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紀元
【大紀元2025年08月01日訊】歡迎收看《時事金掃描》。我是金然。
大家有沒有發現,如今的世界越來越對立,國家之間如此,民族之間如此,政治派別之間更如此,因此越來越多人動不動會毫無由來的冒邪火發脾氣,而讓很多人很不爽又拿他沒辦法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就是川普。 美國新經濟數字 川普繼續笑傲江湖從川普上台,就有一大堆人等著看他的笑話,當他發起了全球關稅戰後,更是烏漾烏漾的經濟學家和左派媒體和粉紅五毛等著看川普治下的美國經濟塌樓,而剛剛等來的美國第二季度GDP最新數值,只能是讓川普繼續笑傲江湖。 最近,美國商務部發布了第二季度GDP初值,增長率為3%,遠超市場預期的2.4%。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國家的通脹指標:GDP物價指數僅為2%,低於預期的2.2%。這一組數據,瞬間讓很多看衰川普關稅戰的經濟學家不淡定了。這組數據代表什麼呢?它展現的是美國當下的經濟狀態:增長迅猛,卻不伴隨過高的通脹壓力。 這被專家形容為就像童話裡的「金髮姑娘經濟」,不冷不熱,剛剛好。「幾乎是『完美』的經濟數據。」 從對比數據中可以看到,從川普1月20日上台後,一季度的GDP增長率從1.4%調整到1.6%,顯示出經濟的逐漸回暖。而第二季度的3%,則是對第一季度負0.5%的強勁反彈。用經濟學家的術語來說:這種反彈,不僅體現了經濟的韌性,也顯示出川普全球關稅政策的正面效果。 美國第二季度GDP數據一出,市場立刻有了反應。道瓊斯指數在短時間內上漲了400點,顯示出投資者的信心爆棚。 川普要取消所得稅 給美國人人發紅包據統計:美國7月份已收到280億美元的關稅,超過6月份的270億。預計到年底美國至少會拿到3,000億。這種坐收的巨額關稅收入,不僅補充了美國財政收入,也間接推動了國內生產。而川普的長期打算是用關稅代替美國人的所得稅,包括免除公司和個人的所得稅,僅用關稅來支撐美國政府的運轉。有專家不禁感嘆:「如果川普真的能讓在美國開的所有公司不交所得稅了,那麼,到時,全世界還有哪一個國家可以比美國更能吸引企業入駐呢?美國會變成全球投資天堂,各國企業會蜂擁而入。」 給大家看幾個實例:愛爾蘭的企業所得稅是12.5%,瑞士是15%,而亞洲最被看好的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高達17%。有些人覺得取消公司企業的所得稅是天方夜譚,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國發展最興旺的120年,也就是從1790年到1913年間,當時的美國政府根本沒有常設的企業所得稅。100多年間,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主要就是靠關稅收入支撐,並且成為全球經濟霸主。 有專家分析:美國二季度的GDP增長,主要得益於消費支出的加速和進口的下降。而美國參議院正準備讓美國人的消費能力再上一層樓,已經有提案,讓每個美國人可以享受600美元的川普關稅紅利,也就是說美國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都可以多拿到2,400美元。 當然經濟學家永遠對經濟發展充滿質疑,一大疑問就是這種增長的持續性。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是:在X上罵川普關稅政策的大幅減少,但不少人開始改罵他「小人得意」「得勢就猖狂」了。而川普一直沒有停下讓人有點跟不上的步伐,昨天又上大菜,開始「一手拉韓國入美夢,一手狠敲印度和俄羅斯」。 川普關稅大戰 親近韓國怒砍印度7月30日,川普再次掀起關稅風雲,國際貿易格局正在被他攪得天翻地覆——先是和韓國達成了一項3,500億美元的歷史性貿易協議,隨後又對印度祭出25%的關稅,甚至連俄羅斯都被捎帶上踢了一腳。 7月30日,川普總統親自宣布,韓國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最特別的是,這筆鉅款的使用權將由川普本人說了算,川普會「親自挑選」投資項目,將主要集中在芯片、AI、製藥、基礎建設方面;而其中90%的利潤將由美國民眾享有,韓國還承諾在未來3年半內購買1,0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和其它能源產品。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表示,美國將對韓國汽車徵收15%的對等關稅,而韓國對美國汽車和工業產品將是零關稅,韓國市場的大門將徹底向美國企業敞開。 據透露,韓國總統李在明應該是在未來幾週內訪問白宮,到時雙方將公布更多投資細節和最終版關稅貿易協議。 就在美韓協議塵埃落定之時,川普突然轉身對印度開火。7月30日,川普宣布:從8月1日起,對印度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且因為印度不顧警告,持續從俄羅斯購買能源和軍火,因此會在25%的關稅外在額外加徵「懲罰性」關稅。 川普的貼文明顯是火冒三丈的情況下發帖,在我看來就是右手猛砍印度一刀,同時左腿狠踹俄羅斯一腳,再捎帶著左手掄圓了給俄羅斯前總統一巴掌。 川普是這麼寫的:我才不在乎印度對俄羅斯做了什麼。就讓他們的經濟一起垮掉吧,我才不管呢。我們很少和印度做生意,因為他們的關稅太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樣的,俄羅斯和美國也幾乎沒有生意來往。讓我們就這麼著吧。也警告梅德韋傑夫,這個自以為仍是總統的失敗的前總統,注意他的言行。他正在進入非常危險的領域! 短短幾句話,川普卻是話中有話,讓川普不滿的有兩個事兒:自從俄烏戰爭以來,印度和中共一起,不顧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一直是俄羅斯能源的兩大買家之一。特別是廉價石油流向印度煉油廠,再出口到全球,某種程度上是在背後助力普京能繼續攻打烏克蘭。 另外,被點名的梅德韋傑夫,一直在和普京打配合,一個扮紅臉,一個演白臉。而梅德韋傑夫這次被點名是因為兩天前,當川普把為俄羅斯設定的50天停火期限,大幅縮短到10天后,梅德韋傑夫又代替普京跳出來演白臉,在X帳號上挑釁:「每一個新的最後通牒都是一種威脅,是邁向戰爭的一步。不是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而是在(俄羅斯)和他自己的國家之間」。梅德韋傑夫還反嗆川普「先搞定你自己的美國」還戲稱川普為老爺爺。 這麼說吧,梅德韋傑夫可能扮演罵遍四方的白臉時間太長,已經搞不清自己是誰了,這個世界上現在他最不該去戲弄的就是如日中天的川普,如今,恭喜他成功的把川普惹急了,後果有多嚴重,等著瞧吧。如果俄羅斯真的迅速垮塌,那梅德韋傑夫算是功不可沒。 至於川普宣布對印度徵收25%的關稅,不僅讓市場措手不及,也讓印度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據印度商務部數據,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去年達到800億美元,25%的關稅將直接影響其經濟增長。約占印度總出口額的17%。直接打擊的是印度紡織品、藥品和IT軟件這三大主要出口產品。雖然印度官方的嘴還很硬,但一位印度國會議員拉胡爾·甘地面對記者公開認可了川普對印度經濟的看法。 其實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川普這一連串的動作,其實是為了重組美國「供應鏈」。美國多年來在半導體、電池、製藥、稀土等戰略產業中布局,以減少對中共國這一環的依賴。而韓國是理想的替代者之一。這次3,500億的投資協議,就是對韓國「脫中入美」策略的最強支援。 反觀印度,雖然美國曾經寄望它成為代替中國的「下一個製造中心」,但印度龐大的關稅壁壘、繁瑣的投資制度,加上對俄烏戰爭「不表態」卻暗中持續支撐俄羅斯的實際做法,讓川普下了決心:「這個朋友,不值得深交。」 以前我會認為川普是個以美國經濟利益至上的總統,但現在看來,不知是我之前沒看透?還是川普升級為川普2.0了,如今的川普,賺多少不再是和誰做生意的選擇基點,而是改為:誰和美國理念相同才讓誰賺錢。 7月30日,俄羅斯媒體罕見地發表了恐慌性言論,稱「普京與川普之間的猛烈對撞已經不可避免,我們必須為最壞的結果做準備。」俄羅斯人的恐慌,並非只來自於對美俄軍事衝突的擔憂,還有川普關稅戰中,歐盟轉向美國能源,讓俄羅斯輸血經濟破局的驚恐。 要知道,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歐從俄羅斯購買了2,300億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氣。而現在,美歐關稅貿易協定簽署,歐盟未來三年每年承諾從美國採購2,500億美元的能源。等於徹底替代了來自俄羅斯的供應。而一旦美國針對中共國和印度的二次關稅懲罰開啟,俄羅斯的石油再多,也成了換不回外匯的內耗品了。 俄羅斯現三大凶兆其實,普京發動的俄烏戰爭經過了三年的煎熬,如今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這兩天接連出現了在我看來的三大凶兆。 如果說大地震還不能驚醒俄羅斯人的話,緊接著堪察加半島的最大活火山克柳切夫火山開始噴發。火山灰沖上6千米的高空。 可能是上天怕普京和俄羅斯人浸於在沙俄大一統幻夢中而看不清前途,同一天,第三個預示性的天災又到了。7月30日,莫斯科地區出現罕見的天氣:沙塵暴和雨水交合在一起,覆蓋了莫斯科的街道,透出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 中國三大城市都被淹 成都冰雹酷似包子其實,要說天降凶兆,莫斯科的沙塵暴絕對不如北京的洪災和水漫紫禁城來的凶險。中國人原來說起中國的三大城市,都會說:京津滬。北京和天津剛剛同時被洪水侵入。7月31日,颱風竹節草又導致上海黃浦江水倒灌,中國三大城市「京津滬」同時出現內澇。 中國各地的特殊天象是層出不窮,7月29日,成都的高溫紅色警報還在,天色卻突然轉暗,然後是狂風暴雨傾盆而下,最不可思議的是,形象酷似包子一樣的冰雹從天而降,告訴人們「包子」也可能砸死人的。 而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在暴雨冰雹中,居然突然出現了一根「水柱」似的東西出現。被網友驚呼:成都這是在作的什麼妖? 同一天,7月29日晚上,貴州遵義的夜空出現多個發光球體整齊排列成一隊,幾秒後依序消失,氣象局和天文台都對此無法解釋。
——《時事金掃描》製作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