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7|回复: 0

花粉不只是食物 更隐藏拯救蜜蜂的秘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1672
发表于 昨天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大紀元


1.webp
图为蜜蜂在采集花蜜,脚上有花粉团。新研究发现,蜜蜂会从花粉携带有益细菌回蜂巢,帮助它们抵抗危险的感染。这些天然抗生素,有望为农业和养蜂业带来新的环保疗法。(Shutterstock)


【大纪元2025年10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吴瑞昌编译报导)近期,科学家发现花粉不仅是蜜蜂的食物来源,更是天然药物的隐藏宝库。花粉里面含有一种特殊的共生细菌能产生抗菌化合物,帮助蜜蜂对抗有害的病毒、细菌和其它病原体。这项发现有望帮助养蜂业,治疗受疾病威胁的蜂巢。
蜜蜂是全球最常见的农作物授粉昆虫,它们会在蜂巢中储存大量的花粉、蜂蜡和蜂蜜,以便繁殖后代,蜂巢犹如守护宝藏的强大堡垒,保护蜜蜂和幼虫免受外界和病原体的侵害。然而,近年来蜜蜂族群数量受到气候异常、原生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和节肢动物等因素的影响,正在急剧减少。
养蜂人试图寻找新的方法,确保蜂巢和蜜蜂免受这些病虫害的侵袭。科学家则推测,治疗蜜蜂疾病的新方法,或许就隐藏在显而易见的地方。例如蜜蜂采集的花粉之中,可能存在与植物共生的细菌或真菌。
这次,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美国华盛顿学院(Chestertown Washington College)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组成的研究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放线菌门的细菌上,该门细菌生产的抗生素,已经被大量用于临床实验上。
2021年4月至6月期间,研究团队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湖滨自然保护区,采集10种本地植物的花粉样本,同时也从附近一个蜜蜂巢穴的储藏室采集一些花粉样本。
随后,他们从这些花粉样本中分离出16株放线菌,并从蜂巢内的花粉库中分离出18株放线菌,并对这些放线菌进行一连串的DNA化验分析和比对。
结果显示,两种样本中都存在相同或密切相关的菌种,且大多数(72%)属于链霉菌属,例如常见的“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和“橄榄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us)。链霉菌属被用于生产抗生素、抗癌药和抗寄生虫药等,是许多医药和农业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为深入了解,研究人员对这些细菌进行“竞争分析”,将已知病原体“黑麹菌”(能导致蜜蜂幼虫出现“石幼虫病”)与分离出来的多种链霉菌一起培养,观察这些链霉菌是否能够有效抑制黑麹菌。
实验结果显示,几乎所有链霉菌菌株,都被证明能有效抑制“黑麹菌”的生长。此外,还有个别的链霉菌菌株会对“幼虫芽孢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淀粉欧文氏菌”、“丁香假单胞菌”和“青枯雷尔氏菌”产生中度至高度的抑制作用。该结果展示链霉菌不仅具有多样性,且具有很高的功能性。
其中,“幼虫芽孢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是两种会伤害蜜蜂的细菌病原体,而“淀粉欧文氏菌”、“丁香假单胞菌”和“青枯雷尔氏菌”则是危害农作物的三种病原体。
另外,研究人员在定序这些物种的基因组时,找到证据表明这些链霉菌是一种有益的“内生菌”,与植物之间并非单纯的共生关系。这些链霉菌拥有编码酶的基因,使它们能够在植物组织中繁殖和生长,并能产生激素促进宿主的生长,或帮忙植物清除根部周围的金属。
他们表示,该项研究结果证实内生菌,仍蕴藏大量有趣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待人们去探索,且其中许多化合物有助于蜜蜂维持健康。链霉菌易透过孢子垂直传播,是防御性微生物共生体的候选者之一,它能有效抵抗蜜蜂和人类肉眼无法察觉的病原体。
研究结果也表明,植物种类丰富的环境对蜜蜂来说是有益的,因为植物的多样性可以确保蜜蜂们获得更丰富多样的内生菌,进而使蜂巢内部的天然防御系统更加稳固。这项研究成果于9月30日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论文研究通讯作者、美国华盛顿学院教员丹尼尔‧梅(Daniel S. May)博士表示,“我们发现蜜蜂群落的花粉库和附近植物的花粉中,存在相同的有益细菌。这些细菌产生了类似的抗菌化合物,可以杀死那些伤害蜜蜂和植物的病原体,这为农作物和蜂巢新疗法的开发提供了良好起点。”
他进一步说明,“我们从花朵、沾染花粉的蜜蜂,以及蜂巢中都分离出了相同的链霉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上的内生放线菌会被授粉的蜜蜂拾取,并快速带回蜂巢花粉库中,帮助蜂群抵御病原体。”
梅博士最后总结道,“未来治疗蜜蜂疾病,或许只需将正确的有益细菌引入蜂巢内,便能有效帮助蜂巢控制特定的病原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0-19 14: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