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87|回复: 1

兼爱天下的圣哲——墨子(图)

[复制链接]

26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3816
发表于 2008-12-5 08: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兼爱天下的圣哲——墨子(图)

  
  作者: 武广   

  2008-12-05

  

  【新三才网讯】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生在周贞定王初年,约当孔子卒后十馀年,也就是公元前468到459年间;死在周安王中叶,约当孟子生前十馀年,也就是公元前390到382年间,享寿八十岁左右。墨子可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人物。他创立的墨家学派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两家,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的大师,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当时的男女老少没有不欢欣企望的。《韩非子·显学》云:“世之显学,儒墨也。”如此伟大的人物在历史上应享有盛名,然而,与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辉煌传诵成反照,各种史籍对墨子的生平却未有一明确、肯定的记载,以至后人关于墨子本人的情况知道很少,使我们无法认清墨子的真面目。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国的大夫,《吕氏春秋‧当染》则认为他是鲁国人。

  墨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的思想具有极重要的时代价值。墨子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他的科学思想前无古人,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它诸子,他对世界、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政治方面,墨子主张「尚贤」与「尚同。」他提出了「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主张,认为只要有贤能,不管亲疏远近,贫富贵贱,都要任用他们。他认为人民的思想都要向他们的长官认同学习,下级的主管必须向上级的主管认同学习,建立起上下的共识,而最高的统治者(天子)要能统一天下的思想。

  墨子也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在经济方面,墨子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对于分配「利」,墨子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在伦理方面,墨子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在教育方面,墨子的教育思想是独树一帜的。墨子主张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救世拯民。他是第一个不畏劳苦送教上门的教育家。他很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他提出了教育上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教学方法有因时(材、人)施教、讲清事物的所以然、以行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在军事方面,墨子主张「有备无患」,他反对侵略战争,采取防御战争。他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墨子有著作传世。《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有七十一篇,后亡佚十八篇,故今本《墨子》仅五十三篇。其中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者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其馀大都为墨家后学所作。其中《经》、《经说》和《大取》、《小取》,均属名辩之作,以讨论人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等问题为主,可能成书于战国晚期,故为集名辩大成之作,是今天研究战国名辩之学的重要材料(见《墨经》)。《备城门》、《杂守》等十一篇,主要讲城守之术,应为兵家作品,也是墨家善守御的一种见证。还有如《亲士》、《修身》、《所染》,前人多疑非墨家所作。

  据《墨子》可知,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学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墨子教育的类别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这三方面。

  墨子从社会政治方面着眼,认识到社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墨子对社会教育的进行有三条宝贵经验:(1)上说下教,全面教育;(2)强聒而不舍,遍从人而说之的「扣则鸣、不扣必鸣」;(3)择务而从事「因材施教」。墨子社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成庞大的教育网络。墨子知道,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只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共同去做,才有希望成功。因此,他除自己到各国游说之外,还派出许多弟子到各地分头讲学,宣传墨家主张,形成遍布社会各地的教育体系。

  墨子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以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墨者,为传播墨学,兴利除害而「摩顶放踵」、「上说下教」。墨子办学宗旨是培养博学多能、文武兼备、能强力办事并富有「有道教人、有财分人、有力助人」精神的「兼士。」墨子对其弟子施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授于各种专门的知识和各种生产劳动的技能技巧,使他们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从事其所能,把他们培养成真正履行墨家道义,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目的而行义的「兼士。」墨子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面向天下,在民间广泛招生。墨子的教育理想是使广大民众皆知为义,都有奋发向上以身殉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为他人利益而奋斗的侠义精神。学校教育力求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义利并重、述作并重、损己利人、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兼士,具有赴刃蹈火、死不旋踵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校教育仅仅是短期教育,墨子将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终身,这就是终身教育。

  墨子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强学强教。墨子认为,既然学是为义,教也是为义,那么作学生的就必须强学,作教师的就必须强教。对于强学强教的意义,墨子在《贵义》篇曾说过一段比较概括的话:『嘿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嘿则思』属学,『言则诲』属教。整句话的意思是,沉默的时候就自己思考,讲话的时候就教诲别人,行动的时候一定符合义。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成为圣人了。这是墨子强学强教的心得,也是他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因材施教。墨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因人、因时、因事、因地的不同,而施于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弟子「能谈辩者谈办、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因材施教的方法表现在根据教育对象的特长、爱好、性格的差异,施于不同的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对象的天赋资质或才能高低,予于不同的要求标准。墨子能够认识到弟子们的材资有不同并实施相应之教,这是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的结果。

  三、学思并重,提倡实践力行。墨子在教学中很注重学思的结合,他认为在学习时,不但要知其然,更要认真地思考其所以然。在《墨子》书中,有许多「是故何也」、「何以为」、「何以知之」、「何自」等关于究其所以然的记载。就是要求弟子们开动脑筋,多加思考,注意学思并重。墨家是一个力行的学派,墨子论学更是着重实践力行,提出「以行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修身》)等实践性的原则。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兼爱下》)

  多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修身》)

  墨子认为出言必定守信用,行为必定要果断,使言行一致就像与符节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他坚决反对仅停留于言谈而不务实际。一个人说话,要是能够改善自己的行为,就不妨常说,如果不能改善自己的行为,就不必说,因为徒托空言,白费口舌,是无用的。

  简单读了《墨子》一书后知道了墨子的教育思想是独树一帜的,其教育目的是培养「爱利万民」的「兼士」;教育内容除诗、书外,还有科学知识、逻辑知识和军事技术等;教育原则和方法注重言行一致、意志锻炼、行为动机、因材施教;还肯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墨子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教育主张坚持以「摩顶放踵而利天下」的精神,躬身实践,以身作则,收到宏大的社会和教育效果,培养的弟子能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艰苦奋斗。

  墨子是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墨子善于独立思考,长于发现问题,敢于革弊立新,创立代表「农与工肆之人」利益的墨家学派。并在教育目的与方针、教学方法与内容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在这些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人和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墨子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综合教育加实践锻炼。墨子的综合教育体现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和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两个方面。墨子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实践,他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成以后直接从事拯救社会和普济民生的大业,成为时代的栋梁之才。

  总的来说,墨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教育使上有独特的价值,今天仍然能为我们提供多方面的借鉴,有的甚至还有直接针砭时弊的意义。无论是对人人享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风范、高尚道德情操,要求磨练学生意志的思想,广泛的学习与实践的做法,还是师生在教学中积极主动精神的提倡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等,都对我们有极大的启示。

0

主题

286

回帖

728

积分

高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728
发表于 2008-12-6 2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子认为出言必定守信用,行为必定要果断,使言行一致就像与符节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他坚决反对仅停留于言谈而不务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3 21: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