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47|回复: 0

【佳音时刻】中共组团抗美?川普警告金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4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47906
发表于 前天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大紀元





【大纪元2025年07月09日讯】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佳音时刻》,我是佳音。
今日焦点:中共组团对抗美元?川普出手警告金砖;中共整合中小银行 大额储蓄不再安全?;大陆外卖平台大打价格战 美团阿里疯狂撒钱。
中共组团对抗美元?川普出手警告金砖
美国总统川普于周二,也就是7月8日,在白宫与内阁官员开会期间表示,金砖国家“很快”会被征收10%的关税。
川普称,金砖国家的成立就是为了削弱美元,并终结美元作为基准货币的地位。他说,如果有国家想要加入金砖,这没有关系。因为金砖国家中的任何成员都会被征收10%的关税。
川普指出,金砖国家很快就会解散。他说,“在我看来,金砖国家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他们试图摧毁美元,让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来取代美元,成为基准货币。但我们不会失去这个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金砖峰会只有6个国家的元首出席,中共党魁习近平首次缺席,普京则是通过视频参加,伊朗与埃及总统缺席会议。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指出,习近平与普京双双缺席,让其它国家的领袖对金砖峰会的必要性与实质价值产生质疑。
金砖国家集团在2009年举行首次峰会,当时有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共的领导人出席。之后,峰会纳入南非,去年又吸收了埃及、衣索比亚、印尼、伊朗、沙乌地阿拉伯、阿联酋和印尼。
沈明室认为,金砖成员国的真正动机,多数是希望“从中国获得经济援助或资源”,而非出于理念共识。但现在“中国经济下滑,又遭到美国关税的打击,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余力去大撒币?”
美国圣托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也向大纪元表示,许多国家加入金砖,是为了寻求与中俄的经济合作,但在美中对抗升温的背景下,这些国家普遍选择低调,避免与美国对立。
叶耀元分析,美方的策略是明确的“个别击破”。川普的意思很明确,“若要与美国谈关税,就必须切割中国市场。参与金砖即被视为靠拢中国,等同于放弃美国市场。”他进一步指出,美国正通过将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等方法,促使包括越南与英国在内的国家切断对中经贸的联系,致使金砖国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进退维谷。
叶耀元还称,中共原本是想透过金砖对抗美国单边主义,但这只是一场梦。中国自己都无法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更遑论其它成员国。
沈明室补充,许多成员国,比如巴西、南非、伊朗等加入金砖,主要是在寻求援助。若中俄两国无力提供资源与支持,自身又深陷经济困境与西方制裁,又如何来吸引其它国家?他说,“即使金砖还能继续举办峰会,也只是象征性的维持,无法产生实质作用。”
中共整合中小银行 大额储蓄不再安全?
近年,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更是一塌糊涂。受其影响,中国金融风险急剧增加,为了规避风险,中共当局将大量中小型金融机构或整合起来,或直接解散,试图以此来分散部分风险。今年的1月至5月,中国有184家小银行“消失”,是去年同期的7倍。这么多银行的消失,加剧储户的不安,他们担心自己的存款会在某一天消失不见。
近日,在大陆的社交平台上,类似“大批银行倒闭”、“银行员工集体崩溃”等话题被不断提起。
有网友警告,在银行有存款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个消息,这关乎你的钱袋子。有存款的要早做打算,银行是会破产的,你可能无法拿回存款。银行破产后,理赔额度最高只有五十万元(人民币,下同),包含本金和利息。”
有网友跟帖称,现在挣钱不容易,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财产。普通储户不要把钱存在一家银行里,要分开存,多存几家,不要选择小银行,尽量选择大型银行,以分散风险。
注意,网友们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2022年4月,河南多家村镇银行爆发资金危机,几乎在同一时间,这些银行关闭了取款通道,引发恐慌。
直到目前,仍有部分储户没有拿回自己的存款。今年5月底,河南村镇银行储户再次前往河南省郑州市要求面见中央巡视组,却遭到河南警方及维稳人员暴力殴打。
有现场人士告诉大纪元记者,28日上午10点左右,数位维权人士准备去河南金融监管总局讨要说法,在金水区的路上遭到黑衣保安及维稳人员围殴。一位名叫巴忠俊的储户的情况极为凄惨。他家的四位老人都是农民,几十年来省吃俭用、靠卖粮食攒下来的200万元,一夜之间被全部冻结。巴忠俊的母亲患有重病,需要花钱治疗;刚上小学的儿子也需要花钱,夫妻俩又全部失业,全家人快吃不上饭了。前不久,他的妻子怀上了二胎,但因为没钱抚养被迫堕胎,“真是家破人亡,被逼入绝境了。”
那么,银行为何会突然退出市场?背后又有怎样的经济逻辑呢?
有业内人士称,银行业之所以发生“消失潮”,是因为银行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博主“大时局”分享在街头采访的视频显示,一位北京女市民透露,她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叫苦连天,称如今贷款任务很重,“怎么都放不出去”。为了完成银行任务,自己只能连轴转,连周末都在外面拉客户。她感叹,现在的状况是,有钱的人,根本不需要贷款;而缺钱的人,比如企业老板们,却又贷不到。
另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市民在受访时直言,银行日子“不好过”,贷款根本放不出去,因为“市场上没有好客户”。他称,现在哪个客户不是负债累累?如今,银行的“以贷养贷根本就转不动了”。许多银行员工私下坦言,即使想“睁只眼闭只眼”地给客户贷款,但“银行的贷款检测系统直接就把客户给枪毙了”。他举例称,花旗银行之所以裁减3500名员工,就是因为银行挣不到钱,只能及时止损。很多问题解决不了,银行很难存活的。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下滑,中国金融行业进入寒冬。如今,曾被视为“金饭碗”的金融白领“一夜返贫”。随之而来的是各大中小银行纷纷“倒闭”。随着时间推移,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薪水却越来越低。
以高薪闻名的两大券商为例,中信证券人均年薪从2021年的94.7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77.98万元;中信公司人均年薪从116.72万元下降到64.26万元,几乎腰斩。
大陆外卖平台大打价格战 美团阿里疯狂撒钱
近日,大陆外卖市场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阿里巴巴和美团这两大网络巨头,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进行激烈交锋。如今,补贴力度已升级至“0元购”。
两大平台狂洒红包,导致订单量暴增、平台瘫痪、店员崩溃、骑手忙到飞起。但直到目前,这场价格战也没有停歇的意思,恐将持续一段时间。
7月5日,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突然发起活动“闪购日”,推出的大额优惠包括“满25减21”,及“满16减16”。这几乎等同于用户可以“免费用餐”。消息一出,全网轰动。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0元喝奶茶”、“4元吃汉堡”等外卖订单,引发围观。
美团迅速还击,将补贴升级至“满19减19”,这一波操作也与免费无异。当天,美团的接单量突破1.2亿笔,创历史新高,甚至连APP,都一度出现瘫痪状态。
对于阿里与美团的价格战,大纪元采访了北京的一位青年,问他对“0元购”的感受。这位年轻人回答,确实是“0元购”,自己跑了好几家奶茶店,像密雪冰城等,那里围了几百人,都是不花钱的,纯免费的。他自己也拿了好几杯免费的奶茶。他说,“我问了店员,店员说这个活动是昨天下午开始”,“而淘宝的闪购,竟然还有满25减24的券。昨天,朋友圈的一个人花了三毛钱满了十五单。简直跟白剽没什么区别”。
《星岛日报》采访一间知名茶饮店,店员称,人太多了,现在店员人均工作14个小时,就连老板都亲身上阵打包。他说,“外卖单量是平时的5倍,做单已经赶不上出单的速度。”
报导引述另一位店员称,“一天把半年的库存都卖完了”;有顾客称,去自提时,发现服务生都是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
骑手卢叔表示,“美团的补贴投放是突然进行的”,在此之前,他们并不知道,“突然发现单子大量增加,深不见底”,这是“平台之间的竞争”,但让“骑手赚到了钱,我们还是开心的。”
对于这波价格战,也有人表示担心。一位律师告诉大纪元,他不会参与这类活动,因为这样的内卷太严重了。他说,把对手卷死后,让其退出竞争,再进行垄断。对消费者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长时间以来,美团占据外卖市场7成以上的份额;而饿了么只占市场的2成多一点。此次饿了么突然出招,被看作是阿里集团重组后的首次实战,其背后的意味深长。
6月底,阿里将饿了么和旅游平台飞猪整合进电商事业群,由蒋凡统一管理。这次补贴战,就是新架构下的第一步棋,显示出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重新布局。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称,如今,中国外卖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为了抢占市场,作为主要玩家,美团和阿里都在全力出手,努力争夺市场。而这种“烧钱”补贴的方式,是获取或巩固市场份额最直接、也最激烈的方式。
时评员高天祐在信报财经撰文表示,这场由饿了么与美团主导的补贴战,最大输家可能不是“烧钱”方,而是今年才进军外卖市场的京东。他说,京东曾祭出百亿元补贴计划抢市,但在双雄正面对决中,显得势单力薄,既无稳固用户基础,也缺乏持久烧钱的能力。
有分析称,如今的京东进退两难。“进”,会违背中央“反内卷”方针;“退”,则可能前功尽弃,它在早期累积的市场份额恐被重新瓜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中共财经委才强调要“整治低价竞争”,但阿里和美团却一边顶风开卷、一边疯狂撒钱。
孙国祥指出,这场价格战看似是为了抢餐饮订单,实则是平台抢占用户入口流量。通过外卖这种高频使用场景,引导用户去消费旅游、电商等高利润服务,实现流量变现。
据业内估计,这一轮阿里和美团各自投入至少几十亿元人民币,用来发红包、做补贴。
孙国祥认为,这种模式是用“烧钱”来换市场,对平台的资金链和盈利能力构成巨大压力。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无限期地承受巨额亏损。一旦平台无法再维持高额补贴,或市场格局基本确定,这种模式就会趋于缓和甚至消失。
有市场观察人士预估,这场价格战会让外卖市场重回“两强共治”格局,京东可能被挤出主战场。

《佳音时刻》制作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7-12 20: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