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55|回复: 0

走在鋼索上的溫家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9 13: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立文評論:
    


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密集的在新聞上曝光,這包括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講話、12月28日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談「當前經濟形勢和明年經濟工作」。當然,去年十一月他跟美國總統歐巴馬見面就更令人印象深刻,沒有什麼人記得胡錦濤跟歐巴馬說了甚麼,但一定記得溫家寶談中美關係與拒絕G2的三個理由。
今年是從2月27日與網友交流開始的,接著是中國人大、政協兩會的政治大戲,溫家寶當然是主秀,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與政協主席賈慶林幾乎消失了。4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第7期,刊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重要文章」:《關於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幾個問題》,不僅於此,新華社最近還要出版《信心與希望:溫家寶總理訪談實錄》一書。溫家寶越玩越大,已經超越中國政治的常軌及共產黨集體領導的潛規則。
首先,溫家寶擁有最鮮活的媒體形象,在「親民總理」的包裝下,他是中國領導人裏掉最多眼淚的人(其他領導人好像沒流過淚);陝西礦災、汶川地震之外,在最近一次召開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上,溫家寶又流眼淚了;他是中國領導人裏最常睡不著覺的人,渤海灣發現大油田令他「興奮得睡不著覺」,偏遠山區的貧困學生學雜費「是一個讓我睡不著覺的問題」。他還說「我在中南海25年,可以說是一個沒有節假日的人」,新華社特別為他統計,2009年1月-8月的35個週末中,溫家寶只有4個週末在休息。
其次,溫家寶可能是歷屆總理中管的最寬廣的一位,中國總理的分工是主管經濟與社會,但是,溫家寶所言所行常常超出這個範圍,最典型的代表作是2007年2月26日的署名文章,題為「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文章中所討論的範圍涉及中國當前社會性質的定位、中國共產黨的未來、民主政治與外交路線等問題。姑不論它的內容是甚麼,問題在於,這些議題應該由總書記來講才適合,怎麼會是總理來發表?
果然,溫家寶在當年兩會後記者會上的現場講話答問,被整段刪掉162字,其內容概要為「需要保證人民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要創造一種條件讓人民監督和批評政府、要在平等、公正和自由的環境下,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全面的發展」,他出訪日本時所談的社會主義民主,在國內也被消音,同時,台港媒體披露其夫人張蓓莉是「珠寶女王」以打擊溫家寶「平民總理」形象,網路上則從大陸流傳出大量溫家寶子女經商且涉及貪腐的黑材料。於是,從該年六月到十七大結束後一段時間,溫家寶在媒體上消失了。
1989年江澤民上臺後從李鵬手裏分走了外交權力,而且就從李鵬內閣開始創設先例,常務副總理(姚依林)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鵬總理的權柄受到牽制;1998年朱鎔基接任總理,在次年因為訪問美國搶了江澤民的風頭,其權力被收走不少,越是到他的任期後期越是權力萎縮,像外交部、國防部、司法部、公安部、國安部、人事部等許多部委是他根本無權管的。溫家寶剛上臺時被認為是權力最少的總理,軍事、外交、金融、安全、教育等都插不進手,財經人事權也不在他自己手裏。隨著上海幫勢力的消退,溫家寶的權力雖然擴張了,但能否支撐他的民主改革主張仍大有疑問,他的主張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被淡化處理。
現在似乎又看到溫家寶鋒芒畢露捲土重來,其實中國的新聞網站都會公布領導人的《活动报道集》,但是哪些會被炒作則是另外一回事,相對於胡錦濤的「沒有臉孔」及其它政治局常委的謹慎低調,溫家寶的個人形象太過凸出,敢冒中共黨內傳統之大不韙,等於走在中國詭譎政局的鋼索上,看來在未來三年的任期中,溫家寶仍想實現他的雄心壯志,祝福他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 05: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