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紀元
【大纪元2025年07月02日讯】新华社官宣习近平“失权”,元老给习近平“立规矩”。众说纷纭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核心党媒《求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公然要习近平把“伟业”交还给中国人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好让后几代人“持续奋斗”。 政治局会议藏玄机 元老要收拾习的决策议事机构在谈现在最火爆的6月30日中共政治局会之前,我想先讲一下,我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最近几年,对同一件事,经常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但笑到最后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川普上台之后,华尔街、世界主流媒体及美联储,一直在喊川普新政会造成通货膨胀。但是,早在2024年12月川普还没走马上任,我就预测,川普2.0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可最近几个月,在主流媒体鼓动下,华尔街大佬们无数次在股市砸盘。结果呢?现在大家看清楚了,通货膨胀降下来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快扛不住了:要么降息,要么被川普替换。 中国经济和政治也是。2022年元旦,我就说习近平要被新冠病毒新变种奥密克戎打败,果然,习近平的清零终于坚持不住了,当局借着“白纸运动”狼狈地开放,连失败都是那么失败。而且,我从2023年4月就在谈中国要出现经济通缩,但之后很多著名的经济人士都说疫情之后中国会出现经济报复性增长、再后来还说中共要大放水、房价会暴涨。结果呢?今年二会期间,中共官方终于羞答答地承认通缩了,中国还出现了一个很火的词“内卷”,其实就是通缩的集中体现。 对于中共的高层政治走向也是,2022年10月中共20大刚刚召开的时候,我就一直在说,习近平无法完成他的第三个任期。现在大家看看,是不是也越来越明显了? 当然,可能有朋友不同意。这两天,网上也吵翻了,对6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以及《求是》杂志7月1日刊登的习近平文章,不同人看法不同,比如著名前媒体人蔡慎坤先生、《华尔街日报》的中国问题首席记者魏玲灵等人,都说这是习近平集权的体现;还有人说这是中顾委2.0复活,也有人说这是习近平要退了。吵得很热闹。 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的判断:这是中共元老们要给习近平立规矩,剥夺他的权力,而且要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实现集体领导,最后实现中共政权相对平稳的过渡。 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什么东西? 中共体制有一句话叫做“逢大事,必有领导小组”,因为它党国不分,而中共政治动员需要跨党政和各部委协调,所以,1949之后,前前后后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领导小组。到了习近平时期,为了集权,他不断成立一些新的小组或把原有小组升格成为委员会,所以,他身上背了一堆小组长头衔:比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中央网络和安全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等等。 类似小组,在胡温时期以议事协调为主,但习近平时期大多增加了决策功能,于是有了“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叫法。我发现,最早是在2014年1月24日,中共政治会会议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新华社通稿明确有“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不过,大家注意,这时习近平还没“定于一尊”,所以通稿还写着“向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2017年1月22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 2017年11月中共19大,习近平权力迈向顶峰,变成了“核心”、并且连任。所以,2018年中共二会出现了惊人一幕,12名陆海空三军仪仗兵,分两列从会场后方,用力踢着正步行进至主席台前伫立。这段影片公布后,引起热议。有网友写道:“用心去感受一下,可以察觉到整个会场满满的都是恐惧。” 既然已“定于一尊”,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就一口气成立了8个“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包括: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以及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023年3月,习近平又成立2个“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包括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科技委员会。 至此,习近平一共成立了12个类似机构。这是习近平大权独揽的体现。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说6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通稿,相当于官宣习近平权力被削弱呢?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从实际效果来看,习近平志大才疏,十多年来烂尾工程无数,成立这么多小组委员会,全国大事小事他一人管,只能靠拍脑袋决策,导致什么都管不好,同时大事小事向他请示,效率也极其低下,最后官场怨声载道,官员消极怠工。同时,这种类似古代皇权的运作机制,他一个人管不了,就慢慢变成实际上的办公室主任负责(不可能交给副主任,否则习近平就不任主任了),类似明朝的宦官专权:皇帝不管事,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大权独揽。也因此,有人把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称为蔡公公。 第二,我们看新闻稿本身,措辞很耐琢磨: 1. “进一步规范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职责和运行”,连“设立”都要进行规范,这和习近平为了抓权,随意设立类似机构相互矛盾。对他是严重的自我约束。规范“职责和运行”还基本正常,可以理解为约束手下人。 2. 新闻稿称“对于发挥好对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变相承认之前没做好,一个不学无术的小组长带领一群唯唯诺诺的官员,只能是三拍决策(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 3. “对重大工作实施更为有效的统领和协调,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这是承认之前的“统领和协调”不够有效,经常从上到下一杆子捅到底,“越位”现象时有发生。 4. “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决策议事质效,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这是承认之前经常没有调查研究就拍脑袋决策,导致实际效果(质量和效率,这里简称质效)很差,不“切合实际”、不“行之有效”。我们刚刚解释过,类似小组以前主要是议事和协调,习近平时代加上了“决策”职能,通稿变相承认“决策”出问题了。 当然,对于那些认为习近平依然大权在握的朋友,可以解释说习近平这是刀刃向内,亲自整顿这些机构,要甩锅给下面。但是,这个解释存在几个问题: 1. 习近平依然难逃领导失职责任。因为这些委员会和明朝军机处不一样,军机处是内阁大学士负责,而现在大多是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2. 如果是习近平自己主动整肃,按理会加上一些甩锅的措辞,比如:会议强调二个维护,要按照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抓紧、落实……否则加强问责之类。但是,这次新华社通稿统统没有。习近平只是主持了一下审议,没有发表任何甩锅的话,这不正常。很容易让人感觉,是有些人对这些机构的“设立、职责和运行”不满,要问责,所以变相敲打习近平。 第三大理由,我认为习近平是被动审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条例》的原因,就是最近一年多来,习近平的权力发生了明显的异动。他现在表面上依然是党政军一把手,但更像当年被邓小平架空的华国锋。所以,不能简单地以习近平露面来判断他是否依然大权在握。 我们在这里,也简单回顾一下证明习近平失去权力的主要证据,包括: 1. 他对军队掌控力大大下降,他的亲信军委副主席何卫东、政治部主任苗华等几十名将军被抓,军中大秘钟绍军被驱逐到不起眼的军校,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2024年7月之前,张又侠的人马被习近平密集清洗,但之后,张又侠在军中地位陡然上升,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到北京都点名见张又侠。这在外交礼仪中极为罕见,几乎等于直接给张又侠“背书”。 2. 最近一年多,中共党媒对习近平的宣传调门大幅降低,中共党政军高官不再动辄向他效忠,也几乎不再提“军委主席负责制”。相反,中共军报还连续发文,强调“集体领导”。 3. 过去被习近平打压的中共元老和派系,最近一年多抬头,比如,废太子、团派接班人胡春华罕见主持政协常委会,在民政部副部长都排名靠后的胡锦涛之子胡海峰6月份罕见的在上海,和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王江,中共证监会主席吴清,上海市市长龚正等,一起为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等等。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大家是不是可以认为,习近平现在主持政治局会议,更像是被迫接受中共元老和张又侠等人拿出的一套削弱习近平权力的制度,而给中共内部权力移交做过渡呢? 《求是》突然大谈“团结奋斗”淡化习新时代同样,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求是》杂志7月1日发表的习近平旧作,也可以发现暗藏玄机。 文章题目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经之路》,内容取自2016年10月至2025年4月习近平的相关的论叙。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共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经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首先,我们当然要清楚,党干的坏事比好事多得多,所以这种文章是典型的睁着眼睛撒谎。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这篇文章,就会发现二个特点: 1. 摘选的习近平讲话中,没有习近平最想强调的什么新时代,也没有肉麻的“两个维护”之类,只有简单的党、党中央; 2. 从时间跨度来看,跨越几千年和共产党过去至今天的历史,体现的核心思想是“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很明显,只要在党领导下,这和谁是党魁没多大区别。 这样强调“团结奋斗”,可以借力习近平留下的有利于统治的政治遗产,比如“面对围堵理直气壮进行斗争”,也可以在把习近平高高捧起的同时,相对容易地过渡到“后习近平时代”,因为“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 所以,结合我们上面关于习近平权力被削弱的分析,这篇《求是》文章,表面上虽然借用了习近平的话,但又不承认他二十大时给自己的独特定位(直追毛泽东、秒杀江泽民胡锦涛,努力想超过邓小平),用中共体制内的话来说,更像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希望在不公开清算习近平的情况下,维护中共的统治。 所以,这实际上是在强调集体领导,伟业不是习近平一人的,公然要习近平把“伟业”交还给中国人民(实际是指共产党集体),后面的中共领导人“持续奋斗”。 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不过,我也必须强调,经过了这些年的血泪教训,国际社会和大多数中国民众,都不再相信中共会改良。如果中国新当权者,只是想依靠玩弄字眼而玩弄权术,而不是最终解体中共、还政于民,那么这套把戏,最终不会取得什么好结果,他们的统治也无法延续。 希望所有人都想清楚。任何保党者,最终一定会像习近平这样,最终既没能保党,也会在激烈的内斗中变成绞肉机的部分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