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7|回复: 0

海豚搁浅之谜 元凶竟是“蓝藻毒素”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1927
发表于 昨天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大紀元


1.webp
蓝藻藻华产生的毒素,可能是导致海豚搁浅海滩上的元凶,因为这些毒素会引发海豚出现类似阿兹海默症的脑损伤。(Shutterstock)


【大纪元2025年10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吴瑞昌编译报导)先前研究表明,人类与猫狗和灵长类等其它生物,较容易发生与阿兹海默症相关的病变。近期研究发现,一种藻类毒素可能是导致海豚出现类似阿兹海默症和脑部退化的元凶,进而造成海豚搁浅。该毒素也是影响人类大脑的风险因素。
当海豚搁浅时,海洋生物学家和志工们会冲上前去救援,为它们遮挡阳光、海水浇灌或覆盖湿毛巾,防止它们皮肤干燥和快速脱水死亡。不过,并非每一次的救援都能及时进行,许多海豚和鲸鱼被发现时,早已死亡。
该现象留下了一个困扰科学家数十年的谜团: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这些较高智商的生物出现搁浅行为?
这次,美国佛罗里达州和怀俄明州的医院、研究机构、实验室组成的团队,发现海豚可能因为长期接触蓝藻产生的有害化合物,使它们出现与人类相似的阿兹海默症(AD)病况,进而使它们迷失方向。
这项研究起因,是一项针对美国关岛居民的研究。该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含有蓝藻毒素食物的人,更容易出现与阿兹海默症相同的脑部异常,包括错误折叠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斑块”。
“β-淀粉样斑块”是β-淀粉样蛋白在脑中过度累积而形成。“Tau蛋白”是一种神经元中负责稳定微管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能帮助神经元维持形状与运输。当Tau蛋白发生异常磷酸化或产生β-淀粉样斑块,就可能出现类似阿兹海默症状或其它神经退化的症状。
“蓝藻”是一种在温暖、营养丰富的水域中茁壮成长的微生物,当水体出现优养化时,它们就会快速繁殖形成“藻华现象”(HAB)。
该现象不仅会消耗大量氧气、杀死鱼类并减少海草,影响旅游业、休闲渔业和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更会产生最令人担忧的“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以及与其相关的“2,4-二氨基丁酸”(2,4-DAB)和“N-2-氨基乙基甘氨酸”(AEG)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合物已知对神经细胞具有高毒性。
许多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BMAA物质的动物,大脑会出现类似阿兹海默症脑损伤,或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因此,科学家推测,这些毒素一旦释放到海洋生态系统中,就会在食物链中积累,最终到达至海豚等顶级掠食者体内,而海豚本身也被公认是阿兹海默症的天然模型之一。
为了证实这一推测,研究人员检查了过去20头搁浅在佛罗里达州印第安河潟湖(Indian River Lagoon)的宽吻海豚体检报告。
结果发现,它们含有大量的BMAA及其相关毒素,尤其是与2,4-DAB相关的化学物质。其中,那些在蓝藻藻华高峰期被冲上岸的海豚体内2,4-DAB含量,要比其它时间搁浅的海豚高出2,900倍。
团队研究人员随即检测这些海豚的大脑,发现它们呈现许多与阿兹海默症患者相同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斑块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他们还发现了TDP-43蛋白内含物(一种与更具侵袭性阿兹海默症形式相关的标记),以及536个与该疾病表达模式一致的基因。
他们表示,这次从海豚身上观察到阿兹海默症神经病理学变化,与藻类毒素的自然累积同时发生,为研究这两个汇聚事件对大脑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
研究人员解释,随着气候异常、农业径流与污水排放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延长蓝藻藻华的时间,这些富含蓝藻的水经常从奥基乔比湖沿着圣露西河(Lucie River)排入印第安河潟湖。距离该潟湖不到200英里的佛州迈阿密戴德县居民,是全美罹患阿兹海默症最高的县市。
对此,该报告研究联络人、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米勒医学院(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的戴维‧戴维斯(David A. Davis)博士解释说,“由于海豚被认为是海洋环境中有毒物质暴露的环境哨兵,因此人们担心蓝藻藻华会给人类带来健康问题。”
戴维斯博士对此补充道,“虽然阿兹海默症的发病途径可能有很多,但这次研究显示蓝藻暴露,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风险因素。”
这项新研究结果于9月30日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0-27 0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