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紀元
天文学家利用哈伯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首次发现一颗白矮星似乎吞噬了一个类似冥王星的冰质天体,为人类揭示了太阳系外宜居线索。示意图:白矮星(右)撕裂行星(左)。(NASA/CXC/SAO/M.Weiss)
【大纪元2025年09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言编译报导)天文学家利用哈伯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首次发现一颗白矮星似乎吞噬了一个类似冥王星的冰质天体。这项发现对探讨太阳系外宜居行星的普遍性具有重要意义。 这颗白矮星位于银河系,距离地球仅约255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57%。在演化过程中,它的母星曾比太阳大50%,随后经历红巨星阶段并抛射外层物质,如今压缩成与地球大小相近、却比地球重19万倍的致密核心。科学家预测,数十亿年后太阳也将走上相同命运。 白矮星强大的引力常会吞噬周边小行星或行星碎片。此次,研究团队通过光谱分析,在白矮星大气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氮元素含量——远高于典型彗星物质,却与冥王星表面富含氮冰的组成相符。这意味着,被吞噬的并非一般彗星,而极可能是一颗类似冥王星的冰冻小天体。 “这颗白矮星很可能吸积了来自一个冥王星般冰质世界的地壳与地幔碎片。”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天体物理学博士后萨胡(Snehalata Sahu)在9月18日的新闻稿中表示。研究已发表于《王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研究合作者甘西克(Boris Gänsicke)补充说:“即便不是整个冥王星,也可能是一块因碰撞断裂的碎片。一旦它进入白矮星的潮汐范围,就会被撕裂并最终解体。”团队估算,过去13年里,物质持续落向白矮星的速度,相当于“每秒一头成年蓝鲸的质量”。 这项发现意义重大。科学界长期争论地球上的水源自何处,而在太阳系内,彗星等冰质天体被认为扮演了“送水者”角色。萨胡指出,“这些天体除了水,还携带碳、硫及复杂有机物,为生命诞生奠定基础。” 她强调:“在其它行星系中,富含水的天体同样可能将这些基本构件送达类地行星,创造出可居住环境。探测到这些天体,是太阳系外存在潜在水源的直接证据。” 这颗吞噬“冥王星”的白矮星,为人类探索地外可居住世界,打开全新观测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