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76|回复: 0

“被增长”、“被提高”是如何炮制出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0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增长”、“被提高”是如何炮制出来的?



“工资明明没有怎么涨,但统计部门却说平均工资又比上年上涨了百分之十几”;“物价暴涨,生活质量下降,统计部门却说收入提高跑赢了物价上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亿万民众的切身感受充分说明他们工资是地地道道的“被增长”;收入和生活质量是道道地地的“被提高”。他们只不过是当了一次“过路财神”而已。

然而,以国家统计局为首的各级统计部门所发布的统计数字和公报,却是振振有词,言之凿凿,加之各种“主旋律”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有图有真相”,把草民们忽悠得找不到北。

其实这种“被增长”、“被提高”的大忽悠,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和学识就能拨开层层迷雾,洞察其事物的本质,还原其真实的面貌。往往市井的“假语村言”,却能道出事物的真谛,使人倍感明目清心。

让我们从一则28个字的顺口溜中看看“被增长”、“被提高”是如何出笼的吧。

    一、二年前,读过一首顺口溜:

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数一数,个个都是张百万。

读后对那位不知名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地为作者的睿智所折服。短短的28个字,简洁明快,把中国当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官方统计数字的虚假及背后所掩盖着的真实情况,揭露得淋漓尽致,力透纸背,而且描绘得是那么诙谐幽默,雅俗共赏,真是太有才了!

每到一定时间,国家统计局和全国各地的统计部门,都会在发布统计数据时,不厌其烦地突出民众工资的“上涨”和收入的“增加”。而广大民众似乎有些“麻木不仁”,总是与统计部门不“保持一致”,感觉和统计数据相差甚远。“工资明明没有怎么涨,但统计部门却说平均工资又比上年上涨了百分之十几”,经常处于收入“被增长”的状态。他们把物价和工资二者的增长,形象地比喻为“物价涨得像头发那么快,工资涨得却像眉毛那么慢。”

可能是为了让老百姓知恩图报,别“身在福中不知福”。统计高官们利用各种传媒不遗余力地对草民们进行“普及统计学常识”的教化。日前江苏省统计局局长朱晓明就在中国江苏网上接受了一次在线访谈,看来就有点那个意思。



江苏省统计局局长朱晓明

    退一步说,即使这位局长所列举的一些统计数据是可信的,也无法掩盖民众收入“被增长”的虚幻景象。因为体制内的高官,“人在体制,身不由己”。如果用上述那首顺口溜来剖析“被增长”的口惠而实不至的精神大餐,倒会使你豁然开朗,走出“被增长”的迷雾。

                                                                     一



    众多草民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工资明明没有怎么涨,但统计部门却说平均工资又比上年上涨了百分之十几”。

    这种虚假的“上涨”是如何产生的呢?即“个个都是张百万”是如何营造出的?

张村“个个都是张百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一是要有一个富甲一方的“张千万”,人不怕少,哪怕只有一个人。但是,由于他的家产“千万”,与即使穷得一无所有的那9个“穷光蛋”一“平均”,不“个个都是张百万”了吗?于是张村就成了“莺歌燕舞”、“太平盛世”远近闻名的“百万村”。

    以上所述就明明白白、准确无误地揭示了“工资明明没有怎么涨,但统计部门却说平均工资又比往年上涨了百分之十几”的精神大餐的本质,也就是说,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导致“被增长”的根源。

事实也正是如此。

掌握了所有社会资源分配绝对权力用以自肥的极少数人和垄断性国企职工(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就是“张千万”;广大的低收入工薪阶层就是“9个穷光蛋”,前者畸形的高工资和高收入,与后者仅能维持温饱或勉强维持温饱的“活命钱”,经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一“平均”,就必然出现“平均工资又比往年上涨了百分之十几”的“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尽管前者人数较少,而后者人数众多,但丝毫不影响“欣欣向荣”局面的出现,就如同“张千万”只有一个,而“穷光蛋”有9名,丝毫不影响“个个都是张百万”一样。

在国家机关统计部门工作的,大部分应该是科班出身的统计学专业毕业的才俊。他们应该懂得像现在这样的“平均”,是不可能统计出真实的民生状况,而只能统计出忽悠民众的“被增长”。连那位省统计局局长也不得不承认“统计调查结果的平均收入水平是不能反映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水平的。”

    但是要改变这种自欺欺人的“个个都是张百万”的虚假繁荣,难!

难就难在如果剥去了“个个都是张百万”那件色彩绚丽的外衣,就要露出“9个穷光蛋”一贫如洗的“穷酸相”,进而把“张千万”和他的不义之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么在“9个穷光蛋”的真相大白以后,虚假和谐的大厦必然轰然倒塌,民众就会愤愤不平。如此一来岂不产生“不稳定”的因素,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和谐”?这与“稳定压倒一切”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个个都是张百万”这一出戏,还得作为“保留剧目”,不停地唱下去。

   

                                                                     二



    这位统计局长说“CPI涵盖的商品及服务非常广泛,既包含涨幅大的品种,也包括涨幅不大的品种,还包括下跌的品种,因此要根据多种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来综合判断物价上涨情况,不能用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水平代替整个物价水平”。她举例说,8月江苏食品类价格上涨14.7%、其中的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5.9%,但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只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只上涨0.8%,八大类价格综合平均后,8月份全省CPI上涨6%。

局长的话看起来没错,但这里面掩盖了一个各类商品在统计时的权重问题,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商品价格对CPI的影响力。某些商品,例如茄鲞是“老祖宗”、“凤姐儿”、和“宝二爷”们才能有资格和有实力享用的,与“焦大”们毫无关系,完全应该从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中剔除。如果做一个假设:平板电脑降价20%,阳澄湖大闸蟹降价15%,贵州茅台降价30%,五粮液降价25%,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标准间降价30%,飞机票价头等舱降价20% ,KTV包厢最低消费降价40%……,表面看起来这么多商品“跌跌不休”,可是这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有多大关系呢?

把一些与绝大部分民众生活不沾边的商品涨跌幅列入统计范围,政府也有“难言之隐”。因为总有些商品虽然与绝大部分民众生活不沾边,但它们的涨幅非常微小,甚至还下降(尤其是IT产,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更新换代的加快从而导致价格下降成为一种常态),这样可以对那些老百姓天天离不开而涨幅惊人,令人难以忍受的商品涨幅起“稀释”作用,从而把居高不下的CPI拉下来,缓解一些民怨。

    短短的一则顺口溜,却揭下了“化妆舞会”上虚假繁荣的面具,道出了“被增长”、“被提高”营造出笼之谜。

    “居庙堂之高”者,应该“则忧其民”,要有大智慧,不要耍小聪明,千万不要把民众看成弱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6 05: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