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99|回复: 0

从征婚女凤姐走红看媒体空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0 08: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媒体到底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电视是传统类别中的第一大媒体,其作用不言而喻。

      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因为一篇新闻令人难堪。
      
      据新闻报道,一位征婚女正在迅速走红,风头盖过当年的以摆S型极度自恋的芙蓉姐姐。
      “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此语出自一位名叫罗玉凤的姑娘之口。她自称身高1米46、博览群书,在网上单征男友,条件是“必须为清华北大硕士、身高1米76到1米83”。如此征婚,罗玉凤上了不少电视节目,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现在,网友称她为“凤姐”,并打出口号“信凤姐,得自信!”
      看完了这一期《人间》,立刻有人在网上发帖称:“《人间》里那个叫罗玉凤的……雷到我了。”随后立刻有网友提供了那期节目的视频,并提醒大家直接拉到罗玉凤“六百年”惊人语录出现的第 18分钟,称:“到了第18分钟,整个宇宙安静了。”还有人特别指出主持人的反应:“主持人愣了很久说了一句‘这样啊’。”这段视频越传越广,最终网友们将罗玉凤称为:凤姐。
      网友觉得她开出的征婚条件有的难以理解:“一定要北大清华的硕士,本硕连读不能留级不能转校也就算了,为什么还不能跳级啊,太聪明了读书快都不行吗?”网友觉得,凤姐之诞生,比芙蓉姐姐更加彪悍:“因为芙蓉姐姐要摆S才能雷到我们,凤姐只要坐着就有强大的气场!”

      且看凤姐的征婚启事里罗列的条件:
      本人对伴侣要求如下:
      第一,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必须本科硕士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在外参加工作后再回校读书者免。
      第二,必须为经济学专业毕业。非经济学专业毕业则必须精通经济学,或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
      第三,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但是无长期定居国外甚至移民的打算。
      第四,身高1米76到1米83。长得帅的比较好一些。
      第五,无生育史。过往所有女友均无因自身而致的堕胎史。
      第六,东部沿海户籍,即江、浙、沪三地户籍或广东、天津、山东、北京等。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户籍,西南地区即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和湖南、湖北等地籍贯者不予考虑。
      第七,年龄25至28岁。即06届、07届、08届、09届毕业生。有一至两年的工作经验,06届毕业生需年龄在28岁左右,09届毕业生则需聪明过人,且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就职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者不愿考虑。但就职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顶尖型企业或银行者又比较喜欢。现自主创业者要商榷一番了。
      本人1985年旧历八月初九生。新历生日为9月23日。身高1米46,平时穿高跟鞋1米53,体重40kg。先就读于綦江师范学校获中师文凭,后连读重庆教育学院获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懂诗画、唱歌、弹琴、刺绣等。最擅长诗歌与散文,并精通古汉语,博览群书,较为狂妄。无堕胎史,无生育史。交过几个不了了之的男朋友,具体进展却无。主要要求男方身家清白,聪慧过人。
      凤姐对征婚启事的解释
      “聪明是征婚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我阅人无数,少说两三百人,通过我的比较,北大和清华毕业的人比一般人聪明。”
      “掌握了经济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先进的,管理学次之。我希望将来的另一半能是一个精通经济学的人,这样才能一起打拼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我是重庆人,沿海地区离我比较远,这样两人在一起才能比较稳固,比较有新鲜感。”

      华龙网这样点评:
      没见过世面的朋友站稳了,别跟我一样听后腿肚子打颤。这不关我们的事。
      看到罗玉凤,首先气绝身亡的应该是芙蓉姐姐。先前的这个芙蓉,凭着自己胀袋的自信,拼着性命摇着肥波荡漾的身躯搞出来一个“S”型昭然于天下,但至少“姐姐”没去糟践清华北大和清华北大的才子们。前不久人家北大还给“姐姐”颁了个什么奖呢!
      罗玉凤想嫁高人是假,要出名是真。就算她得了神经病,也应该知道具备她开出的那些条件的男士看见她会七窍流血。她另辟蹊径有别于芙蓉的真正原因是,她知道无论怎么摇,她的身材也不够“S”。因此早在08年10月,在上海首印千张征婚广告散发于街头。本来洋相出到这儿就该结束了,就如发现有人裸奔只要将其及时收管即可。可偏偏我们的娱记和媒体好似发现了比裸奔层次更高更有看头的素材,竞相采访报道。殊不知我们的记者和媒体比老百姓更清楚,罗玉凤就是一癔症患者。他们借臆想症达到顶峰的罗玉凤来愚弄百姓,丢的是罗玉凤那张丑陋的脸,火的却是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并美其名曰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老百姓喜欢。试问:你所在的人堆里有人放屁你能保自己闻不着吗?
      不难看出,是强大的媒体帮罗玉凤放出了让全国人民尽闻的屁。罗玉凤火了,罗玉凤身边的朋友雪莲火了,那个接近罗玉凤征婚条件的小志火了,凡是搭乘了“罗玉凤”号TATANIC的人和单位都能火,不管“罗玉凤”是否沉到海底。
      媒体应该颂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可是他们却不厌其烦的像小市民似的猎奇,像个患了偷窥癖的男子游走于庸俗,实在是令人想不通。

      媒体的职业道德首先就应该考虑社会责任感,本着公正及时真实的态度。然而这启征婚事件是想体现什么呢?算是展现人间美好?还是想讽刺现实?
      的确,我们不必要为这位超级自信夸张的凤姐悲哀,从个人权利的角度出发,凤姐有权利给自己订下任何求偶标准,这的确是她的私事,但值得媒体拿这个来搏取收视率吗?真正应该反省的,是拥有宝贵话语权的媒体。他们本应该利用职业能量,多去挖掘一些更重要的更有意义的新闻话题,曝光一些民众更应关注的现实弊端,而不是用力来推广这样丑陋无趣的病态行为。
      用正常人的头脑思考一下,难道我们的观众真的是白痴?还是总有一些人要把民众当白痴?恶心死你不尝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3 20: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