要脫韁的越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3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32581
发表于 昨天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大紀元



【大紀元2024年07月24日訊】7月19日,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因病去世,享年八十歲。阮富仲是2011年開始擔任越共的總書記,到2021年,他打破原本連任兩屆的限制繼續連任,在任期內他推動反腐敗,抓了大量的黨員幹部和高官,迫使多名政治局的高級官員下台。同時他也展開了所謂竹子外交,與多個國家維持戰略合作關係,經濟增長也舉世矚目。阮富仲一年多前去北京訪問,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他去世之後,習近平親自到越南駐北京的大使館進行慰問,算是前所未有的姿態。越南和中共是世界現存的最重要的兩個共產黨執政的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它們的道路有相同,也有不同。阮富仲去世之後,越南會有什麼變化?對觀察中國有什麼啟示?

阮富仲任上病亡 與習近平有許多相似之處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越共總書記阮富仲7月19日去世後,習近平親自帶著蔡奇、王毅去參加了弔唁,而且七個常委全部都送了花圈,是中共最高級別的禮遇了。習近平在發言中強調,他和阮富仲兩人感情深厚,他很痛心失去了一個社會主義事業的同行者。

李軍說,阮富仲的經歷和思想跟習近平有不少地方很相似。阮富仲是2011年擔任越共總書記,習近平是2012年開始擔任中共總書記。十年後,阮富仲打破了越共關於總書記兩任期限的限制,2021年實現了三連任,三年後在任上去世。而習近平是2022年修改了憲法,改變了原來中共兩任期限的遊戲規則,也開始了第三任。阮富仲上任之後,在黨內大搞反腐運動,據說10年間有20萬越共幹部因為貪腐被抓。2023年,時任國家主席阮春福、武文賞以及國會主席王廷慧等最高層官員被迫辭職。而習近平從2012年上台以來也一直在搞反腐運動,10年至少查處了500萬貪官,至今反腐還沒結束。阮富仲和習近平都是通過反腐在黨內建立了絕對的權威。有意思的是,倆人都沒有接班人,身體也不好。阮富仲2019年就患上了中風,現在也一直有說習近平的身體不好,出國訪問經常帶個中藥杯,最近又瘋傳他中風。阮富仲思想很左,有點接近託派馬列主義,習近平也比較左,但他不是託派的。反正這兩個人確實很像,所以有媒體在形容習近平去弔唁阮富仲的心境時,用了一個詞兒叫兔死狐悲。是不是這樣呢?我覺得不好說。不過習近平在發言中講,他痛失了一個同道人。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越南共產黨和中共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越共的改革好像比中共更進一步,有黨內的差額選舉、官員財產申報,還有基層國會選舉等等,但實際上越共整個體制和中共並沒有根本的差異,基本上還是在和中共差不多的框框當中。越共是1986年開始改革開放的,越南叫做革新開放。有人說越共是摸著中共的石頭過河,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首先,越南的憲法中和中共一樣,規定了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次,規定了越南共產黨是唯一的執政黨;第三,越共同樣不允許批評共產黨。越南同樣有很多政治犯,包括去參加國會選舉的獨立候選人,因為批評越共被抓、被判刑,罪名都還是顛覆國家政權罪,這和中共幾乎沒有區別。可以想像,越南在經濟發展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中共也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到了阮富仲上台之後,他選擇了和習近平同樣的辦法,也就不奇怪了。
郭君說,越南的問題和中國很像,首先是貪腐,貪腐不是錢造成的,而是權力造成的。然後是貧富懸殊急速地擴大,再有中國遇到的經濟問題,如房地產泡沫、國內權貴、通過資本掠奪來積累財富等等,越南一樣都不少。越南版的改革開放比中國晚了8年,因為越南沒有台灣和香港,所以經濟發展速度比中國慢一些,但越南正處於快速起飛階段,有它自己的優勢。越南的文化和中國很接近,人民都是吃苦耐勞,勤勞勇敢。它的優勢是,越南開始革新開放的時候,越南才剛剛完成統一11年。1986年的時候,越南北方已經實行了30年的社會主義,所有的經濟模式都是蘇聯和中國計劃經濟的那一套,但是南方還沒有完成所謂的改造。大批資本家、中小企業、工商業者仍然還在活躍,包括越南南方的共產黨幹部,還都是從原來的社會過渡過來的,還保留原來的很多特點,更市場經濟、更自由、更熟悉原來的自由體制的方式。所以到了1986年,越共總書記長征就自動退下來了,當時他推了阮文靈上台,阮文靈是南方派系的越共,比較有自由經濟的思想,和中共比較起來,長征有點像鄧小平,而阮文靈就比較像是趙紫陽。他們的自由派、保守派有比較明顯的地域特色。北方共產黨比較保守,南方的派系比較自由。


郭君說,阮文靈上台之後,直接推動了市場經濟改革,也推動了不少政治上的改革,包括領導人的任期制。因為南方剛剛脫離資本主義才十年,而這十年越共實行的是社會主義改造,是經濟大失敗的十年,市場化的改革就受歡迎。所以也有評論說,越南的經濟改革好像是一夜之間就成功了。原因就是南方地區的人民對市場經濟太熟悉了,根本不用去摸索和學習。
阮富仲去世 派系平衡被打破 誰主沉浮?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越南於1975年之前分為北方和南方,北方是共產黨執政,南方是一個美國支持的政權體制,但有自己的共產黨組織,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背後其實都是蘇聯和中共在支持。北方的越共更親蘇聯,南方的更親近中國,因為華人主要在南方胡志明市,當時叫西貢。
越南統一之後,基本上越共最高層都是由北方控制的,南方的派系一直被壓制。所以長征推阮文靈上台,等於是推了一個越共南方的派系上去搞改革開放。越共後來一直都小心地平衡南方派系和北方派系的力量。剛剛去世的阮富仲是北方人,從小就進入越共的媒體工作,他在意識形態上更明顯地注重共產黨本身權力地位不要受到威脅。另外他也基本排擠了南方派系。所以這次他的去世,越共內部的平衡一定會被打破,對越南是很大一件事,南方派系可能會捲土重來。
郭君說,越共和中共在歷史上的恩怨非常多。越南的所謂國父是胡志明,他本身是留學法國的知識分子,但因為法國拒絕越南獨立,所以他轉向共產主義,在中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北越建國主要依靠的就是中共的軍事幫助,包括武器彈藥,也包括軍事顧問,其實也派了很多軍人。所以那個時候中共和越共的關係,是極為親切和親密的。事情在七十年代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因為中共和美國的關係解凍。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之後,和中共達成了一個默契,要共同對付蘇聯,當時蘇聯就成了中共最頭號敵人,而不是美國了。美國答應撤出台灣,停止資助對中共的武裝顛覆行動。中共同時也減少和停止援助東南亞共產黨對那些國家的顛覆行動。然後中共也答應協助美國從越南體面地撤軍,所以才有了1973年底的巴黎三國四方和會,北越答應不進攻南越,美國人開始撤軍,於1974年年終撤軍完畢。北越計劃1975年進攻南越完成統一,中共強力地阻撓,因為中共已經答應了美國,但問題是越南不聽中共的,所以中共就施壓,停止所有的援助,結果北越就全面轉向蘇聯,和中共徹底鬧翻了。1975年3月,北越就開始進攻南越,就占領了西貢,這個時候中越已經完全翻臉了。到了1979年,中共更是進攻了越南,雙方就成了仇敵了。中越戰爭一直打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停下來,但之後雙方的關係也已經不可能再回到以前了。
越南面臨重大轉型契機
中國民主黨主席王軍濤博士在《菁英論壇》表示,一般來講,一個威權或者集權國家轉型會發生兩件事:一是出現大規模的治理失敗,比如像軍事戰爭戰敗了,要進行改革調整,因為它知道繼續下去會亡黨亡國。二是經濟治理或者一些大的社會制度失敗。越南改革開放的民間基礎其實比中國好,我相信越南人也看得很清楚,就是鄧小平要搞改革方案時說過,現在看來跟著美國走都富了,跟著蘇聯走都窮了。我想越南搞改革其實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阮富仲的去世,給越南帶來了一個很大的轉型的契機。
王軍濤表示,目前越南具有非常有利的國際環境,但同時也帶出一個問題來,實際上阮富仲好多問題沒有像中文圈說的那麼嚴重,大家都是在藉著罵阮富仲影射習近平。從一點上可以看到,越南一直保持非常高開放的態勢。阮富仲在任期內是加大了開放力度,這也是為什麼越南的經濟,在他的高壓反腐的態勢中還能夠保持一個勢頭。阮富仲之所以要使勁地談反腐,就是因為他和中共不一樣,中共還有一個民族主義作為支柱,阮富仲不敢提民族主義。越南民間反中國的情緒非常強烈,但是他知道,越南的經濟發展還是要跟中國有關係,特別是將來還有一些美國的大產業要從中國挪出來,這會讓很多配套產業從中國跟著轉移,阮富仲要吸引這些產業。所以除了經濟發展之外,唯一的合法性就是他要強調高壓反腐,他的反腐力度比中國大。在全方位開放中,我覺得越南占著非常有利的位置。越南現在覺得只靠美國不夠,要聯合俄羅斯,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抑制中國。所以越南的全方位開放,對於整個的國際地緣政治態勢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因素。越南也罷,朝鮮也罷,俄羅斯也罷,他們真正的歷史宿敵是中共。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越南和中國有很多的不同。有一點最不同的是,我去越南的時候發現沒有封網,可以看臉書、推特、gmail等,所有東西都可以用,這個跟中國共產黨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樣。所以越南人對海外的了解,與外國人相處的態度跟中國人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一點現在變成了越南的一個優勢。不管怎麼樣,希望越南人民能夠越來越好。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7-27 19: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