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龙华寺的传说(组图)
在上海市郊区有一座古寺,但见浮屠入云,桃李掩映,这就是著名的龙华古寺。
说起这座古寺,还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说是三国时期,西城康居国大丞相有一个大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人称“康僧会”、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中华弘传佛法,广结善缘,他东游于上海,苏州一带。一日,来到龙华荡,见这里水天一色,尘辙不染,认为是块修行宝地,就在这里结庐而居。他不知道,这里之所以景致幽静不凡,是因为广泽龙王在这兴建了龙宫。广泽龙王见来了个和尚居住,心中很不高兴。一时起了恶念,要兴风起雾,掀翻和尚的草庐、把和尚吓走。可是龙王突然发现草庐上放射出一道毫光,上有五色祥云,龙王吃了一惊,他挨近一看,见康僧会神色端详,正在打座诵经。龙王听了一会儿,被和尚所诵的佛旨所感动,他不仅打消了原来的恶念,还走上前对康僧会说:自己愿望回东海去住,把龙王宫让给康僧会,用来兴建梵宇。康僧会接受了龙王的一番好意,他就把龙宫改建龙华寺,还专程赶到南京拜会吴国君主孙权,请他帮助建造
佛塔,好安置自己所请到的佛舍利。就这样,在龙华寺中又建了13座佛塔,安放13颗佛舍利。
孙权建龙华塔的故事,在上海妇孺皆知。从历史记载来看,龙华寺和龙华塔大概建于北宋年间。不管怎样,龙华寺是一处上千年的历史古迹,从明代时候起,“龙华晚钟”就是“沪城八景”之一。
龙华寺,塔建造初期如何模样?史料全无记载。根据上海地区地面形成的地质学考察,三国时沪地西南郊尚未有像样的集镇,因此有人对赤乌十年(公元二四七年)康僧会就能在龙华荡建寺立塔表示怀疑。但是这种怀疑同样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据,同样不足以信。我们暂且不去考察事实史料的确凿,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建于赤乌十年的龙华寺、塔决计不会初具规模,更不会具有今天的风姿和规模。因为即使康僧会到过龙华荡,后来为感康僧会弘法之恩,把他设像行道的茅茨称作「寺」,也未尝不可。
龙华寺、塔至少在唐代已经闻名,皮日休的《龙华夜泊》诗云: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唐人既称其为「古刹」,可见历史悠久,也可见其兴废多难。据记载,武则天就曾赐钱五千贯,钞千锭,建圆通宝殿。据说现今的龙华公园后面就是圆通宝殿遗址。
五代的吴越忠懿王钱俶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他巡行江浙,夜泊浦江之上,风雨骤至,草莽间神光烛天,钟梵隐然。询问当地父老,告知是龙华寺所在,遂命重建,并赐金像观音、善财、龙女各一尊,金字藏经一百另八函。之后历代屡有兴建,皇室也屡赐金银钱币,珠宝饰物,良田屋宇,御书匾额。宋治平三年(公元一○六六年)赐寺额「空相寺」,至今寺内花园里还留有两块「空相寺」界石;长期以来被奉为龙华寺三宝的明代藏经、范金毗卢佛像、金印,相传是明代帝王所赐。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御赐「万寿慈华禅寺」。
千馀年来,龙华寺屡建屡衰,几经变迁。今天的龙华寺,建筑结构按江南寺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两侧有钟鼓楼、两厢和偏殿。所有建筑飞檐甍脊,庄严幽深。西厢大厅内的玉佛殿供奉的玉佛,用整块白玉雕成,高一.七米,上饰玛瑙、翡翠、宝石,是香港佛教徒从缅甸请来献给龙华寺的。
龙华塔位于龙华寺前,八角七层,砖木结构,巿檐有廊,重重飞檐高翘,每层平座有的栏杆随塔身转折,每层檐下悬挂着八只古色古香的铜铃,微风吹动,五十六只铜铃传出清脆的叮叮当当之声,犹如天界传来的佛音,令人遐想万千。据说经过一次雷击,铜铃从此无声。塔的顶层有铁制的复钵、露盘和套在一根铁刹上的七重铁环,顶端有葫芦状的「宝瓶」。这些装饰称为「七相轮」,佛教徒视之为镇塔之宝。传说早年塔顶的露盘里终年有水,并有二尾金色鲤鱼游跃其中,即逢大旱,水亦不涸。现在塔顶已无露盘。但有人说在青浦县泖湖中的泖塔上见过;又有人说在泖湖里见过。还有说龙华塔在某一时候会大放光明。总之,人们以美丽神奇的传说显示龙华塔的佛迹。
在龙华塔旁,有一座低矮的山门,那是龙华寺的古山门。山门古朴无华,与整个龙华寺、塔浑然一体,使人回想起遥远的赤乌年间,康僧会单身只舟来到这乡间渔村弘布佛法的情景。
龙华寺曾是台宗祖庭之一,故又称「龙华教寺」,但对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来说,他们更虔信寺内供奉的弥勒佛。佛教传说,弥勒从佛授记(预言)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位而成佛,但他先于佛入灭,上升兜率天(弥勒净土)内院。以后将由兜率天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向天人说法以广度上中下三根众生,谓之「龙华三会」或「龙华会」。龙华寺的名称就是取称弥勒菩萨将在龙华树下成佛的意思,龙华寺也就成了弥勒菩萨的道场。
龙华寺供奉着两尊弥勒像。一尊是一般汉族寺庙供奉的弥勒像:坦胸露肚,面带笑容,这是传说中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是五代明州奉化人,名「契此」,号「长订子」。他常以杖背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象疯癫,据说能「示人吉凶,必应期不忒」。他临终前端坐在岳林寺的盘石上,口中念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以为是弥勒显灵,于是造了他的像供奉。后人根据布袋和尚的形象,作「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楹联挂于佛像两侧,以教化世人。此外,龙华寺还供奉着一尊不可多得的天冠弥勒像:头戴五佛冠,身佩璎珞,这是佛传中住在兜率天内院的弥勒菩萨的法相像,极为珍贵。
布袋和尚于后梁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三月初三圆寂。每年此日,龙华寺举行庙会,以资纪念,这便是上海人家喻户晓的「龙华庙会」。龙华庙会后来演变成城乡物资交流会,近年来又发展成民间民俗文化的荟萃。每年农历三月,龙华寺内牡丹和龙华公园桃花竟相开放,云燕霞蔚;寺院内,佛事道场,香烟缭绕;寺院外,庙会兴盛,车水马龙,给赤乌古刹更添风情。现任方丈明阳长老,因多年患病治疗。目前由照诚法师代理住持一职,深得四众弟子敬重和爱戴。 |
|